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帖学书法特展,佳联警句劝今人
平和守正——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清代帖学书法特展 蔡律摄
清代富有哲理的书法联引人思忖。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的《平和守正——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清代帖学书法特展》,不仅书法精妙,许多书法对联文辞优美,有的诗情画意,有的饱含哲理,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情深意切,不愧为大家风范。据悉,这是三峡博物馆2023年代表性原创展之一,是继2020年清代碑学书法特展之后,对馆藏书法整理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馆藏清初期王铎、傅山、宋曹、査士标,清中期刘墉、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成亲王(永瑆)、铁保,清晚期郭尚先、吴荣光、林则徐等帖学书家和颇具书法造诣的翁同龢、金榜、陆润庠等科举状元,以及吕潜、张问陶、卓秉恬等清代巴蜀籍名家的书法作品近八十件(套)。
展览前言指出,书法史角度的“帖学”,指代宋元以来形成的并占据正统地位的以崇尚王羲之、王献之及属于“二王”系统的书法史观、审美理论和以晋、唐以来名家墨迹、法帖,包括真迹、临本、摹本、刻帖等为取法对象的书法创作风气。其概念与“碑学”相对应。
清代富有哲理的书法联展分为“晚明余绪 崇董风尚”、“崇赵尊唐 帖学鼎盛”、“守正固本 帖学式微”、“以书取士状元书法”、“菁英迭出 巴蜀帖风”等五个单元,旨在表达清代帖学书法承接晋唐以来帖学传统,赓续经典法脉,尚中和、重雅致的书学追求,以及总体追求平和婉丽的书艺风尚。
书法艺术,或雅正清丽、秀逸多姿;或纵横豪迈、狂放真率;或平和典雅、雍容端庄;或苍厚雄强、静穆高古;或雍容合度、中正堂皇,总归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与美学格调,走向的是心性流淌与生命情怀的精神境界。展出部分对联书法如下:
清代钱沣对联书法:清䜩但从三益友,高文欲废百家书。
清代郭尚先行书七言联:海阔天高清献鹤,风香月皎广平梅。
清代何彤云楷书对联: 花木一庭得春气,图书万卷敦古欢。
晚清陈孚恩:青萝带䨦依松石,绿竹含烟泛水光。
清代许乃钊:将雪论交人尽热,与梅相对我能肥。
左宗棠:不藏秋毫心地直,肯使细故胸中留。
清·乾隆《三希堂联》: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
清三希堂联:萝径开时良友至,藤床闲处异书多。
徐昌绪:赦陈馀兴之归汉主,节板桥集泜水怀古。
顾印愚:积德已自三世种,年少今开万卷余。
李鸿裔:一片秋香世界,几层凉雨阑干。
卓秉恬:湖山意气归词苑,兄弟文章入选楼。
陆润庠:画郎供奉开天禄,书窟精求得永和。
钟骏声:节重如山寿贞于石,荣施自国庆积乃家。
龙启瑞: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翁同龢:小池已筑鱼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区。
李宗瀚:书墙暗记移花日,租地仍分浴鹤泉。
刘墉: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梁同书:白雪才华红锦艳,朱霞丰采碧琳腴。
梁诗正:自喜轩窗无俗韵,亦知草木有真香。
沈荃:快雪时晴得佳善,凉风暂至怀古人。
蔡律 2023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