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本文根据成功申请香港中文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及香港理工大学“METAVERSE 技术”硕士的冯同学亲述修改。
基本情况:
本科学校: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本科专业:艺术与设计文学学士(游戏和可播放媒体)
核心课程:3D建模、3D游戏艺术产品、工具艺术、视频游戏/文化、游戏系统、数据结构
标化:本科在校成绩(GPA):3.39/4.0;无托福/雅思、GRE、GMAT
硕士申请院校/专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录取情况:
录取院校/专业:香港中文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香港理工大学METAVERSE 技术硕士
由于我本科学的是艺术与设计专业,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结合我对未来想要从事的领域的充分认识,本人意识到自己需要在技术和设计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这在大学的学科设置中其实是两个专业方向。这是促使我决定读研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我需要在本专业(游戏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在研究生阶段对理论和技术的深入学习,获取更多的技术方面的实践与学习机会,同时我也希望通过研究生的学习提升自己未来就业的高度,因此研究生的学习和项目经验对我来说非常必须,有了强烈的需求之后,决定申请读研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我向家人们说明了我的想法之后,家里非常支持我读研,但是建议我在专业抉择上多加考虑,特别要注意专业的通用性和对未来我想要进入的行业所需求的个人素质上的提升。这些建议使我更坚定了读研的想法,同时更深入的思考自己的研究生学习方向:因为我的本科(游戏设计),只利于游戏行业,相对别的就业方向帮助较小。因此我决定尝试进行跨专业的研究生申请,以便扩展自己的学习领域及将来的就业空间。
由于考虑到毕业后回国就业,所以重点以申请香港名校为主。我的本科是在美国上的,本科的留学申请非常顺利,除了我自身的努力及家人支持外,得益于当时委托的留学机构的大力协助,这使我马上想到硕士申请还委托他们协助,另外他们有很多香港学校申请的成功经验,所以我选择再次通过他们进行硕士申请。
活动
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多次课外的小型竞赛活动,并获得了一些小的奖项。这些活动原本是为了实践本科期间的学习而参与的,比如:小型48小时游戏开发比赛,虽然看似不怎么起眼的比赛,但它们可以用以证明我在活动期间的团队精神和专注力。这些活动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其中,在完美世界种子营GameJam上合作开发一款创新的音乐虚拟世界游戏的经历,证明了我在构建沉浸式虚拟环境方面的能力。
作为一个由不同毕业生组成的跨学科团队的首席艺术设计师,我有48小时的时间来帮助创造一个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互动体验。我设计的艺术美学融合了传统的绘画风景和悬挂亭子的古代建筑风格来吸引用户。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游戏的互动性,我平衡了视觉吸引力和技术上可实现的功能。我相信这些实用的项目使我能够将艺术、设计和新兴技术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引人入胜的用户旅程,从而磨练了我创造虚拟世界的关键能力。
此外,这一工作过程一直在紧张的高压下进行,过程中让我体会到,创造新颖的虚拟环境,有效的协作、沟通和跨学科的多重复合能力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这一过程从世界的宽泛到生命的延展,广泛的知识素养及文化宽度的需要,有效体现出我的自我驱动力和创造性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我很高兴能将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观点带到这个项目中,同时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并完美完成竞赛项目。
实习
在学术环境之外,我在深圳Sinodata科技有限公司开发3D素材的实习提供了实践经验,我的职责范围从创建3D艺术素材模型到了解游戏制作的完整流程、在Unity中建模和实施优化游戏资产、训练制作虚拟对象和虚拟世界从学术了解到高度熟稔。这些经历使我能够磨练从建模到实施的技术能力,并为未来的虚拟世界开发工作做好准备。
文书
在给香港理工大学的文书起草时,我花了很多时间考虑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表述及两者有效融合问题:通过表达我对电子游戏的热爱、对游戏各细节的设计以让观众想象游戏体验,而我从中获取了极大的乐趣;由于对设计数字游戏的痴迷,我对交互式媒体产生了更广泛的热情,并有可能将元世界技术嵌入到我的工作流程或最终产品中;通过开创虚拟世界技术的前沿,为虚拟世界提供了一个物理现实和虚拟现实边界模糊的维度,有望深度沉浸和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我兴奋于能将自己的艺术敏感性与技术独创性进行交叉运用,以推动虚拟可能性的边界,并通过交织计算、交互媒体、人工智能系统和人类想象力来打造沉浸式环境和体验。

以上想法构建了我有关游戏设计与技术方面的思路。但这还不够。我渴望在驾驭项目开发过程中磨练管理能力、提升领导力、培养对研究进展的敏感性,并表达了渴望与PloyU的Metaverse技术硕士们一起完成这些能力提升。我相信这个项目是一个完美的启动平台,通过了解元宇宙的安全性、社会性和道德伦理,推动提升我成就为一名多感官虚拟世界的创新架构师的职业素养。
我预见自己将成为一名技术型艺术家,专门从事定制虚拟世界资产和体验的程序生成。凭借在艺术和计算方面的专业知识,我可以开发智能系统,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交互式环境、对象和角色,并从事全面的项目,实验将尖端技术嵌入到交互式媒体制作中。我的最终愿景是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建模等前沿程序技术来领导项目,使用户能够迅速构建个性化的虚拟空间及世界。
最后我表达了相信这个硕士课程将培养我成为一名兼具设计知识、综合技术全面,且具有革命性技术开发能力的尖端人才。
在申请的过程中,机构老师反复帮助我梳理了文书的重点和措词表达,相关材料的准备也事无巨细,同时校方动态方面的信息支持及时而充分,其中在文书与材料方面的准备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协助。
我个人认为,这次顺利地成功拿到香港名校计算机方向热门专业offer,关键在于课下的活动经历以及在校期间有一个稳步上升的成绩表现(从入学时成绩较差到后期学院的成绩表彰),另外在文书中也提及了我在本科期间的跨专业课程学习(从程序到美术到设计),学习内容的广泛涉猎及注重多重能力的培养使大学认为我是一个综合能力强,且求知欲及学习能力都很强的研究型学生,具有广泛的可发掘的潜质,这也许也是研究生申请成功的重要因素吧!
最难忘的环节莫过于准备申请流程中的面试环节。面试前,机构多次安排面试经验丰富的导师反复给我做了模拟,这些经验使我在面试过程中虽然紧张但仍然从容而淡定,这是顺利通过面试的基础。
我的建议
我觉得重要的是申请前要做好前期准备,保持思路清晰,如在面试中我反复强调了我在跨专业方面的学习过程,以及过去对于不同学科课程的学习自信,最后结合我对未来职业方向的简略规划和对我了解到的我需要准备的学习领域进行一段复盘(讨论为什么我要选择这个专业,为什么要跨专业)。这些之前详细梳理和做了充分准备的内容是我能顺利拿到offer的关键......
更多细节请关注:松惠MBA
相关阅读:
松惠MBA 留学:留学移民 | 香港紧缺人才分析及留学移民全攻略
松惠MBA 留学:艺术留学 | 艺术类(美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