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价值重估聚焦共识,中国建筑逼近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中特估”关注度陡升,尤其是进入到五月份之后,央国企价值重估共识进一步聚焦,带动市场情绪快速回暖。据市场不完全数据统计,五一节前夕,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80.60%,时隔16周再上80%大关。其中,低估值的央国企是主要调仓方向之一。

 

中国建筑作为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在房屋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勘察设计等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是全球建筑业首家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双万亿”的投资建设集团。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公司全年实现新签合同额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营业总收入2.06万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归母净利润509.5亿元,盈利规模居行业首位,并继续保持行业内全球最高信用评级。

 

2023,中国建筑在上一年度顺利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基础上,再度实现开局稳、开门红1-3月新签合同额10843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营业收入5248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归母净利润147.4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扣非净利润145.75亿元,同比增长27.6%;经营性净现金流-654亿元,同比减少净流出571亿元。各项核心指标持续快速增长。

 

不过,市场注意到,中国建筑估值仍然处于低位,截止202358日,中国建筑收报7.08/股,对应市盈率5.63倍,依然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长江证券认为,中国建筑基本面持续优化,在特色估值、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主题行情催化的背景下公司2023估值有望持续提升,给予买入评级。

 

提到估值回升,浙商证券也曾提到,中国建筑作为行业绝对龙头,在当前时点兼具基本面/成长性,具备较高安全边际,有较大价值重估空间,未来随着国资委对央企考核目标调整为“一利五率”,增加了对ROE和现金流的重视程度,有望进一步驱动央企龙头高质量发展。

 

据同花顺相关数据统计显示6个月内累计共23家机构,预测2023年净利润均值为584.3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69%。目标价格最高预测9.49元,最低预测6.91元,平均为8.54元。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