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为造价工程师,首先必须是工程师。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管理的重点时段在哪里?建设工程造价是怎么形成的?现阶段行业市场通行的做法有哪些?它的靓点在哪里?又存在些什么样的不足?出路在哪里?这些都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者需要了解、熟知的首要问题。否则,尽管把“工程造价”这本账算得更加精细,却达不到管理的目的。也就是虽然奠定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条件,但绝不充分。最终因自身的不足被时代抛弃。
(一)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
从本质上说,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组成内容之一,也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一环,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三控、三管一协调(造价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与协调)。
从“全过程工程咨询”角度出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仅限于在项目实施期的工作,建设工程管理则涉及项目全寿命期。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是一种增值服务工作,其核心任务是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因此,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中,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控制,始终围绕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展开,也是工程建设和使用增值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
(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时段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围绕工程建设全过程展开、由全员参与、进行全要素整合的工作。它至少涉及项目的决策期(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期(从设计准备阶段的编制设计任务书开始到竣工验收、动用后的的保修期结束):
1、在拟建工程项目决策期,也就是项目定义(分析)与目标(再)论证(确定项目建设的目的、宗旨和指导思想;项目的规模、组成、功能和 标准的定义;项目总投资规划和论证;建设周期规划和论证)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工作,主要通过日常积累的工程造价指标,以概念性规划为依据、以单位工程为对象,审查或编制拟建项目的投资估算。
该项工作通过对不同建筑类型的横向对比,引导或影响对拟建项目的决策,进而,从宏观层面上以定性的方式,迈出对拟建项目进行“造价管理”的第一步。
2、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勘察、设计的费用在建设项目总投资中仅占2-3%。但是勘察、设计成果文件所决定的建筑安装费用约占建设项目总投资的70%左右。因此,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是设计阶段的管理,特别是技术设计阶段的管理。
如果说设计准备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包括规划设计任务书和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是建设(业主)单位给设计单位下达任务指标(包括限额设计)的管理过程,那么建设(业主)单位在设计阶段的管理,包括对阶段性设计成果文件的审查过程,就是对实际值和目标值的比较、纠偏过程。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事前、主动控制过程。
的确如此。在拟建工程使用功能和建设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地勘报告载明的各种评价与建议,跟建筑基础形式息息相关,甚至直接影响建筑上部结构并决定建安工程造价。
建筑(装修)设计中,除相应的构造要求外,从整体到细部,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什么样的建筑风格,归纳起来不外乎体现在建筑的形状、所展示材料的质感和色感上。就其形状而言,任何复杂几何体,都是由简单几何体通过挖切、叠加组合而成。形状与结构的关系以及对造价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对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以及装饰材料选择,其形成的价差远超对施工方法和工艺的选择形成的价差。
结构设计中,在保证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对结构构件的形状、断面形式、结构体系乃至材料的选择、确定等,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也不是施工方案带来的差异可以比拟、且无法弥补的。另外,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安装专业设计亦有相关的内容可以挖掘,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及篇幅的原因,本篇不再一一展开。
2、施工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划分没有统一的说法)的管理。习惯上将施工招、投标到施工合同签订这一过程视为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的主要工作是编制施工图预算,就是把前面的主动控制的结果(施工图)进一步细化,并以施工图预算为目标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
从理论上说,这一阶段的控制既有主动、也有被动的成分。所谓主动控制,则是以施工图预算结果为目标,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实际值跟施工图预算的目标值进行比较、纠偏,从而达到阶段性控制目的。所谓被动控制是因为施工图预算是在设计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被动工作。
3、施工阶段的管理,习惯上把它归结为:施工单位接到进场通知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这一时期的管理。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就是事中管理,是对工程造价的被动控制。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在建工程(包括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工程进度款的拨付等)计量、计价依据的有效性审核。当然,也不排除有主动控制的成分,即: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专项)方案的审查、认定。
从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投入与回报比较,这一阶段的信价比较低。把设计阶段的控制与之相比,其效果是倍数甚至是几何积数关系,这一阶段的信价比虽然不高,却被多数建设(业主)单位视为管理重点。
(三)建设工程造价的形成
“建设工程的造价是谈判双方(或多方)在妥协中形成的”。乍一听,这话对从事该领域的人虽算不上侮辱,却也伤害不小。似乎吃苦受累忙前忙后,结果却跟自己没啥直接关系。
在项目管理中,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与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管理一样,是个全员参与、全要素整合、全过程监管的系统工作,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目标是从决策期的管理、设计准备及设计阶段的管理、施工阶段的管理等,一个又一个的良性结果来实现的。任何一项的缺失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不会算账(计量、计价)的工程造价管理就不是管理,仅仅会“算账”而没有相关工程技术的支持和对项目的深度参与,充其量停留在“算账”这个层面上,自然达不到“管理”的高度。而管理过程中“算账”的结果,正是为谈判双方(或多方)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筹码和底线。没有这些,谈判将一无是处、结果惨淡。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最终形成的必要条件,但绝不充分。
(四)现阶段行业市场通行的做法
建筑业处于爆炸式发展的当下,“通过对资源整合,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成了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的个人职业资格进行了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应运面生。一些房地产企业也紧跟时代步伐,单独成立平行于(或高于)工程项目指挥部的成本控制部门(成控部)或造价审计部门(审计部)。有的建设(业主)单位,干脆直接委托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独立于工程指挥部之外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等。由此一来,整个行业(至少大多数建设【业主】单位)把本属于工程项目管理范围内“工程造价管理”拔高到不受项目经理约束的位置。
这样做的好处是激发职业人员把工程造价涉及到的计量规则、计价规范(细化到每一定额所包括的工作内容、项目特征描述等)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作为重点突破、记牢。尽量把计量与计价做到极致、把工程造价的审计做到无懈可击。
由于大多建设(业主)单位把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图预算、施工阶段及工程结算审计上。对设计准备及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重视不够、或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致使造价专业的参与度严重不足甚至根本没有参与。加之把工程造价管理独立于项目管理之外,表面看是对造价的重视,本质上却失去了相关专业技术的支持和对项目建设的深度参与,最终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在人为设定的圈内远离重点并筑起不可逾越的鸿沟,形成“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这种尴尬局面而不自知。
(五)路在何方
陆游说:“学写诗,功夫在诗外”。工程造价管理何偿不是如此。《整体管理》告诉我们,管理者用仰视的眼光、旁观者的眼光看行业,会看到行业的日事日毕、日新、日高;用俯视的眼光、当事人的眼光看行业,就会看到行业的千疮百孔、衰落与破败。当我们跳出圈外看圈内、跳出行业看行业时,既可感受圈内的漏洞和行业的尘埃,亦可看到圈内的阳光和行业的风景。
列宁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弯道时,总会有一部分人被摔下车来”。“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终生的座右铭。随着国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建筑市场将呈现不断萎缩的态势,而工程造价咨询队伍还再日益扩大。此消彼长中形成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涉及行业的“重新洗牌”已成必然。如何在重新洗牌的浪潮中认识、塑造自己、在行业立中足并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将是对职业者智慧和韧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