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辩证养心》探究、创新了道学


 

作者:李崇军

 

道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创立有关道的学说,是中华本土众多文化的核心。道学又称理学。

本人叫李崇军,撰写并出版了一本书《辩证养心》,书中不但探究了“辩证养心”的理论问题,而且探究了有关道的理论问题,其理论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创新,可谓探究、创新了道学。

在这本书“第二章 六大养心”“第二节 内涵养心、升华人生”中,理解了“道”和“德”含义,内容如下:

道与德相结合称之为道德,道德与美好相结合称之为美德,美德与人生相结合称之为人生美德。道的含义非常宽泛,道有道路、道理、原理、规律、定律、法则、原则、准则、规矩、规定、计谋、策略、要求、要领、技巧和方式方法等含义,道还有首先或首要的含义,中国古人在造“道”字时,把“首”(首先或首要)和“辶”(走之旁)相结合,造出了“道”字;德的含义也非常宽泛,德有得到、获得、取得、良好收效、良好风俗、良好习惯、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礼节礼貌、行为规范、行为准则或世俗规则等含义,德还有统一或良心的含义,中国古人在造“德”字时,把“得”演变成“德”,德字的左边保留了双人旁“彳”,这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搞好关系。德字的右边是由“十”、“四”、“一”和“心”组成,这是希望人们要目标一致,有统一的文化思想、礼节礼貌或行为规范等,尤其要有良心。

接着又理解了“重要之道”,其内容如下:

重要之道是指举足轻重的道,总结22个重要之道:

1)“天道”,现实反映如有“斗转星移”、“种瓜得瓜”、“天人合一”、“顺其自然”、“遵循规律”和“对症下药”等;

2)“地道”,现实反映如有“地利人和”、“因地制宜”、“地尽其利”、“就地取材”、“脚踏实地”和“靠山吃山”等;

3)“时道”,现实反映如有“因时而变”、“审时度势”、“时过境迁”、“待时而动”、“不失时机”和“与时俱进”等;

4)“大道”,现实反映如有“胸怀大志”、“大公无私”、“大是大非”、“光明大道”、“顾全大局”和“抓大放小”等;

5)“正道”,现实反映如有“正本清源”、“正大光明”、“名正言顺”、“公道正派”、“义正辞严”和“正当职业”等;

6)“人道”,现实反映如有“以人为本”、“因人而异”、“与人为善”、“取信于人”、“为人师表”和“人穷志短”等;

7)“心道”,现实反映如有“攻心为上”、“顺应民心”、“齐心协力”、“心服口服”、“以心换心”和“心心相印”等;

8)“情道”,现实反映如有“情理交融”、“通情达理”、“情真意切”、“情投意合”、“声情并茂”和“手下留情”等;

9)“智道”,现实反映如有“大智若愚”、“智勇双全”、“急中生智”、“吃一堑,长一智”和“聪明反被聪明误”等;

    10)“思道”,现实反映如有“科学思维”、“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深思熟虑”、“集思广益”和“居安思危”等;

11)“辩道”,现实反映如有“辩证思维”、“辩证逻辑”、“上善若水”、“不争为争”、“无为而治”和“有得有失”等;

12)“言道”,现实反映如有“言简意赅”、“广开言路”、“谨言慎行”、“言之有理”、“言而有信”和“言传身教”等;

13)“法道”,现实反映如有“约法三章”、“依法治国”、“遵纪守法”、“秉公执法”、“法不容情”和“法网恢恢”等。

14)“度道”,现实反映如有“中庸之道”、“张驰有度”、“把握分寸”、“恰如其分”、“适可而止”和“物极必反”等;

15)“势道”,现实反映如有“审时度势”、“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和“乘势而上”等;

16)“功道”,现实反映如有“成功之道”、“崇德报功”、“论功行赏”、“将功补过”、“建功立业”和“功成身退”等;

17)“和道”,现实反映如有“天地人和”、“政通人和”、“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睦相处”和“握手言和”等;

18)“事道”,现实反映如有“事预则立”、“实事求是”、“事在人为”、“事出有因”、“相机行事”和“事以密成”等;

19)“行道”,现实反映如有“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三思而行”、“行好积德”、“量力而行”和“言必信行必果”等;

20)“王道”,现实反映如有“胜者为王”、“百谷王者”、“民贵君轻”、“施行仁政”、“自立自强”和“事实胜于雄辩”等;

21)“德道”,现实反映如有“孔孟之道”、“厚德载物”、“以德服众”、“积善成德”、“弃恶从德”、“以德报怨”、“德才兼备”、“德是立身之本”和“德不孤,必有邻”等;

22)“道道”,现实反映如有“盗亦有道”、“天道酬勤”、“大道至简”、“正道坦途”、“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为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等。

在这本书中,第五章和第六章辩证解析了“王道和霸道”、“正道和邪道”矛盾问题,其中讲:

1、“王道”和“霸道”的相同点。(1)“王道”和“霸道”都讲“道”,都是治人之道、治国之道、治世之道或为人处世之道;(2)“王道”和“霸道”都是政治问题,作为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和监督者等权力者都应当认真考虑的一个政治问题;(3)“王道”和“霸道”都是现实问题,在家庭、职场、团体、组织、国家或世界等人类社会中的“做人之道”、“做事之道”或“处世之道”问题;(4)“王道”和“霸道”都有利有弊,施行“王道”或“霸道”合情合理有利,施行“王道”或“霸道”无法无天有弊;(5)“王道”和“霸道”都是有一定的气质、霸气或虎气(“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毛泽东)。

2、“王道”和“霸道”的不同点。(1)施行“王道”之人往往具有修养、教养或涵养,而施行“霸道”之人往往缺乏修养、教养或涵养;(2)施行“王道”往往是“以民为本”、“以和为贵”或“以义为重”,而施行“霸道”往往是“以己为本”、“以名为贵”或“以利为重”;(3)施行“王道”往往具有后天性、利人性、善性、柔性或良性,而施行“霸道”往往具有先天性、利己性、野性、硬性或恶性;(4)始终施行“王道”必定善有善报,过分施行“霸道”必定恶有恶报。

其中还讲:

对待正道邪道要齐抓共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复杂、棘手或重大的矛盾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矛盾问题?也许既要用“正道”又要用“邪道”来解决。如在军事斗争中,打正规战是用的“正道”,打游击战是用的“邪道”,用好其“正道”和“邪道”也许更能取得军事斗争胜利。再如,在管理工作中,用常用规矩、常用道理或常用方式方法来管理人员是用的“正道”,用非常手段、非常技巧或非常方式方法来管理人员是用的“邪道”,用好其“正道”和“邪道”也许更能搞好管理工作。再如,在人际交往中,讲规矩、讲道德或讲情理是用的“正道”,略施小计、搞点小动作或做出逆反事情是用的“邪道”,用好其“正道”和“邪道”也许更能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矛盾问题。

在这本书的第十三章中,谈论“方圆”和“道”的矛盾问题,内容反映: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世界上哪里的人,无论是信仰什么,都应当懂得“道”,“道”既是自然的、客观的或辩证的,又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或无所不能,“道”看似高深莫测,其实浅显易懂:

1、以喝水为例,有的人喜欢喝白开水、有的人喜欢喝红茶、有的人喜欢喝果汁饮料、有的人喜欢喝酒,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有自己喝水的喜好,如果人与人交往之中,给人喝水能投其所好,就是懂得其“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懂得其“道”,才能有针对性,做到区别对待,做事情更加顺利、轻松或有效。

2、还是以喝水为例,喝水只能喝比较适度的水,如果喝非常冷的水或非常热的水,就绝对喝不下去,这其中有一个冷热度问题就是“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懂得其“道”,才能把握好“度”,做事情恰如其分,而不至于犯“物极必反”的极端错误。

3、还是以喝水为例,喝水只能喝比较卫生的水,如果喝有较大毒性、大量细菌或严重污染的水,就必然会导致不良后果,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就是“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懂得其“道”,才能自知之明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不能做,使自己少犯错误、少遭失败或少有恶果。

4、还是以喝水为例,喝瓶装水有一个保质期问题,如果喝了过期的水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这其中的未过期到过期的变化规律就是“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懂得其“道”,才能自觉地遵循规律而不犯错误,以及防止导致不良后果。

5、还是以喝水为例,喝水多少、冷热、快慢、早晚,以及喝什么样的水,都应当有一定的讲究,讲究的方式方法就是“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懂得其“道”,才能更加有艺术性、合理性或有效性,把事情做得更加成功、顺利或完美。

6、还是以喝水为例,喝纯净水与喝汽水、喝白酒都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其相同点都是透明液体,其不同点都有不同的味道,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道理、理论或区别方式方法就是“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懂得其“道”,才能有较强的敏感度、判断力或决策力等。

7、还是以喝水为例,喝水与吃饭菜、吃瓜果和吃零食等有“多少”、“前后”、“主次”、“轻重”和“利弊”等矛盾关系问题,人们对其矛盾关系问题进行研究而产生的道理、理论或学说就是“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懂得其“道”,才能较好地理解、把握或解决现实矛盾问题。

8、还是以喝水为例,有的人喝水想到了发明创造,发明创造出新品种的“水”,如有“矿泉水”、“酒”、“饮料”或“营养液”等,其中的配方、理论或技术等就是“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要懂得其“道”,就会发明创造、改革创新或社会进步。

9、还是以喝水为例,为了个人、小家或少数人能喝到更多、更好或更便利的水,其中所形成的关系、体系、体制、制度或机制等,就是“道”;为了他人、大家或多数人都能喝到更多、更好或更便利的水,其中所形成的关系、体系、体制、制度或机制等,就是“道”。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两种不同性质、方式或方法的“道”。

10、还是以喝水为例,每个人都必须喝水,喝水能缓解口渴、保持健康或延续生命,长时不喝水会口渴难忍、患上疾病或终结生命,喝水与人的这种“必须”关系就是“道”。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人还是事物,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必须”关系,如果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能够用心认知其中的“必须”关系,就有可能理解、把握或解决其中的最根本、最重要或最主要的矛盾问题,甚至有可能揭示其中的天道、法则、规律或原理等。

由此可见,“道”是客观的、内在的或抽象的。在现实生活中,虽然“道”是客观的、内在的或抽象的,但是只要人们用心做事,注重研究事情的来龙去脉、变化规律、因果关系或利弊矛盾等问题,就能悟出其中的“道”,“道”就变成了主观的、外在的或实在的东西,其反映是观点、观念、意识、思想、认识、知识、方式、方法、技巧、理论、学科或科学等。在现实生活中,“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穷无尽,每个人都应尊重、研究、理解、把握或运用“道”,尤其在什么样的年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对象、形势、情形或情况中,做什么样的事情需要理解、把握或运用“什么样”的“道”。

在这本书的其它章节中,还辩证分析理解了“中庸之道”、“处下之道”和“阴阳之道”等,到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说明了《辩证养心》这本书从理论上探究和创新了道学。

至此,敬请网友点评、关注和咨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