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养性十法和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性十法和养生十三法

 

中条山客

 

【提要】

1、养性十法;2、养生十三法;3、颐养天年观念

 

1、养性十法

 

一曰啬神,二曰惜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 曰饮食,七曰房事,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啬神:孙思邈认为,日常生活中,需要劳神之事确也不少,但“多思则神殆”,过多的思虑不但不益于健康,反而会导致心气郁结,引发疾病。因此,在生活中,要力争保持乐观,不为琐事所扰。以坦荡开朗的胸怀,直面生活、从容处事。

惜气:传统中医健康理论中,保护精气乃重中之重。因此孙思邈坚持“人之寿夭,在于撙节”的观点。并认为,养精蓄锐要从年轻开始。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起居、饮食和锻炼习惯,时刻保持气血的旺盛和畅通。

养形:孙思邈认为,养形即修身。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壮体魄,再好的理论也只能是空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又告诉我们,生命在于运动,好的身体离不开持之以恒的锻炼和保养。

导引:健康的前提就是要保持经络疏通、气血畅通、呼吸畅通。于是,导引便有了用武之地。在此基础上,孙思邈还摸索总结出呼、吹、嘘、呵、唏、呬六种方法,成功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

言论:言多必失,作为经验之谈,早已人人皆知。但日出千言,不病自伤,说话多了,竟还会影响健康,所以孙思邈又对症下药,告诫大家要做到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繁而我小记

饮食:有语云:“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所以,在饮食方面,孙思邈主张:“非其食不食。非其食者,所谓猪豘、鸡鱼、蒜鲙、生肉、生菜、白酒、大酢大咸也。常学淡食。”还特别强调不能暴饮暴食,保持不饥不饱之间最为适合。

房事:一方面,孙思邈认为精满自溢。和谐的夫妻生活,既能增进感情,也能促进新陈代谢,并非于身体不利。一方面,又引述彭祖之说“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奉劝人们对待房事,务必做到适度和节制。

反俗:孙思邈的反俗之说,主要体现在时间养生,精神养生,运动养生,生活养生四方面。主张遵循自然规律,与四季直通,和阴阳同步。始终让人体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保持心态平衡,减少私心杂念,顺其自然之中修身养性。

医药:在维护身体健康方面,孙思邈主张预防保健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药物之功效,他认为,有病人必须及时用药。既主张静养,又主张运动;既主张食补,又主张药治;既主张保精,又主张节欲。这便是其辩证统一的独到养生之观。

禁忌:在《千金方》中,孙思邈针对日常养生保健,提了很多的生活禁忌,涵盖饮食、言行、神气、房事等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尤其是饮食方面,罗列而出的一年“十二忌”,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养生十三法

 

这是孙思邈先生总结的十三个简便易行健身祛病方法,不需要什么成本与器材,不需要什么特别地方,想起来做做,延年益寿,有益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

发常梳,缓解头痛、耳鸣

将手掌互搓(搓手本身也是一种健身方法),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常运,明目、缓解眼睛疲劳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搓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这动作可以可明目、治疗近视、缓解眼睛疲劳,尤其适用于经常玩手机,视力疲劳的人。

齿常叩,缓解牙痛、预防蛀牙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延年益寿、强健胃肠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耳常鼓,提高听力、记忆力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重复多次。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多次。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美容、去皱纹

手搓热,然后后上下左右摩面,后双手同时向外圈按摩。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防之颈椎增生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复。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防止腰痛、腰椎间盘突出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防止便秘、腹胀

手搓热后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按揉,而后上下左右反复行之。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四个八拍。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摄谷道(即提肛),防止慢性腹泻及早泄、前列腺炎等疾病

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上入侧时提肛四个八拍。

膝常揉扭,缓解膝关节疼痛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

常散步,助消化、吸收

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脚常搓,防止失眠、多梦、高血压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3、颐养天年观念

 

孙思邈生活在隋唐时期,活了一百多岁,特别崇尚颐养天年,道法自然。思邈先生崇尚道、佛、儒、医等各家思想,熔于一炉。比如食疗,在备急千金方里就有专门论述食治的。孙思邈崇尚道法自然,他指出,要健康长寿,只要掌握养生的方法,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应该活到天年(应有之年)。

一是珍惜精神、爱护精气。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中提出了养性十要:一要珍惜精神,二要爱护精气,三要保养形体,四要导引身体,五要慎言,六要注意饮食,七要节制房事,八要反对追求长生不老,九要正确使用医药,十要遵从常规养生禁忌。其中珍惜精神要做到十二少,要做到忌出十二多。养精气,保精神,从中青年就应该开始的,等到衰老了再开始就已经晚了。

二是节欲固精,孙思邈认为养生要节制欲望,调节情志,保持情绪的稳定,淡泊。如果房事不节制,就会耗精损气,另外总结出了在下面这些情况不宜进行房事,情志异常,患病期间,劳累出了大汉,酒醉了还没有醒,女性例假期间,气候突然变化等。

三是饮食禁忌和食疗。饮食不能过偏,也不能过杂了。孙思邈提倡饮食清淡、不要暴饮暴食,少吃多餐,不适宜吃得过饱,孙思邈非常重视食疗调理恢复身体,他提出了历史上最早的营养食谱。

四是劳逸结合、起居规律,孙思邈根据流水不腐的道理总结出,生命在于运动,需要合理适量的运动,从而维持身体的健康,对于疾病恢复和防病也非常重要。

五是按摩导引,孙思邈提出来按摩法和调气法,调气治疗五脏疾病的方法归纳为呼、吹、嘘、呵、唏、呬(xi)六种方法。气功和导引对于身体疾病的恢复和养生是有重要作用的。

六是顺应自然养生,根据黄帝内经的思想,孙思邈提倡顺应自然,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养生方法保养身体,人是生存在天地之间,和自然界是一体的,养生遵从自然界的规律,让身体维持自然健康。

七是老年人要重视疾病的防治,牢固树立养护观念。老年人应该保持平静喜悦的心情,没有虚妄的想法和行动,注意饮食,少吃多餐,按时起居,多多按摩活动,导引帮助气血运行。

结语:遵从基本规律,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不妄劳作,起居有常,保养精神和养护后天之本的脾胃。

 

2024122日星期一,陕州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