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悬崖的山城巷步道,有古城墙和法国仁爱堂


  重庆:悬崖的山城巷步道,有古城墙和法国仁爱堂

  重庆:悬崖的山城巷步道,有古城墙和法国仁爱堂。重庆现存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利用天然山形地势,依山就势建成山地防御性城墙。金汤门段城墙位于九开八闭老城中南纪门到通远门之间,金汤门过去是闭门,城墙外是悬崖峭壁,靠近燕喜洞,恰对珊瑚坝。仁爱堂地处山城巷山体顶端,位置居高临下。1900年,法国天主教会在天灯巷建仁爱堂,教堂由法国技术人员绘图设计,建筑融合了西方建筑和传统中式建筑风格。教堂于1902年修建完成,由玛丽亚方济圣女修会负责管理。仁爱堂由教堂、神父楼、修女楼、医院、钟楼、教会学校和附属建筑组成,占地12.25亩。抗战时期,仁爱堂医院曾设立“难童救济及教养第十所”,为空袭受灾难儿童提供救济。

  老重庆有温度、有烟火气的生活,重庆山城巷夜景惊艳独特。重庆山城巷上可以同时看到重庆南纪门轨道大桥、石板坡长江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夜景。大年初七,站在海拔230米至250米之间的悬崖步道漫步,远眺三桥在璀璨的两岸夜景衬托下显得格外宁静、浪漫和雅致,犹如皎洁的月光洒在桥上,今天的山城巷传统风貌区保留了老重庆有温度、有烟火气的生活,开创了独特山城人文旅居社区,并以历史文化为主线,打造特殊文旅场景,构建“有底蕴、有文化、有温度、有活力、可持续”的全新山城人文旅居目的地。

  渝中区:山城巷千盏灯火见证着沧桑变化。红灯笼、龙体造型营造山城巷节日氛围,一砖一瓦承载着历史厚重,千盏灯火见证着沧桑变化。山城巷传统风貌区位于渝中区南纪门街道凉亭子社区。北至重庆干休所,南至南区路,东接中兴路,西至石板坡立交。整个山城巷占地面积2.38公顷,房屋面积约2万方,依山而筑,沿崖而上。作为重庆唯一以山城命名的街巷,山城巷不仅是全市31个重点风貌区之一,也是渝中区下半城“母城”历史文化风貌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持保护、修缮、改造的原则,重点打造“最美步道、临崖体验、大美江景、老街文化”四大亮点。山城巷传统风貌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富集,有法国仁爱堂、体心堂42号民居等4处文物建筑,厚庐、原金马寺小学教学楼等3处历史建筑,山城巷、马蹄街、雷家坡街、体心堂街等4条传统街巷,以及古城墙、陡崖、梯坎等丰富的历史环境资源。这些资源承载了明清、开埠、抗战时期的历史印迹,体现了巴渝文化、开埠文化和抗战文化,是山城院街多元生活场景的见证,是重庆陡崖筑城建筑特色的典范。

  蔡律  2024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