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珉:矛盾,循环,平衡(揭示人生真相)——返本归真(一)


老子“反者道之动”的第二层含义最为重要,这个循环是要返本复原,即由万事万物阴阳矛盾的对立局面,返回到和谐一体的太极、无极去。阴和阳是两端两仪,是一生二的“二”,是天地初开、万物生成的情状和伟大法则。如前所述,老子在《道德经》中谈阴阳谈得最多,但阴阳两极不是老子追求的理想状态。阴阳之所以重要和伟大,因为它是衬托理想状态的自然法则和修道的自然起点。一阴一阳是有问题的,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等等,都是人生和社会的大问题,再如“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等等,都是国家管理方面的大问题。由于两极矛盾的存在,世俗凡夫每天说的,都是是非对错的阴阳死语,每天发出的,都是是非对错的阴阳行为,那么这个社会除了充满势不两立的对抗、竞争、斗争、战争,还会有什么呢?

那么阴阳两极分化之后怎么办呢?根据老子的道法,就是“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就是用纯真质朴的大道(中道)来镇住它们,“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使事物保持在其产生之前那个真朴虚无的状态,犹如《黄帝内经》说的“上工治未病”,高明的医生治病,就是治在病前那个无病无欲的状态,这就是老子道法的高明之处与用心所在,即“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那么比如一个人已病、已乱之后,该如何处置呢?不是不要吃药医治,这是老阴行为不可取;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关注吃药效果,异常紧张,这是老阳行为更不可取。道家主张“无为而为”,佛家主张“无住生心”,就是按照程序吃药治疗,不要理睬那个病状,或者与病为友,自自然然,结果在不知不觉中那个病就好了——这是道的境界,也是佛的境界。

道德经》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表面上看老子强调事物的矛盾对立,其实他是揭示了解决所有矛盾的大法。我们读懂老子讲阴阳而非阴阳的中道思想,就会对《道德经》全书,对老子其他所有理论一解百解、一通百通。如《道德经》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美与恶、善与不善以及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一阴一阳、忽阴忽阳的异端情状,都是对人生快乐、社会和谐极为不利的,老子强调遵循阴阳法则的目的,是要以此为修道出发点,走向中点状态,因此老子追求的圣人境界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这句话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如果你没有获取、占有的观念,就不会有失去的感觉和烦恼。如一个人从未谈过恋爱,也从无占有和执著的想法,他怎么可能会有失恋的痛苦呢?老子更为提倡的是,即使我们真正拥有某种物品或情感,也要把它当作是跟没有一样(弗居),这样就免掉了失去的痛苦(不去)。可见老子讲这句话,是用来应对阴阳两端这个有害法则的。再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是客观存在、有害无益的阴阳异端情状,于是老子就主张“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个循环。又再如“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都是阴阳两极的坏事啊,于是老子便提倡“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个循环。

老子认为,人间社会始终存在着阴阳两极的对立有害关系,“天之道”本来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但“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那么为了建立和谐社会,老子要求人道应该遵循天道。天道是一种什么循环状态呢?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在人道社会,谁能够减少多余来补给天下的不足?老子认为“唯有道者”,他十分赞赏“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的圣者和道者姿态。在老子看来,圣人就是把天道落实到德治领域,能够调节人间阴阳失衡的人,所以圣人是有道德的人。

老子讲了那么多的矛盾,他的主旨还是为了解决矛盾。老子是想通过阴阳法则来说明:正因为有这个两极性的有害法则存在,所以有智慧才德的人应该“去甚、去奢、去泰”,即去除过度、奢侈、安泰等极端行为,而安于中道,人天合一,避免物极必反造成的伤害。在老子看来,人道常常背离天道,因此人需要修道,要修到人道与天道合一的太极乃至无极状态,天下才会太平,人类才会幸福。阴阳两端是可道可名的,而中道的道体是不可道、不可名的。老子认为“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任何繁琐的舆论、政令,都是在折腾对错、好坏等阴阳两极,更加使人困惑,更加施行不通,还不如保持虚静的好,因此持道守中才是人生修为和社会治理最高明的办法。

以易道为指导思想的中医理论,看五脏六腑也是讲求阴阳平衡,凡事都是处于中间的平衡状态为最好。在中庸思想上,儒家学说与老子理论不谋而合,传说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也许“中庸”平衡这个不偏不倚的概念,正是孔子作为学生从老子那里学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