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特斯拉从2023年年初的时候率先挑起了“价格战”,因为自身利润率颇高,因此这也是业界一直解读为其敢于挑起价格战的底蕴。不过,随着价格的反反复复之后,我们蓦然发现,如今特斯拉的利润率已经被中国的新能源车企超越。而特斯拉未来的发展空间也遭受了资本市场的谨慎看待,一度时间市值出现大幅的反复,也是对于其未来业绩的一种担忧。
1.特斯拉毛利率被比亚迪、理想超越
马斯克多次表示,中国市场的竞争能力是非常强悍的。虽然没有指名说是新能源车领域,但可以肯定的是,因为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力颇强,已经让马斯克感受到了压力。在技术的储备和突破方面,中国车企不遑多让。曾记得,比亚迪老总在自家企业的会上回顾过往心酸的时候,也是几度哽咽,但对于技术的投入始终没有放弃。而华为对新问界的打造,理想对于自身技术的延展,以及蔚来的坚持,其实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对于技术能力的在意程度。这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唯一机会。
一度时间,特斯拉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技术底蕴,但是竞争对手的努力和持续的跟进,也终于到了花团锦簇的时候了。在和特斯拉的全面抗衡上,我们也终于发现,国内新能源车企的能力并不差,而且在对国内用户使用习惯的了解和掌握上更胜一筹。在技术的积累和突围方面,尤其是“听劝”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对于车主吐槽的地方,都在想办法克服;而且在价格方面,也逐渐形成了梯队竞争优势,百花齐放的局面开始逐渐显露。虽然,对于一些车企来说,生存还是具有极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但是头部企业的雏形已经凸显,其中技术能力和优势方面,正是承载未来车企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甚至,我们的一些新能源车企未来的降价能力与特斯拉相比都是不相上下的,如果特斯拉还要挑起价格战的话,或许应战的企业会更多。市场的多元化选择,也给广大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余地和范围,头部企业想独享市场红利的时代也将渐行渐远了。当然,部分车型的畅销也会呈现大众鲶鱼效应,而最终的性价比和技术能力才是最关键的。从某种程度上讲,特斯拉还是在吃技术老本,下一代的新车迟迟不能上市,也会成为其竞争能力弱化的一个短板。
2.特斯拉的技术创新不行了吗?
特斯拉的技术创新不行了吗?其实不然,只是竞争对手,尤其是中国厂商的竞争力度在加大。目前,国内市场,比亚迪、理想、华为、蔚来、小鹏等等新能源车企都在技术投入上非常给力。网络人才的意愿也非常强,当人才的聚集度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技术的创新也就顺理成章了。在这方面,苹果汽车迟迟不能落地,其实在一定方面是因为苹果公司决策层一直在犹豫,始终不愿意加大投入,而且在技术的掌握也是瞻前顾后,结果就是泰坦计划虽然早就抛出,但就是落不了地。
这就是一种发展的决心和相应决策的急迫性不够,因为苹果公司在移动端市场的领先地位还非常明显,因此不需要在一个新领域刻意下决心。但是,当移动终端市场的需求度不够强劲的时候,苹果公司就感受到压力了。目前的重点之一是对Vision Pro的投石问路,如果市场的反响不错的话,或许会持续在这个领域耕耘,按照库克的说法就是空间计算能力或将成为苹果的下一个发展方向。但也仅仅是之一,不会是全部。苹果还是斩不断对iPhone的高度依赖,这是苹果一切生态的根基。至于汽车,显然还不是苹果的重点布局领域。
在国内市场,新能源车企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当然,政策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在双重利好的支撑下,新能源车企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快,在技术的积累上也会越来越多。这是一种投入的必然回报。相信,未来随着新能源车企对研发的持续投入,这种优势会更加凸显。在巩固国内市场之后,向外延伸和拓展也是必然,我们看到国内车企的出口在2023年创出新高,就是一种必然的技术外溢。2024年这种势头应该还会保持。
3.特斯拉还是中国新能源车企的重要竞争对手
当然,目前特斯拉在全球的竞争力还是首屈一指的。2023年,特斯拉交付了超过 180 万辆新车、实现近四成增长。对于今后的发展,马斯克说特斯拉将来有段时间的增速可能没以前那么高。而且,特斯克也没有公布新年销量增长目标。也就是说,马斯克其实也在反思,也在衡量特斯拉的发展空间和增长势力。众所周知,马斯克旗下有好几个大公司,特斯拉只是其一。因此在精力分配方面,有时候也不可能过于专注。
马斯克表示,可以让特斯拉回到 50% 左右年销量复合增速的新车,即基于下一代平台的紧凑级车型,预计要到 2025 下半年开始生产。其实这个时间还是有点长,在中国市场,我们看到,特斯拉维持销量基本盘的,还是发布近 8 年的 Model 3 和发布近 5 年的 Model Y。而反观中国车企,很多厂商都已经迭代了好几款新车了,而且2024年依旧有新车上市。
如今,特斯拉 2023 年四季度的汽车销售毛利率已经降至 16.6%,是近四年来的低点,国内的比亚迪和理想都已经超过了特斯拉。去年三季度后两者的汽车销售毛利率分别达到 22.2% 和 21.2%。马斯克甚至表示,中国车企有着世界上最强的竞争力,如果没有贸易壁垒的话,它们会在海外取得重大成功,可以几乎摧毁全球大多数其他公司。可以说,马斯克还是非常理智的看待竞争的,也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
去年12月份,比亚迪销量达34.1万辆,全年累计销量302.44万辆,顺利完成了年销300万的目标,这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一次超越。在量能突破之后,下一步就是持续保持,并在高端市场逐渐投入,并攀升利润率。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掀起了一场智能驾驶的革新之路。2023年被视为“城市NOA落地元年”,从华为、蔚小理到长安、长城,各家车企加快在城市NOA赛道的布局速度。可以说,这已经成为衡量一款车型是不是具有“亲和力”的代表所在了。
值得关注的是,马斯克透露,特斯拉在研发低成本汽车方面已取得相当深入的进展,“特斯拉对这款汽车及其革命性的制造系统感到非常兴奋,该系统将比其他同类系统更加先进。”可以预计的是,未来智能汽车车企之间的技术竞争还会延续,能够给市场带来足够好的体验,再加上足够强的性价比,也会主导最终的市场出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