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行体从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谈起
中条山客
歌行体是古代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宋代白石道人姜夔在《白石诗话》中讲:“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 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体凡》中讲:“﹝乐府﹞题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歌,曲之总名。衍其事而歌之曰行。歌最古;行与歌行皆始汉,唐人因之。” 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乐府》中写道:“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曰歌行。”徐师曾还在《文体明辨序说·近体歌行》:“歌行有有声有词者,乐府载诸歌是也;有有词无声者,后人所作诸歌是也。”
歌行篇幅可短可长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长恨歌》竟有一百二十句。杜甫的《兵车行》有三十七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其中唐代最长的歌行体诗歌为韦庄的《秦妇吟》,共有二百三十八句之多。
歌行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
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行人”出征时的记叙,又有“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也有“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读后真能摧人肝肠。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既有风卷茅屋的记叙,也有“归来倚杖”的叹息,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烈抒情与愿望,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歌行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
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由于它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韵到底,平仄讲究就很困难了。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换了好几个韵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
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基本上是以七言为主的,但也有二言的如“呜呼”,也有九言的如“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通常用“歌”、“行”、“歌行”命名
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等。
《汉书·艺文志》记:“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汉武帝采诗,除为考察了解民间隐情外,亦在丰富乐府的乐章,以供娱乐。
清代钱良择撰写的《唐音审体》中讲:“歌行本出自乐府,然指事咏物……形式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行”,有“乐曲”的意思。
到了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乐府与歌行的区别:歌行体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二者名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基本统称“歌行体”。
【附】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简注】谣:不合乐的歌行诗体。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中国名山。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突兀而出。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九叠如屏而得名。“影落”句: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青黛(dài):青黑色。金阙(què):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银河:指瀑布。三石梁:一说在五老峰西,一说在简寂观侧,一说在开先寺(秀峰寺)旁,一说在紫霄峰上。近有人考证,五老峰西之说不谬。香炉:南香炉峰。瀑布:黄岩瀑布。回崖沓(tà)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凌:高出。苍苍:青色的天空。吴天:九江春秋时属吴国。“飞鸟”句意思: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大江:长江。黄云:昏暗的云色。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雪山:白色的浪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传说在庐山东面有一圆石悬岩,平滑如镜,可照人影。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谢公:南朝宋谢灵运。谢灵运曾进彭蠡湖口,登庐山,有“攀崖照石镜”诗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服:服食。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玉京:传说元始天尊居处。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先期:预先约好。汗漫:无边无际,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仙。一说为造物者。九垓(gāi):九天之外。卢敖:战国时燕国人。《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迎风而舞,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遂纵身跳入云中。太清:最高的天空。
【今译】
我本是那个陆通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圣人孔丘。手里拿着一根镶绿玉的拐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游名山大川。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一去永不回还。天上万里黄云随风变动着色彩,江流波涛汹涌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仙丹和学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能够与你一同邀游太清。
2023年11月20日星期一,陕州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