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情绪好像调动不起来了
几年前,香港问题闹得大家都不开心。随着国安法在香港落地,英美都坐不住。美国通过国内立法采取了一系列的意识形态限制或制裁,比如,禁止宣传社会主义、禁止共产党,以此展开跟中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斗争,而且,所其谓的经济制裁名单等也是越拉越长。今年,香港特首没有被允许参加会议,其实是这种制裁的举措之一。尽管两国高层在旧金山有了互动,但是,美国还是对中国实施了许多制裁。但是,似乎国内对美国的新制裁并没有什么反映,并没有激起国人的反美情绪。
这种变化,其实与十多年前因为钓鱼岛事件而出现的一波反日浪潮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引发了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其他海内外中国人的强烈不满,但是,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人就此出现的反日情绪可能是民粹主义、民族主义表现,与全球化趋势逆向而行,不利于中国发展。后来,国家也积极进行宣传和干预,认为抵制日货、排日等,其实有损中国自己。加之后来有妄议中央的说法,以及疫情封控对于国人心态和经济收入的影响尚没有完全恢复,对于这些涉及国家层面的事,百姓也就懒得去管了。
前几年,香港直选被否,美国出台一浪接一浪的反华举措,高层也想挑起国人的反美情绪,比如,拍摄什么《湖》的反美电影,大唱反美歌曲。可是,大家只是把它当成视觉或听觉艺术享受,并没有产生什么反美情绪。一阵微风过后,大家并没有感觉到什么。郑永年先生甚至在香山安全会议上公开讲:“我一直反对中美之间互相妖魔化。美国妖魔化我们,我们如果也去妖魔化美国的话,就会使双方关系越来越坏。”这说明,专家学者和百姓们都越来越理性。
当然,不仅是不应当相互妖魔化,许多专家学者和高官们都大声疾呼,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要扩大对外开放。高层也认为,少数发达国家越是自筑高墙小院,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就应当越打越开。因此,什么“一带一路”会、进博会、广交会、链博会、数博会、高博会、世网会等,接二连三地召开、飞虎队友人、鼓岭友人等接连来访。这都是顺应了时代要求、谋求友好的举措。
其实,虽然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仍然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甚至格格不入,但是,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也有很多方面已深度融合,彼此无法分开。而且,中国人的思想认识已不再被封闭僵化,不再只是人云亦云,而是在许多问题上有自己的主见的。人们所能获得的资讯的渠道也相当多元和及时,他们对许多问题已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只是唯上唯书的。他们的认识、判断和情绪已很难被左右、利用。他们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情绪波动等,在许多方面已与发达国家百姓能够同步、同频共振,产生共情。他们对时代社会的问题感在增强,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这边就是问题,问题就在自己这边,自己这边就是问题之源。在他们看来,与发达国家的问题,不一定都是他们的问题,有些是自己的问题。那些想把百姓的情绪当成与美国斗争的工具的想法,把百姓当枪使的旧思维,恐怕会难见成效。在不少人看来,许多人把财产转移到海外,每天有许多人在向美国“偷渡”的事实已说明了一切。在许多人看来,美国作为民主正义灯塔的国际政治的地位和价值并没有改变,世界人民对于民主的追求和向往并没有改变。甚至他们还认为,与越南高层频繁接触,却对其在中国南海大肆填海造地视而不见的情况,却对台湾民进党怒目相向,已触及并自毁了国家主权尊严底线并在国人心底产生了难以认同的观点了。
总之,百姓情绪的政治工具性似乎在新媒体和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