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立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研究领域:比较金融体系,汇率理论,实证金融理论,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开放宏观经济学

跌破2000点 股市的希望到底在哪里?


  9月26日,沪综指一度跌破2000点关口。尽管最近一个阶段,市场对这种可能性早已有心理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得到来的时候,投资者的情绪还是产生了较大的波动。27日下午,在一片“救市”的呼声中,沪深股指拔地而起,强劲反弹。

  人们不禁要问,股市为什么持续低迷?这其中既有中长期结构性问题,也有周期性调整所产生的波动问题,更有全球金融市场的危机所带来的外部冲击。对于结构性的问题,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正在努力扭转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企业融资功能凌驾于大众财富功能之上的格局。但是,股市犹如走错方向狂奔的野马,要让它遏制惯性掉转方向,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另一方面,世界经...

Read more

美国要保住货币主导权却不愿担责


  我们不能只被动地忙着自身单一的紧缩,而应通过大力发展金融体系以及城市化与社会福利制度等重大改革来解决外部流动性泛滥和输入型通胀等问题。鉴于中国经济有陷入“地上产业空心化”和“地下金融泡沫化”的困境之虞,我们更得把握时机和尺度,及时推进要素市场改革。

  美联储在13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上推出了迟迟没有拿出的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海内外学者曾经一度都普遍认为,美联储今后主要会通过扭曲操作的方式,即大力抛售短期债券同时购买长期债券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努力降低未来长期融资的成本和既有存量债务的负担,以弥补零利率政策可...

Read more

QE3让市场雀跃、让增长烦恼!


  美联储在13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上终于推出了迟迟没有拿出的QE3这一第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主要通过美联储每月400亿美元的规模购买抵押资产证券向市场不断注入资金。总规模将达到6000亿美元,以确保失业率降到7%的合理水平。同时,在确保通胀率没有大幅抬头的情况下,美联储再将零利率政策从2014年底结束的计划延长到2015年中旬为止。曾经一度海内外学者都普遍认为,美联储今后主要是通过扭曲操作的方式,即大力抛售短期债券同时购买长期债券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努力降低未来长期融资的成本和既有存量债务的负担,来弥补零利率政策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陷阱的问题,而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美联储还...

Read more

默克尔为何访华


  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于8月30日至31日对中国进行第六次正式访问,而且是又带着她的经济决策团队第二次来华访问,可见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非同一般。虽然,和中国领导人的会见中,她会谈及今天国内外共同关注的南海岛屿的争端问题,也会表达德国对叙利亚问题的强硬立场,甚至也不能排除她会触及西方世界与中国社会长期对立的一些敏感的价值观冲突的问题,但是,我认为,此次默克尔总理的到来,是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演变成欧洲银行业不良资产攀升所带来的恐慌性挤兑风险的严峻时刻和德国经济正在面临着世界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状态所带来的出口增长受阻的挑战之中,选择了自己最大的竞争伙伴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mda...

Read more

不要轻视未来滞胀的风险


  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8.1%,比市场普遍预期的8.3%要低,而且是连续五个季度增速回落,另一方面,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8%,而这个数字又比市场的预期要高一些。从这两个出乎意料的数据和进一步细读13日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布置的九大重点工作内容,我们似乎更能感受到未来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可能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滞胀风险不容忽视,虽然近期的数据明显表现出企业的利润在下滑,但是,信贷的增长明显加速,一季度新增贷款2.46万亿元,同比多增2170亿元。其中用于实体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贷款8320亿元,规模显着下滑;而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1.57万亿,...

Read more

如何评价央行此次存准率下调?


  我国存准率终于再次下调0.5个百分点,但是从下调的幅度和选择的时机上看,还是能看出这段时间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的运用上提防滞胀、用心良苦的谨慎特征:一方面,从反映世界经济低迷和国内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因素所带来的实体经济疲软的宏观数据上看,央行的货币政策未来应该走向宽松的通道,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但是,另一方面,从欧美日三大国依然保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热钱流入和由此引发的外汇占款的压力,从而造成虚拟经济流动性泛滥的可能性来看,央行又不能容忍货币超发去冲击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比如,前一段时间突出暴露出来的实体经济“钱荒”和虚拟经济“钱流&rdqu...

Read more

欧债危机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


  近来,希腊三大政党组阁均告失败,希腊深陷政治经济僵局,另外,西班牙等主权债务国家也接二连三的爆发反对政府财政紧缩的大游行,这使得化解欧债危机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于是,欧洲股市、债市和欧元都受到严重拖累。面对日趋紧张的欧债危机形势,欧洲央行官员近日也已毫不避讳地公开谈论希腊退出欧元区可能。这使得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国债收益率迅速上升,再次导致他们借债的成本不断增加。为何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一些小国(人称PIGS,即“蠢猪五国”)会改变整个欧元区的命运、乃至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实际上这和“欧元”这种超主权货币机制中存在的&ld...

Read more

这次出资我们为何不学美国?


  央行19日晚间宣布,中国支持并决定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增资,数额为430亿美元。而世界第一号大国美国却没有任何的行动!那么,如何来解读中国政府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规模参与到国际救助机制的阵营中,这可能是大家都想了解的问题。我归纳了一下,主要的动机来自于以下三点:

  首先,中国和欧元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政府层面上而言,我们外汇储备多元化结构离不开欧元资产,如果欧元受到这次欧债危机的巨大冲击而大幅贬值的话(往往会伴随恶性通胀的发生),非常影响我们刚刚开始的储备资产优化的战略。另外,欧洲对我们官方资本和国有企业,与美国相比,没有太多歧视性的保护主义做法,...

Read more

430亿出资IMF意味着什么?


  央行19日晚间宣布,中国支持并决定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增资,数额为430亿美元。而世界第一号大国美国却没有任何的行动!那么,如何来解读中国政府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规模参与到国际救助机制的阵营中,这可能是大家都想了解的问题。我归纳了一下,主要的动机来自于以下三点:

  首先,中国和欧元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政府层面上而言,我们外汇储备多元化结构离不开欧元资产,如果欧元受到这次欧债危机的巨大冲击而大幅贬值的话(往往会伴随恶性通胀的发生),非常影响我们刚刚开始的储备资产优化的战略。另外,欧洲对我们官方资本和国有企业,与美国相比,没有太多歧视性的保护主义做法,...

Read more

未来货币政策的变化


  “降息”还是“降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抗衡“周期下行”?

  今天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经济数据,引起全球关注的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1.8%,创两年半来的新低,进入到1的时代。而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1.5%;食品价格上涨2.4%,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1-7月平均下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1%,低于国家所设定全年度通胀的目标。再来看一下环比的变化,更能找出超过“中国经济进入通缩时代”这一简单化判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