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又要起飞了!


2月6日,2023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全文14788字。回顾2022年,展望2023年。
 
今年武汉的目标是,努力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加快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武汉篇章。
 
经济从4%到6.5%的增长,留汉大学生30万以上等关键经济数据,以及“大武汉就是大市场”、“科教是武汉的核心优势”等重要论述,都在其中。
 
对经济、区域以及房地产等内容,精选约1200字,供业内参考。
 
2月6日,武汉出台政策调整住房限购区域,在限购区的家庭可新增一个购房资格。
 
这一次,武汉走在了前面。
 
01
 
2022年,武汉的成绩单怎么样?
 
一组数据:
 
2022年,武汉GDP约1.89万亿,增长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27%。
 
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500公里。
 
民生支出占比77.7%,城镇新增就业29.97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和7.7%。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50个。
 
新增留汉大学生31.7万人。新引进海外优秀人才2046人。
 
东风云峰、吉利路特斯等85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
 
华星光电T3扩产、东风猛士等22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
 
新登记市场主体35.33万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4家、上市和过审企业9家,10家民营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10%左右。
 
打通微循环道路100条。
 
老旧小区改造428个,城市更新改造征收404万平方米。
 
建成各类公园102个、绿道100公里、小微湿地13处。
 
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21万套(间)、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2.86万套。
 
新增学位4.09万个。
 
 
02
 
2023年,武汉将做什么?
 
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谋划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50个以上。
 
新增建设用地2500公顷。
 
新增留汉就业创业大学生30万人以上。
 
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900个,续建亿元以上项目1840个,推进市级重大项目430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新增“四上”企业1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
 
开工建设中信科移动、捷威动力电池等20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建成投产海康威视、小鹏汽车等8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加快建设东风本田四厂、迈瑞医疗等1500个工业项目。
 
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新增金融机构5家。
 
10个直播电商集聚区,新增品牌连锁便利店200家、智慧商店1000家。
 
建设2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武广、江汉路、中南路等6个大型商圈;
 
升级黎黄陂路、户部巷、花园道等11个特色街区,新引进品牌店和旗舰店200家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到11%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
 
获批建设10家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支持本土优秀人才1000人以上。
 
建成5号线二期、19号线,开工新港线西延线,续建10条线路,谋划第五期建设规划项目。
 
建设充电桩6万个,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
 
引进龙头外经贸企业30家。
 
03
 
2023年,武汉哪些区域值得关注?
 
做优主城区,支持江岸、江汉、硚口、武昌、洪山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打造高端服务业和数字经济高地;
 
支持汉阳、青山提高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和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加速冲刺全国百强区。
 
做强功能区,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武鄂黄黄核心区,打造世界光谷;支持武汉经开区建设军山新城,打造中国车谷;
 
支持临空港开发区提升网安基地综合实力,打造中国网谷;支持长江新区加快建设,打造区域重要增长极。
 
做大新城区,支持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引领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推进产城融合和常福新城、纸坊新城、天河航空城、航天新城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现代都市农业高地和宜业宜游目的地。
 
高标准规划建设“两江四岸”,有序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统筹规划新城区建设。
 
三阳设计之都等26个重点单元优化升级,打造汉阳知音东苑等5个老旧小区成片改造示范点,完成260个老旧小区改造。
 
 
04
 
2023年,关于武汉房地产,报告谈到哪些内容?
 
概括为三句话:
 
坚持因城施策,改善预期,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扎实推进保交楼等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着力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住房困难。
 
这些内容,是此前的政策重申。
 
在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形势下,武汉必须靠房地产拉动经济。
 
从土地到房产销售,房地产是最容易拉动武汉经济的内需。
 
 
 
[后记]
 
历史上,国内能称之为“大”的城市,一个是上海,另一个是武汉。
 
在双循环的新格局下,武汉是内陆的新沿海、中国的中心枢纽。
 
武汉有着1400万多人口的超大城市,以及辐射中部的大市场。
 
一条长江,两座机场、十字高铁网,影响着中国经济。
 
当前的大武汉,要有大格局、大作为。
 
首先,要有大战略与大产业。
 
武汉城市圈、武鄂黄黄、武汉新城、长江新区、中国光谷、中国车谷等大规划,大规划之下有大产业与大项目。
 
除传统的汽车、光电子外,武汉正在布局未来新产业。
 
其次,要有大企业与大项目。
 
世界500强华中总部、中国500强企业,是武汉发展的基石。
 
要有更多像三峡集团一样大企业,落户武汉。
 
第三,要有大创新。
 
国家级科创中心的武汉,将是中国科技创新第五城。
 
科技创新、人才创业、企业创富,将是武汉经济增长的最大增量。
 
做到以上三点,大武汉将有大发展、大未来。
 
 
整理、文字/杨光华(城市研究者、地产写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