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林正刚

身受中外两种文化浸染,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高级管理经验。 林正刚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在华的从业经验,使他对中国IT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林正刚先生认为,IT的根本,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观念,就实际的应用而言,观念的改变常常起决定性作用。多年来,他以推广有关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理念为己任,为国内业界广为推崇。

销售见客户的六点原则


 

  什么事情都是越准备充分越好。销售也是一样,准备又准备,每一次都要做好准备。我看见大部分人犯的错误,就是缺乏准备。

  很多人都问过我关于一些销售见客户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以前很少回答这个问题,就趁这个机会来回答一下。我做了25年销售,从基层最后做到一把手,中间经过很多这种销售的故事。

  先分享一个故事。有次我跟一个销售出去见客户的时候,因为通常我在场的话,对方也会请到高层出面。我当时去了,然后坐下来,这个销售很明显经验不足,可能兴奋过度,很难得见到大老爷出来,还没坐稳就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产品,后来很快就知道这个不行,我后来再加入进去,我就觉得这个可能性很低...

Read more

为职业经理人“配套”


  最近,一间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发布了一个国内外职业经理人各方面比较的报告。报告指出,担任企业高层位置从业者的资历,国内的职业经理人要比国外的年轻了十年。因为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资历偏低也要上岗的现象是现实。

  在国外,企业就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平台,学校只能提供一些理论,真正要学会做事的方法,只能通过企业实践取得经验。因为国外的市场比较成熟,所以大部分国外企业都能够给职业经理人提供一个学习的环境。但在国内,由于职业经理人的市场还在发展之中,很多企业在管理方面还在摸索,所以职业经理人没有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

  我一直在琢磨国外企业的运营管理到底与国内企业有什么分别?经过与诸多...

Read more

逆境中如何当好CEO?


  在我看来,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比如我已经从思科退休,但我随时找前同事,他们同样很乐意帮助我。很多人见了我还会叫我老板,因为他心里觉得我值得追随,这就是一种领导力。

  领导力其实和岗位没有关系,岗位给予的是权力,并不是领导力,所以,很多领导其实没有领导力。越是环境不好,越是在逆境中,越能体现领导力的重要性。

  驾驭一个企业或管理一群人,其实没有分别,领导者都要先从驾驭自己开始,只要把自己做好,以身作则,做什么都可以。

  CEO没有抱怨的资格

  几个月前,一个上海学生给我打电话,我一听他的语气和声调,就说:“你已经到谷底了吧?”我又接...

Read more

CEO法则


  危机就在拐角处

  有很多企业改革失败是因为被逼才改革。企业发展很好的时候才有条件去改革,可惜通常人都沉醉在自己的成功里面,不知到危机就在拐弯处,所谓昨天的成功是今天的失败,居安思危真是至理名言。

  到今天,我相信很多企业还是在犯这个错误。

  在企管的时候,我养成了一个“健康危机感”习惯,当我看不见问题时候,我反而会担心,记得当年我们队伍负责奥运会网络安全时候,我不断要求队伍不能做被动安全措施,一定要主动出击去寻找安全漏洞,其实做人也是一样,千万不要怕问题,问题很多时候也是机会,看不见问题或避开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沟通与协作
...

Read more

管理不是学表面


  价值观决定沟通效果

  记者:你在微博中写过很多人生感悟,那些是随笔,还是思考很久之后得出的结论?

  林正刚:都是突然冒出来的(想法)。随便记下感受,都没有仔细修饰过。比如,我有天早上发过这样一条:千万不要以为你做的事给了你什么特别的东西,你就高人一等,还是要脚踏实地。

  其实起因很简单,早上我太太跟我讲了一句话,(这句话)启发了我。

  记者:许多人觉得你有亲和力,钱伯斯(编辑注:思科公司CEO)也给人留下过这样的印象。你在思科的这十二年当中,他对你有着怎样的影响?

  林正刚: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钱伯斯对我的影响比较大。我觉得我们的价值观因比较相似...

Read more

企业的“说得出,做得到”


  我看企业的执行力就是要看企业能否“说得出,做得到”。企业“说”的策略最后是否能成为现实,这对我来说就是企业执行力的核心部分。

  要知道企业的策略是否会执行,只要看看企业的财务预算就知道了。财务预算基本就是用数字写出来的策略,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可以从预算中看出这个策略出来。比如说,如果你今年的策略是要将你企业的品牌建立起来,这个品牌推广活动的财务预算需要出现在企业的总财务预算里面,不要以为道理很简单,但很多企业今天策略与财务预算是不同步的,不同步原因很多是计划的流程问题。很多企业看财务是一个支持部门,不是一个业务合作伙伴,开策略研制...

Read more

一个阶层的困惑


  因为一直在国外工作,通过20几年来的观察、对比,我发现,涉及职业经理人这一阶层的各个方面,中国的企业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换言之,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不仅不完善,甚至有极大缺失,需要在任命、信用、责权、价值观等各方面迅速追上国际水平。

  我曾经认真思考过原因,后来我发现,差距和教育没有太大关系——国外学校也没有相关专业,甚至在学校里并没有专门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意识和概念。

  造成国内外职业经理人差异的原因是整个社会的商业氛围。在国外,企业相对成熟,为了生存,企业无论大小,都会有一系列管理案例让新员工学习,有成套的文件规范新员工行为,这些都起到培育职...

Read more

喜欢与需要


我们一生人会做两种事,一种事是自己“喜欢”做的事,一种是自己“需要”做的事。 你需要做的事是你生活需要的,好像你的工作,你的学习,你的家务,你的运动。。。。你喜欢做的事会令你开心,最理想的当然是你需要做的事也是你喜欢做的,如果你是这样,那就太恭喜你了:)


  但很多人都没有那麽幸运,通常都是“喜欢”做的事不是“需要”做的事,所以你在分配时间的时候,会先做喜欢做的事,需要做的事会排到最后,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候才做,好像我小时候,我喜欢看武侠小说,不喜欢念书,所以平时都是尽量看武侠小说,考试时候才逼着自己去赶,那能有好成绩:)


  你喜欢做的事情,你一定是充满激情,用心去做,但...

Read more

总部与前线


  一间企业的总部(包括总裁)基本是协调部门,也是企业的负担,英文是叫overhead,成本都分摊到前线负责直接“生产”的员工身上,如果成本算到别人头上,那作为总部员工,一定要想自己能给前线员工带来多少的增值,可惜的是,很多总部的员工没有这个想法,相反他们以为他们是做官的,现在要来”管“好前线队伍。

  总部人员通常是负责定政策的,因为没有前线经验,所以先要做调研,做调研的方法通常是:一)开总部会,将前线员工都找到总部来,没完没了的开会,(我们有时候叫”照肺“会),出发点还是去找出你的问题,结果很容易变成前线都...

Read more

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


有一位朋友有一次气冲冲的跟我说:“气死我了!我刚刚发现我一位员工出了错,令产品出现了质量的问题,我修理了他一顿。。。


  我问:”你认为你的生产流程里面可能一点错误都没有吗?“


  他说:”应该不可能吧。“


  我说:”你现在发现了一个错误,那就避免这个错误让你客户发现了,那你不是应该高兴吗?“


  他迟疑了一下然后说:”好像是对,但心态一时不能转过来。“


  我问:”那你认为你员工有意犯错吗?还是在流程上面可能出了问题?“


  他说:”我相信员工不会故意犯错吧,那流程上真有可能出了问题。“


  我说:”那这位员工是帮了你一个忙,你不是应该感谢他替你提早找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