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感悟”:
“仕”是什么?当官,当干部,成为社会或某一组织的“治理者”。
“仕”从哪里来?“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是指什么?不仅仅是学什么学科(包括管理学之类)知识考试成绩好,而更是指“学做圣人做得好”,主要是指德行人格修养比较好。
当干部有什么好处?“学也,禄在其中矣。”当干部在物质生活上因为可以高官厚禄,所以比一般百姓生活得好一些,而在治理上绝不是所谓的舍己利人表象,绝不是为了博得社会的名声,而是为了达成自我道德完善,“成仁”的目的。这种人才可能入“仕”,可以“做官”。
2022年11月2日
世上恐怖的事之一便是从未经修炼过的心发出的“心想事成”的祈祷,因为那里充满了“贪嗔痴”的邪知与妄念。
2022年11月2日
对于人在社会“生存”的态度,中国哲学一直抱有积极而高级的态度,儒家主张“无所为而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佛家主张“无心而为”,三者结合就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成就——明朝的“阳明心学”。
儒家的“无所为而为”指的是,并不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当成是达成另外一个目的的手段和途径;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它本来就应该做、不做是不对的。做这件事的价值就是这件事本身的价值、持这样的人生做事态度,就永远不会有失败感。
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是指做事情不要去增加自己人为的目标、人为的企图、人为的期待。
道家认为,没有目标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因为人生都在“道”中,依“道”而行便好,还需要什么人为的目标呢?
佛家主张“无心而为”。“无心而为”并不是教我们不要认真做事,而是事情一定要认真做,但心别上去,对所做之事的结果不关心,甚至暗中期待它没结果。
“阳阳心学”所说的这个“心”指不是指西方哲学所认为的理性认识能力,而是指人之“生命情感”。
西方哲学中的理性指的是用头脑去认识外部世界,然后头脑以它的理性帮我们在这个世界中趋利避害,这种趋利避害的道理是在心之外的理。而“阳明心学”的“心”指的是人之“良知”,“良知”是什么?在哪里?“良知乃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在“阳明心学”中,“心”有两种用法,一是用心用出烦恼来,二是用心用出智慧来。故“烦恼即菩提”,即从烦恼中生出智慧之“心”来。
2022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