改革需要策略和智慧,一方面需要推进全面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所侧重,需要牵住改革的“牛鼻子”,即优先推动重点和关键领域改革,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或事半功倍的效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指出,全面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确实是统率改革的关键,抓住政府与市场关系就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政府与市场都有可能失灵,最好是各自扬长避短、相互协调。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更多更强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在中国强势政府现实...
作者文章归档:李佐军
“三大发动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三驾马车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已成为社会各界分析和理解宏观经济的基本工具,既然是“马车”,很多人很自然地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其实,“三驾马车”只是以支出法核算的GDP三大组成部分,主要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经济发展的原因,更非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三驾马车”是什么
首先,“三驾马车”只是GDP的三大组成部分。GDP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反映的是国...
推进供给侧改革要避开的六条弯路
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与经济学历史一样源远流长,绝非始于供给学派,只不过供给学派提出了较鲜明的供给管理政策而已。
从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来看,供给管理政策而非需求管理政策在历史上居于主导地位。古典经济学大师斯密全面系统地抨击了重商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强调劳动和资本等“供给侧”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强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关键作用,强调政府只能发挥“守夜人”的作用。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803)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会创造它自己的需求,将供给管理思想发挥...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热词,这是好事。
供给、需求、价格乃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就建立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组成。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时期某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总供给可近似用总量生产函数来表示,由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决定。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
供给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生产要素投入...
“新动力”引领经济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含义丰富、具有深意的重要表述。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最重要的是要对经济增速下滑不必过分惊慌,认清其必然性,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未来的政策不应频繁变动,而应保持相对稳定,给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预期。
经济新常态是我们期望出现的经济较理想的状态,它不会自动出现,需要进行引领,以走向好的经济新常态。在向新常态过渡时期,必须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动力只能是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或改革、转型、创新)这“三大发动机”。
正确理解新常态
从字面上看,“新”即&ldquo...
国企不能再躺在政府怀里撒娇
在经历了两个月的沉寂后,国企改革再度点燃激情,中石化近日发布公告称,拟重组油品销售业务,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被市场解读为这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破冰之举。
那么,这一次国企改革有怎样的背景?此次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华夏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求平衡点”
《华夏时报》: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李佐军:从效率方面看。国企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其经济效率关系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质量。但近些年来,国有...
城镇化是对地方政府的挑战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不断加大,但政府收入却在减少,表现在工商业税收因中小企业不景气在减少,土地财政因房价下跌在减少。“中速增长阶段”的到来,将地方政府从巨大的GDP增长竞赛压力中部分解脱出来,使之更多地从事社会管理,这也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的环境。
经济增速正在下台阶
三联生活周刊:你提到从中国经济的短期走势来看,2013年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李佐军:我认为2013年的经济走势会出现前高后低、震荡前行的趋势。这里边既有市场自身周期的调整,也有政府的主动调整。只有...
新阶段改革对象为“过渡型扭曲体制”
中国已进入全面改革新阶段。新阶段的改革面临如下新形势:改革的对象由计划经济体制变为“过渡型扭曲体制”; 改革所处的发展阶段由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变为中速增长阶段;改革的结构背景由工业化前期变为工业化中后期;改革面临的国际环境由相对简单变得日趋复杂
改革对象由计划经济体制变为“过渡型扭曲体制”
过去的改革对象主要为计划经济体制,以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为主要特征,同时伴随着城乡二元制度。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幅降低,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已放开由市场调节...
今年中国经济将前升后降 刺激政策不治本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一季度7.7%的经济增速高于今年全年7.5%左右的预期目标,但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有所回落。经济增速的回落引发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经济形势的热议。应怎样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中长期又会呈怎样的发展趋势?新形势下企业需要作出哪些应对之策?本文略谈一些看法。
从中国经济的短期走势来看,2013年将呈现“前升后降”的趋势
这与2012年的走势正好相反,2012年是前三个季度下降、第四季度出现反弹。而2013年的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可能会出现震荡上行(弱增长)趋势,最后一个...
中国经济新走势与产业发展新趋势
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可能会出现震荡上行(弱增长)走势,最后一个季度可能会下行。从2013年到2014年这段时间中我国经济可能出现一个调整过程。直到2015年之后,中国经济才可能走出这一轮调整,步入到中速增长轨道。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主要有节能环保产业、生态产业、海洋产业、信息产业、绿色产业、文化产业、大健康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与新型城镇化有关的行业。
中国经济中短期走势新在哪里
从中国经济的短期(2013年)走势来看。全年将呈现“前升后降”的趋势。这与2012年的走势正好相反,2012年是前三个季节下降、第四季度出现反弹。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