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女硕士、共产党员张某,在网络上发文对56岁农民工污蔑,引发了全社会热议,胡锡进也发文表态——胡先生主持党媒多年,具有一定代表性。网络消息说,被污蔑的农民工儿子邓先生选择报警维权,女硕士到派出所又认怂恳求谅解。邓先生说,只要对方公开道歉就可以了,上大学不容易,应当给一次机会。但网友意见很大。有网友说,女硕士缺乏诚意,用网络大号道歉,用网络小号带节奏,相当恶劣。
一名老共产党员实名向中纪委举报该女硕士。举报材料说,女硕士身为共产党员,这种污蔑农民工作法严重损害了共产党员形象,破坏了党员和群众之间联系。
女硕士父亲也网络发声,说了三句话:
(01)这件事我女儿不对;
(02)这件事已经严重影响我全家人正常生活;
(03)请广大网友留点口德。
四川大学做了两次回应,从校党委宣传部职责视角看,滴水不漏。可网络发酵是指数量级的,传播函数是幂函数量级几何增长的,这件事已经形成严重社会影响是不争事实,广大网友愤怒也是情理之中。有网友研究了女硕士过往言行,发现其一直鄙视农民工和底层民众。
一
网络资料显示,该女硕士张某,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本科就读河南大学新闻学院,硕士就读四川大学新闻学院,1999年生,刚刚二十四岁。
用被污蔑的农民工和其儿子的话说:一个年轻女孩子,上大学不容易,再给一次机会。这个态度说明了女硕士张某确实也有其优秀的一面,不然也上不了研究生,入不了党。
用网友整理的事件经过来分析,发现女硕士故意污蔑中老年民工,展示阶层歧视。
二
网友在意的是,女硕士学新闻专业的,学新闻的制造假新闻,以制造假新闻博眼球,以污蔑农民工博流量。现在,流量博到了,眼球博到了,报应也到了。
传播学和新闻学第一原则是真实。网友担心,这样的人戴着党员身份光环,拿着新闻专业硕士学位,跑到具体工作中,会不会做更大的恶。因为现在读书期间,就制造假新闻博流量。
三
四川大学回应说,走程序走流程调查事件全过程,说联系了派出所,联系了当事人。建议四川大学应当组成工作组,调查走访女硕士家人,老师,朋友,邻居,同学,再派几名党员代表,调查女硕士档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考量判断。
作为共产党员,女硕士行为应当受到党纪处理;作为四川大学研究生,女硕士行为应当受到校规严肃处理;作为中国公民,女硕士在派出所被处理并且取得了被污蔑农民工谅解。
现在,人们都在等待四川大学处理结果。
四
入党不容易,考研也不容易。四川大学这次出名,也是女硕士行为导致。情绪化立场在非法治时代往往可以左右处理结果,在当下法治时代也会对处理结果造成重大影响。这是国情决定的。如果处理不当,凭借网络力量,说不定有人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后果不好说。
习主席在《选读》卷一、卷二文献著作中,多次重点强调人民为中心观点。人民群众是共产党执政根基,共产党员必须保持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在现实生活中,阶层是存在的,各阶层之间歧视也是现实的,但得有尺度。
女硕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直接要求检查农民工手机,这是很不礼貌行为——女硕士没有这个权力,她可以要求警方到场出示证件后检查,检查后没有发现问题的,女硕士应当向农民工当场道歉或协商一定补偿。一个学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做出的事情,还是欠火候,怎么可以随便凭借怀疑就随意检查别人手机?我们将心比心,如果女硕士自己突然在地铁上被人要求检查手机,女硕士会怎么想?几千年前孔子《论语》中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女硕士也是看客下菜的,她断然不敢去要求鹿晗或吴彦祖,但她可以居高临下要求农民工,这种思想深处的对农民工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傲慢,不符合共产党员入党要求。
五
这个新闻热点和公共事件很快会随着四川大学严厉处理结果公布而过去。但这件事对当事人影响是深远的——好比不久前孟羽童离职格力,格力员工说孟羽童是被格力开除的一样。
这几件事情启发人们,凡事还是实事求是比较好。
希望这件事有一个完满处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