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贺月元

我每天都在想!想!想!
我喜欢思辩,认为思辩才是人类思想进步的唯一途径.
我喜欢观察现实,认为只有读透了现实,才能正确把握社会.

专家的傲慢与网友的不敬


  今天在王仲礼的网主页上又看见热闹场面了!因为王仲礼先生发了一篇对《专家解读新闻事件的看法和建议》引来了一位没留姓名的网友的一篇回复以及陆寿筠先生的附和,惹恼了王先生,因为我向来认为,争论的目的不在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于检验我们的思维,所以我抱着浓厚的兴趣细读了这篇争论,觉得其中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细细品味。

  首先,王先生此文是作为一篇建议而提出来的,作为建议王先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谈无可厚非,但同时作为网友对专家的建议提出异议也是可以的,你有提建议的自由我有反驳的自由,这就是完整的言论自由了。照此来看这样的争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如果把透过文字的表面看,却可以看出争论双...

Read more

彻底解决住房问题有高招


  我这里提一个解决住房问题的办法,大家看行不行,

  假如政府规划在某地建一群住宅楼,政府首先整个规划搞出来,包括道路、绿化、建筑设计,这样,共有多少户型,面积就一目了然了。然后粗略核算建筑成本,征地成本,政府应从中提取多少费用,再确定一个拍卖起拍价。接下来,政府就开始进行拍卖,当然这时拍卖的还不是实际房子,我们称之为期房吧,拍卖按两个原则进行,一是谁出价高给谁,二是无房户或缺房户优先。比如有两个人争一套房,一人因出价高而得手,如果另一个举证他已在多处有房,则此人的房子须让与举证人.拍卖时将建筑成本单独列出公示,建筑成本预算应相对充足,因为建筑成本基本是稳定不变的,便于估算.所拍...

Read more

如何重建社会基础秩序


  今天读了孙立平教授的一篇好文章:<重建社会的基础秩序>,牵动了几十年来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又一直说不明白的情结——社会基础秩序。

  什么是社会基础秩序?我说不全面,孙教授也没有全说明白,他是用这样两段话来告诉我们“基础秩序”大至的含义:

  制度失败的原因,大体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度设计和安排本身的问题。二是制度运行的条件和基础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制度的失败,往往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是作为制度运行条件的基础秩序出了问题。曾有人对我国现有的反腐败措施与西方国家的反腐败措施进行比较,发现在一些领域内,我们的反...

Read more

请孔善广讲清楚:腐败有利的条件是什么?


  “腐败有利论”恐怕是在中国特色的特殊环境下产生的最荒谬的论调了,我要将这样一块最简单的真理之石砸向那些的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鼻梁:腐败绝对不是个什么理论问题,而是个最起码的常识问题,是个最基本的道德问题,最根本的法制精神的问题!

  一、腐败绝对不是经济行为。

  引用孔善广的话说:“经济学家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起点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人们会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请注意这里有个重要的字眼——“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无需很高深的经济学知识谁都会...

Read more

重构经济运行机制的关健在于-------经济主体.


  网络确实好哇,让很多过去没机会说话的人有了一个说话的地方.其中就有很多人拿出了他们多年的心血:各自的改革方案和理论构架.这类文章大多洋洋洒洒数万言,以至于让人望而却步.本人生性浮燥,加之时间又紧,未曾一一细读.但还是想对此类文章发点议论.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制度是什么?是制度决定社会形态还是社会形态决定制度?这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是个基本的问题,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就去大谈制度设计,以为社会就是个"魔方",设计制度就是一种"智力游戏",是这些人的通病.这个病起自于"精英",但精英们失败了,现在又漫延到了网友中间....

Read more

私有财产是有限正义的


  前段时间与独思者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后来我又发了两个贴子:<关于私有权的思考>和<论交易中的公平>,此二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我对私有财产的观点-----私有财产是有限正义的.

  <关于私有权的思考>一文是从作为私人占有制度的有限正义性:某种私有权的取得必须是能使得公民得到比公有制下更大的利益,反之,当某种私有权仿碍了公民的利益时,公民有权收回化私为公;而<论交易中的公平>是从私有财产获得的过程来论证其有限正义性:由于保证公平交易的条件极难满足,所以我们的交易制度只能是有限完善的,因此作为市场竞争的结果---对财富占有的差别显然也是有限正义的.即前者...

Read more

国内半世纪以来出不了思想大师的原因之我见


  张五常教授的<国内半世纪以来出不了思想大师的原因>一文发表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因为我对这个问题向来比较关心,所以也趁此机会,发点不成熟的看法。

  我以为国内半世纪以来出不了思想大师的原因就在于哲学的贫乏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失落!

  我以为人类知识进步的原动力就是我们对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本原的追问,希望通过我们人类独有的知慧来理解这个世界,另一个就是我们对自己存在的价值的反思,这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学术的原动力和灵魂!古希腊贤哲们的爱和知慧指的就是这两个东西。

  张五常教授以他的知慧和学识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样一个结论:

  要培养学子的好奇...

Read more

网络批评的态度


在我的<利润的性质>一文后面,一位没有留姓名的网友发了一个跟贴,这个跟贴不是对我的观点进行辨驳,而是对我的为人提出了一些批评,因为这段文字有很典型的网络批评特点所以我这里就借此谈谈网络批评的态度.

 

这篇跟贴全文是这样的:

看了贺月元先生对刘峰先生对利润来源研究的评论,感觉不是很好,贺先生是很有学识的人,可在评论中自始至终透露着浅薄,刘先生的研究是前人所不曾有的,他的意义是很久远的,象我等学疏才浅之辈是不可能很快理解的(不过我感觉刘先生提出的观点非常正确,虽然不能很好的理解)希望贺先生能仔细思考,顺便告诉你一下,刘先生在二十多年前...

Read more

理性看待民企原罪


  我这个人对民企原罪问题比较热心,每读到此类文章必跟上一贴。也与很多网友发生过争论,前次惹恼了韩元和先生,他给我扣了顶不小的帽子,说我包藏祸心。今天又给谢茂拾的《国企“原罪”及其救赎》跟了一贴。我自以为看待问题是很理性的,然而“有心”理性却未必真能做到理性。故而这么久了我一直只是跟贴却未曾发过一主贴来讨论这个问题。今天我还是勉为其难就以民企原罪问题发点“理性”的看法。

  应当说早在1992年,我就已经与这个问题结缘了,邓公南巡后,新一轮改革开始,我那时特别热心私有化问题,通过研究苏联东欧国家的私有化经验,建...

Read more

真理只能被少数人掌握吗


近来与韩元和先生再次就民企原罪问题争论开了,韩先生说解决民企原罪尤需系统思维,我见其系统一词词大而内容空空,就问了一句,你可真的有这么一个系统方案?韩先生回了一个更大的空话:有什么宏观的意识环境…….、国家治理环境……微观的法律环境……..税财环境………投融资环境…….、信息环境………我这个人向来认为社会制度是社会全体成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