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解析“方圆”


 辩证养心

 

第十三章   辩证解析“方圆”

 

“方圆”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个矛盾,这个矛盾主要指物体形状、景观形像或绘画图形呈现方形和圆形。如果把“方圆”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及其矛盾问题结合起来,就有可能有别开生面的方式、情形或效果。

 

第一节  辩证理解“方圆”矛盾的现实含义

 

“方圆”是一种自然形状,如有:方形和圆形、长方形和椭圆形、正方体和圆柱体等。

“方圆”是一种学术用语,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有句名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其意:如果不用圆规和矩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图和圆形图。再如中国古代思想家鬼谷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如阴如阳,如圆如方。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出自《鬼谷子》的“反应篇”),其意:有些事物犹如阴暗有些事物犹如阳光,有些事物犹如圆形有些事物犹如方形。不能看见形状的事物,要用圆形式的方法悟道,能看见形状的事物,要用方形式的方法处事。

“方圆”是一种现实事物,如有:直是“方”曲是“圆”、硬是“方”软是“圆”、惩是“方”奖是“圆”、静是“方”动是“圆”、阳是“方”阴是“圆”、涩是“方”滑是“圆”、逆是“方”顺是“圆”、中断是“方”循环是“圆”、规矩是“方”自由是“圆”、愚者是“方”智者是“圆”、懒惰是“方”勤劳是“圆”、呆板是“方”灵活是“圆”、固执是“方”变通是“圆”、过度是“方”适度是“圆”、错误是“方”正确是“圆”、无效是“方”有效是“圆”,无序是“方”有序是“圆”、有弊是“方”有利是“圆”、恶性是“方”良性是“圆”、暴躁是“方”温柔是“圆”、丑陋是“方”美好是“圆”、迷信是“方”科学是“圆”,失衡是“方”平衡是“圆”、失败是“方”成功是“圆”和对立是“方”统一是“圆”等。

“方圆”是一种道德品质,这种道德品质既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有不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为“方”,如有:做人做事堂堂正正、公道正派、刚正不阿、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服从管理、诚信为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不良的道德品质体现为“方”,如有:做人做事过于老实、过于善良、过于忠诚、过于追求、顽固不化、呆板僵化、因循守旧、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恃才傲物、桀骜不驯、死搬教条和“不撞南墙不回头”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为“圆”,如有:做人做事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顺时而动、随机应变、随遇而安、随行就市、因人施教、因材施用、因地制宜、善解人意、善于谋略、善于变通、处事灵活、说话婉转、礼貌周到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不良的道德品质体现为“圆”,如有:做人做事过于灵活、过于变通、过于自由、过于民主、弄虚作假、巧取豪夺、两面三刀、阳奉阴为、暗箭伤人和“聪明反被聪明误”等。

“方圆”是一种方式方法,这是一种辩证的、矛盾的或实用的方式方法,如有:“不争为争”、“文治武功”、“明查暗访”、“字正腔圆”、“委曲求全”、“能曲能伸”、“恩威并重”、“软硬兼施”、“以柔克刚”和“奖惩分明”等

 

第二节  辩证分析“方圆”矛盾的现实反映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体现或运用了“方圆”矛盾

一、“方圆”与“智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方圆”有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此,我们先来看一个寓言故事《牛皮圈地》。

很久以前,希腊有一个叫狄多的公主,她的国家灭亡了。她带着一些武士历尽艰辛逃到了非洲西海岸。

狄多将很多金银珠宝都给了当地的酋长,向他购买土地。

聪明的狄多说 “尊敬的酋长,我们只需要一张牛皮能圈起来的一块地就可以了”。

酋长想,一张牛皮能圈多大一块地啊,就痛快的答应了。

狄多马上向酋长买了一张牛皮,让手下人将他剪成长长的细条,然后,她用牛皮条圈了一块地。酋长一看,自己部落一多半的土地都被圈起来了,可他后悔也来不及。

该寓言故事给人启发:一张牛皮看似不大的“方圆”物体,然而有智慧的人把这个“方圆”物体变得非常之大,由此可见,人们对“方圆”有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惩治坏人既要“圆”又要“方”。在此,我们来看一个印度故事《国王借头振军威》。

  印度流传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国王准备袭击另一敌对国家。在王宫中,有一占星家,他被敌人收买,当了奸细,见此情形,他便造出了谣言:如果军队在明天或两个月内出征,军队肯定要惨遭失败。他造谣的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让敌国作好准备,以便备战。由于平时大家都十分相信占星家的话,所以军队的首领们都劝国王不要在两个月以内出征,以免白白送死。

国王听了占星家的话十分恼火,又有许多大将来劝说,让他不要出征,不让他着急。可是,他又一想,现在军队都信占星家的话,如果硬下命令,让将士出征,势必影响士气,可是又不能坐失良机。经过一番思考,他想出一个主意。

他把占星家和众将领都召到跟前,然后对占星家说:“大师啊,我的将领都相信你的话。那么你是否知道你什么时候死呢?”“我将在31年以后死去。”占星家很快答道。

晚上,国王派了自己的亲信把占星家杀死了。随后,国王召集全体将士说:“占星家曾预言他31年之后才死,但他昨天晚上死了,所以有理由说,他的预言是错误的。我们不能相信他的话而丧失了取胜的大好机会。现在我命令你们马上做好战斗的准备。”士兵们听了国王的话,个个都愿出征。结果,以闪电般的速度,直捣敌军营垒。敌军由于毫无准备,一战即溃,遭到了惨败。

该印度故事讲述了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要带领军队出征,而被占星家阻挠,国王采用计策杀死了占星家,收服了人心,使得军队能够顺利出征;给人启示:惩治坏人既要“圆”又要“方”,“圆”往往是智慧、计谋或欺骗,“方”往往是严惩、手段或方式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从思维上讲要“圆”思维,不要“方”思维。在此,我们来看美国的一个智慧故事《简单的办法》。

1916年,位于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弗纳尔的居民非常渴望修建一座砖砌的银行。

这座银行将是小镇上的第一家银行。

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万事俱备,只差砖还没有着落。

就在一切仿佛都进展得很顺利的时候,障碍出现了。这是一个致命的障碍,由于它,整个工程计划将化为泡影: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每磅要2.5美元。这个昂贵的价格将断送掉一切:不会有足够的砖,也不会有银行了。

幸运的是,小镇里的一位商人开始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他想出了一个近乎愚蠢的主意—邮寄砖!

结果是:包裹每磅1.05美元,比用火车运送便宜了一半的价钱。事实上,不仅是价格便宜了一半,而且邮寄过来的砖和用火车货运过来的砖是同一班列车运送!就是这么一个货运和邮递之间的价格差异使情况完全不同了。

几周之内,邮寄的包裹像洪水般涌入小镇。每个包裹7块砖,刚好可以不超重。这样,弗纳尔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而且,这家银行全部是用邮寄过来的砖盖起来的。

该智慧故事讲述了美国的一个小镇为了修建一座砖砌的银行,开始想用火车运砖,但成本较高,后来想到用邮寄运砖,其成本较低,于是解决了运砖的问题;给人启示:解决问题,从思维讲,要“圆”思维——灵活、创新或超常思维,不要“方”思维——僵化、陈旧或迟钝思维。

二、“方圆”与“奖惩”

三、“方圆”与“说话”

四、“方圆”与“监管”               (内容略)

五、“方圆”与“成败”

六、“方圆”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