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著《辩证养心》-辩证解析“强者和弱者”


 辩证养心

 

第九章  辩证解析“强者和弱者”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着强者和弱者矛盾问题,强者和弱者之间是不是强者对弱者就应该欺压、侵占或吞噬弱者呢?遵循“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强者对弱者就应该欺压、侵占或吞噬!

在一些人的内心深处,把“丛林法则”视为人生信条,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喻成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总把自己当作强者,强者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对弱者实施欺压、侵占或吞噬,让自己在竞争中“优胜”,从而让自己能够快乐、幸福地生存和生活!

一些人为了自己奉行“丛林法则”而成为强者,总是要讲一个寓言故事《狮子妈妈与羚羊妈妈》。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个动物王国的生存训练场,常常有大批的动物带着自己的子女来参加训练。

每天,当太阳升起时,大草原上的动物就开始长跑训练了。

狮子妈妈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更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会活活饿死的。”

另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更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快的狮子,那你就会被它们吃掉。”

该寓言故事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既对孩子进行了“丛林法则”教育,又对孩子进行了“生存教育”、“危机教育”或“竞争教育”等;该寓言故事反映了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强者与弱者之间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让人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仿佛生活在丛林中的动物,要遵循“丛林法则”,增强危机意识、强者意识或竞争意识,只有做一个强者,付出必要的代价和努力,才能更好地生存、生活,否则,弱者只能成为强者的口中之食。

一些人在这样的教育之下,把竞争视为制胜法宝,自己的所作所为充满了竞争,通过竞争手段,进行了“殖民入侵”、“瓜分世界”和“恃强欺弱”等,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北约”和“华约”之间进行的“冷战”,这些年来进行的若干次小规模“热战”,以及如今列强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贸易战”、“科技战”和“政治战”等。一些人确实通过竞争得到了不少的好处,以及有了“进步”、“文明”或“强盛”。

一些人奉行“丛林法则”坚定不移,其中有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社会制度、文化思想和政治手段等,一些人将会把“丛林法则”奉行下去,在竞争中不知还要进行多少次“冷战”、“热战”或“大战”。因此,人们需要辩证理解、把握或解决“丛林法则”以及“强者和弱者”矛盾问题。

一、辩证理解“丛林法则”

一些人所谓的“丛林法则”起源于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进化论,该进化论有一个核心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核心思想被一些人解释为“丛林法则”,即在自然界物种之间及生物内部之间相互竞争,物种与自然之间的抗争,能适应自然者才能被选择存留下来的一种自然规律法则,后来加以补充,表述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一些人始终把“丛林法则”作为生存法则、人生法则或竞争法则,因此在其法则的规范下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观念,进而在文化上、经济上和政治上有自己的特性、内容和形式等,其中除了表现有“殖民入侵”、“瓜分世界”、“世界大战”、“冷战”、“热战”、“贸易战”、“科技战”或“政治战”之外,还表现有“二元对立”、“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种族歧视”、“双重标准”、“金钱选举”、“干预别国内政”和“资本的力量主导一切”等,一些人在这些表现中的确做出了强者的样子,同时做出了非常残忍、凶恶或无情的样子。

一些人奉行“丛林法则”看似有模有样,其实不然,中国古人奉行“丛林法则”更是有模有样,在春秋战国时代,那时称王称霸的中国古人就奉行“丛林法则”,相信“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出现了数十个诸侯争锋,到后来的“七国争霸”,在“争锋”、“争霸”之中,各自使出了全身解数,用了各种阴谋诡计,其中出现了影响至深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同时出现了“百家争鸣”,最负盛名的还数儒学、墨家、法家、兵家、道学、阴阳家、纵横家等这几家,不久,秦始皇一统天下,消除了六国贵族势力,实行了中央集权制,由此,“争锋”、“争霸”得到了大大缓减。人们在“百家争鸣”中得出了一个道理,奉行“丛林法则”、施行“暴政”没有出路,只有奉行“以民为本”、施行“仁政”才有出路。中国两千多年以来,虽然有十多次改朝换代,但是大多数朝代是奉行“以民为本”、实施了“仁政”,国家相对比较稳定。

一些人奉行“丛林法则”有文化、经济和政治原因,其文化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人有贵族文化而使其为人处事总是以贵族身份、强者形象出现,再是由于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文化思想影响而使其奉行“丛林法则”有了理论依据;其经济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人进入“资本市场”较早,认识到在“资本市场”中存在着“丛林法则”,因此在“资本市场”中比较奉行“丛林法则”;其政治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法治制度和精英制度,尤其是精英制度,在教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领域中都呈现这种制度,精英制度是全心全意为精英们服务的制度,精英们大多数是利己主义者、自由主义者,高层的精英们是形形色色举足轻重的集团首脑、巨型商业集团的领导者或国家机构核心职位的占据者,国家的主要统治权是由国家的精英集团操控,总统(总理、首相)及其政要、议员或政客等都是精英们的代言人(这是“官商勾结”、“恶毒政治”,为了杜绝类似政治现象,曾经中国历史上出现了4次有较大影响的“皇帝削藩”事件,当前中国实行了“政企分开”,明确规定了“官商脱勾”;另有,俄罗斯前不久重拳“打击寡头”)。由于这些国家有了这样的政治制度,因此,这些国家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总是做出一些惹事生非、不可理喻或伤天害理的事情,如有“拉帮结派搞围攻”、“到处发动战争”、“进行颜色革命”、“不断地缘扩张”、“经济制裁”、“技术封锁”、“政治迫害”、“文化入侵“操弄舆论”等。

一些国家奉行“丛林法则”有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和重要原因,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一些国家始终坚持“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军国主义”或“霸权主义”等,无论任何时候都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由此体现奉行“丛林法则”暴露无遗;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些国家总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或以恶欺善,因此总像老虎、狮子、豹子或豺狼一样随意厮咬,不但厮咬异类,而且撕咬同类,由此体现奉行“丛林法则”惨无人道;其重要原因,是由于一些国家总把世界划分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并把世界上的国家和民族划分成三六九等,因此即使一些国家自身矛盾重重,仍要对内暴力镇压、对外挑事不断,由此体现奉行“丛林法则”登峰造极!

“丛林法则”既存在于自然界中又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固然有些属性。

1、“丛林法则”具有普遍属性和特殊属性。(1)普遍属性。在现实生活中,“丛林法则”是一个普遍现象,除了在自然界中动物之间存在“丛林法则”以外,还要人类社会中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和经济竞争无不体现利益之争、生死之争的“丛林法则”,谁能理解和掌握“丛林法则”之道谁就获利、获胜;再是,“丛林法则”与每个人生存、生活息息相关,只要自己的生存、生活不能自主、自立或自强,或者只要自己不能干、不能胜任或不能承担责任,或者只要自己不善于经营家庭、公司或组织,或者只要自己斗不过小人、坏人或敌人等,就会让自己成为废人、穷人、弱者、受害者、失败者、被淘汰者、被掠夺者、被欺压者或被绞杀者等;(2)特殊属性。虽然“丛林法则”具有普遍属性,但是我们不能滥用“丛林法则”,一些人奉行的“丛林法则”是一种以强欺弱、以大欺小或以暴制暴的“丛林法则”,又是一种不讲情理、不讲法理或不讲道理的“丛林法则”,也是一种唯我独尊、为所欲为或滥杀无辜的“丛林法则”,因此,一些人奉行的“丛林法则”具有特殊属性。

2、“丛林法则”具有野蛮属性和险恶属性。(1)野蛮属性。“丛林法则”源自于自然、来自于丛林、产生于动物,动物的野性及其食肉行为被一些人称之为“丛林法则”,由此,一些人为自己的野蛮心态、野蛮思想或野蛮行为找到了理论依据。一些人认为,上等人对下等人、聪明人对愚蠢人、能干人对笨拙人就应当进行统治、压迫或杀戮,只有这样做,人类社会才能进步、文明或昌盛,由此可见,“丛林法则”及其一些人有多么的野蛮;(2)险恶性。一些人奉行的“丛林法则”从本质上否定“善良”、“平等”、“和平”、“公正”、“正义”或“正当”等,一些人在奉行“丛林法则”时所讲的“民主”、“自由”或“竞争”都是打的烟雾弹,就其“民主”而言,是一种“泛化民主”、“假冒民主”或“金钱民主”(“金钱民主”是对民主的亵渎、践踏、绑架或操弄,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合法化的文化腐败、经济腐败和政治腐败;“金钱民主”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时有发生,通常是个人行为,这种行为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其“民主”对于个人来说可以起到发泄私愤作用,对于国家来说可以美其名——“建立民主政权”,实际是在世界范围内颠覆政权。就其“自由”而言,是一种“个人自由”、“扩张自由”或“称霸自由”,其“自由”对于个人来说可以起到实现欲望作用,对于国家来说可以美其名——“进行自由航行”,实际是在世界范围内横行霸道。就其“竞争”而言,是一种“无情竞争”、“无公平竞争”或“无底线竞争”,其“竞争”对于个人来说可以起到激发作用,对于国家来说可以美其名——“实行市场竞争”,实际是在世界范围内肆意掠夺。由此可见,一些人讲“民主”、“自由”或“竞争”是多么的险恶!

3、“丛林法则”具有有利属性和有害属性。(1)有利属性。一个人理解了“丛林法则”,能增强自己的生存意识、危机意识、强者意识和竞争意识等,为了自己能更好地生存、生活或人生而更加注重趋利避害、奋发图强和勇于竞争等,更加具有生命力、内动力、竞争力或战斗力等。一个人把握了“丛林法则”之道,能更加主动、积极或有效地遵循“丛林法则”,在其中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或事半功倍,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能做得更好。一个人若能辩证理解、把握或解决“丛林法则”,就有理性、是非观念或道德操守,知道哪些话该说不该说、哪些事该做不该做,做人做事有原则、有底线,不会人云亦云、好坏不分或是非不明;(2)有害属性。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丛林法则”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或道德观等,如果一个人把“丛林法则”看成是自然的、辩证的或一般性的一种法则,就不会导致有多大的危害。如果一个人把“丛林法则”看成是最真实、最主要或最重要的一种法则,就会导致严重的危害,一是把社会环境视为一种丛林环境,总想把社会资源占为己有,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去搅乱社会、乱中牟利或乱中取胜,无视对社会环境和整个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二是把人际关系视为一种对立关系,总是把人与人之间关系看成是强者和弱者、恶者和善者、智者和愚者、上等人和下等人或优质人和劣质人等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任意采取欺压、打击、掠夺、报复或消灭等恶劣手段。三是把利益问题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利益问题可以随心所欲、不择手段或滥杀无辜,从而有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有可能毁掉人类赖于生存、生活的地球。

4、“丛林法则”具有利用属性和决定属性。(1)利用属性。“丛林法则”原本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食肉动物的一种本能反映,殖民者、掠夺者或霸道者称之为“丛林法则”,借用“丛林法则”使得自己的殖民、掠夺或霸道行为名正言顺。至此须知,“丛林法则”可有可无,正如大地上有森林,森林不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地方,走出森林,也许生存条件更好;“丛林法则”可善可恶,正如菜刀可用来切菜,也可用来杀人,殖民者、掠夺者或霸道者信奉“丛林法则”,利益至上、人面兽心、凶残成性,更多用来“杀人”,恶毒啊!由此可见,殖民者、掠夺者或霸道者借用“丛林法则”做出殖民、掠夺或霸道行径为其辩护,是一种诡计、诡辩或强盗逻辑。如今,殖民者、掠夺者或霸道者道貌岸然,以“自由”、“民主”或“价值观”等名义为自己的为所欲为、聚众斗殴或滥杀无辜等恶劣行径强词夺理、不知悔改,岂不是一种诡计、诡辩或强盗逻辑?(2)决定属性。一个人的行为活动是由心理、心态、思维、思想或观念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心理、心态、思维、思想或观念等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活动。如果一个人认为“丛林法则”是人类生存、生活最真实、最主要或最重要的一种法则,如果不遵循其法则就不能很好地生存、生活,那么这个人的心理、心态、思维、思想或观念就一定充满了动物的野性、恶性或争斗性,从而决定了自己的行为活动一定是野蛮的、恶毒的或进攻性的。如今,在人类社会中有这样的心理、心态、思维、思想或观念的人不是少数而是多数,这既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恐怖,又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悲哀!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问题,其中一些矛盾问题十分复杂、尖锐或重大,一旦不能妥善解决就有可能带来灾难性、毁灭性的危害。这些矛盾问题,的确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丛林,阴森恐怖、危机四伏,对此,人类社会何去何从?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走出路,走出丛林,无论是西方人、东方人,还是南方人、北方人都来到有爱心、有善心或有良心的人间乐园,另一条路是走险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丛林中的老虎、豹子和豺狼等害人野兽消灭干净或关进笼子,让人让己在丛林中过着有仙境般的生活。

至此须问,有爱心、有善心或有良心的人间乐园在什么地方?首先在人的心中,只要一个人对家庭、对社会或对世界心存“仁爱”之心、施行“仁政”,其次用自己的双手建造起“人间乐园”。一位前苏联人索尔仁尼琴渴望有这样的“人间乐园”。至此,我们来看一篇佚名网络文章《儒学备受推崇的原因》,内容摘要:

儒学主张以德正心、以德修身、以德立教、以德治国,以德治天下,对道德推崇备至,可以说儒学就是道德之学。

儒学之所以如此推崇道德,是因为儒学认为人是道德的存在,道德是人的本性,人的生命意义与存在价值均存在于道德中,孟子所谓“人禽几希”就是因为人有道德而动物没有道德,如果人不按自己的道德本性生活,人就降到了动物的存在,人的生命就丧失了意义与价值。

此外,在社会生活层面,道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如果社会生活中缺乏道德,人类良好的群体生活就不可能,人类相处的规则就会变为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人类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动物社会”,也就是变成儒学经常说的“强凌弱、众暴寡、智诈愚、勇苦怯”的“无道”社会,这样的社会必定不可能长期存在,一定会崩溃,人类不可能过上稳定和睦的社会生活。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儒学非常推崇道德,把道德看作是维系人类群体生活的纽带和建构社会生活的基石。

前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索尔仁尼琴被驱逐到美国,在美国住了很长时间,但他反对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冰冰的法律关系,又反对苏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险恶虚假的权力关系,他渴望的是俄罗斯东正教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温情脉脉的人伦关系。这也是儒学所渴望的人际关系。

儒学要建立的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温情的社会,而不是被权力、法律、商品、金钱、科技支配的冷冰冰的没有情感的社会。

该篇文章反映了儒学的一些思想,讲述了社会生活不能没有道德的道理,提出了人类社会应当“建立的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的社会,而不是被权力、法律、商品、金钱、科技支配的冷冰冰的没有情感的社会。”

该篇文章给人启示:人类社会的“人间乐园”需要用“儒学”思想来构建,构建的基本框架要打破“丛林规则”,建立起“充满仁爱温情的社会”。

二、辩证理解“强者和弱者”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强者和弱者”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理解,强者就是强者、弱者就是弱者,而有的人理解,看似强者而实际是弱者、看似弱者而实际是强者,强者能变成弱者、弱者能变成强者,强者能打败弱者、弱者也能打败强者。

在现实生活中,“强者和弱者”既是一个主观矛盾又是一个客观矛盾,如果“强者和弱者”是由人的理解或观念所决定,就是一个主观矛盾;如果“强者和弱者”是由实力或实效所决定,就是一个客观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强者和弱者”作为主观矛盾有许多反映,从总的来说,其反映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人用一般思维方式理解“强者和弱者”,另一种是有人用辩证思维方式理解“强者和弱者”,西方人,尤其是唯心主义西方人理解“强者和弱者”也许是前一种情形,东方人,尤其是唯物主义中国人理解“强者和弱者”也许是后一种情形。 

1、用一般思维方式理解“强者和弱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强者和弱者”的理解越接近客观实际,其理解越正确,反之,人们对“强者和弱者”的理解越远离客观实际,其理解越错误。正确的理解往往进行了辩证思维,以及会让人产生正确的行为活动和良好效果,错误的理解往往进行了简单思维,以及会让人产生错误的行为活动和不良效果。至此,我们先来看一个寓言故事《割肉相啖》。

春秋战国时代,齐国有两个自命不凡的勇士,一人住在镇东,一个住在镇西。

一天两人相遇,一人便说:“我们一起去喝酒怎样?”在一家酒店,两人喝下数杯酒,一人说:“弄点肉来吃怎样?”另一人说:“你我身上都有肉,干嘛还要另外找肉呢?”两人谁也不示弱,为了争做真正的勇敢者,于是各自抽出刀割下自己身上的肉便吃了起来,两人因流血过多而死去。

该寓言故事给人警示:人与人之间不要为了虚无之名或一时之气而争强好胜,否则只会害了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为了虚无之名或一时之气而争强好胜,就不是勇士或强者,而是粗鲁者或愚蠢者。

在项目竞标中,如果一个人为了虚无其名或一时之气,不惜代价进行竞标,本来可以不夺这个标,然而多支出许多钱而夺下这个标,最终很可能导致得不偿失或两败俱伤。

在利益问题上,如果一个人为了蝇头小利或不义之财而你争我夺,就不是明智之举、理性之为,而是愚蠢之举或感性之为。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怎样争取做个强者?按照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理解,应该这样争取做个强者,一个励志故事强大才能无敌》讲:

威廉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长子,在一家银行做普通职员,是个诚实勤奋的孩子。这一天,威廉十分沮丧地找到达尔文:“父亲,我真的受不了!公司里的那些家伙总是在背后诋毁我。就连汤姆,这个我最信任的朋友,当面和我笑嘻嘻的,背地里,居然也用最恶毒的语言中伤我……”

威廉无助地看着父亲,达尔文却微笑地说:“孩子,这两天我研究生物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说给你听听,好吗?

威廉露出失望的表情,但达尔文并不理会,自顾自地说:“你知道一只寄生在椿树身上的大青虫,有多少天敌吗?”“应该有很多吧。”威廉心不在焉地回答着。

“是的,孩子,你真聪明!它的天敌可多了!至少有400多种鸟类,200多种昆虫都是它的天敌。它们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各种各样的伤害,因为任何一个天敌都会轻易要了它的命。

达尔文顿了顿又说,“可是,你知道一只兔子有多少天敌吗?

“不知道。”“让我来告诉你吧,我的孩子。兔子有37种天敌,主要包括鹰、猎狗、狼等食肉动物。”达尔文眨着眼睛又问,“你知道豹子有多少天敌吗?

威廉气嘟嘟地说:“父亲,我对你的研究真的不感兴趣……”达尔文笑容里似乎透着深意:“豹子几乎没有天敌,就算是狮子老虎这样的大型食肉动物轻易也不会去招惹豹子。至于老虎,就更加没有天敌了,它们的生活是最惬意的,谁会愚蠢到去招惹一只老虎呢?

“孩子,我只想借此告诉你,越是弱小的生物,它们的天敌就越多,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多。你在公司里受到了种种打击,不是因为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而是因为你的弱小。有些伤害是躲不过的,摆脱它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做一只丛林里的豹子。”

这番话一下子解开了威廉的心结,16年后,勤奋的威廉成了总裁,成了远近闻名的银行家。职场中的倾轧与中伤,终于远远地离他而去。

该励志故事给人启示:一个人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生活就像一个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有或多或少的天敌,动物越弱天敌越多、动物越强天敌越少;一个人只有不断取得事业成功而变得强大,才能减少天敌或不受天敌伤害。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既有天敌又有天使,总想践踏你、伤害你或吞噬你的人就是你的天敌,总想维护你、关爱你或支持你的人就是你的天使。一个人的天敌有无、多少,关键不在于别人的强弱如何,而在于自己的强弱如何,如果自己内心、实力或能力强大,就有较少的天敌,反之就有较多的天敌。一个人的天使有无、多少,关键不在于别人做人做事如何,而在于自己做人做事如何,如果自己做人做事总是以人为本、与人为善或让利于人,就有较多的天使,反之就有较少的天使。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能因为有了天敌而盲目作对,也不能因为没有天敌而与人为敌,因为人必竟不是野兽,而是有是非、荣辱或美丑观念的人,不能有了天敌而不顾自己生命或人生命运与天敌盲目作对,也不能因为没有天敌而肆意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与众人为敌。虽然利益对于每个人来说很重要,但是再重要也没有人的生命重要,只有爱惜他人的生命才是真正爱惜自己的生命,如果不爱惜他人的生命就会遭到报复而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总是生死不顾与天敌作对的人是莽夫,总是肆意妄为与众人为敌的人是魔鬼。一个人不能因为社会环境恶劣而奉行“丛林法则”,否则社会环境会更加恶劣。人们对“丛林法则”要有是非观念,坚决摒弃“丛林法则”之中的不良之心、不良之为,积极吸收“仁学主张”,用力、用心和用情治理恶劣的社会环境,让人类生存、生活在“丛林”里没有害人的“野兽”、“天敌”或“魔鬼”,只有植被、鲜花、阳光、雨露、尊重、关爱、理解、谦让、平等、扶助、感恩、和谐、和平、满足、满意、笑声、笑脸……

2、用辩证思维方式理解“强者和弱者”。在东方人中,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孟子都用了辩证思维方式理解“强者和弱者”。至此,我们来看一个寓言故事《老子妙解刚柔

这年,老子的老师商容快病死了,老子赶去探望。老子扶着商容的手问:“先生怕快要归天了,有没有遗教可以告诉学生呢?”商容缓缓回答:“你不问,我也要告诉你。”想了一会儿,商容张开嘴问老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啊。”老子回答说。“我的牙齿还在不?”商容问。“一颗也没有了。”老子回答说。商容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老子想了想,答道:“知道了,舌头还能存在,不就是因为它柔软吗?牙齿全掉了,不就是因为它太刚强吗?”商容感慨地说:“对啊,天下的事情,处世待人的道理都在里面了,我再没有什么可告诉你了。”

老子说:“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软的东西属于生长一类。”老子又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攻入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里面去。”“普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克最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可以胜过水了。弱胜过强,柔胜过刚,这个道理普天之下没有谁不知道,就是没有人去实行。道的本体是最柔的,所以有无穷的作用,因此可以克制最刚强的东西。刚必然受折,强必然易败。”

该寓言故事给人启示:坚硬的东西未必坚强,柔软的东西未必柔弱;坚硬的东西往往不能持久,柔软的东西往往能够持久;坚硬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软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刚必然受折,强必然易败。

该寓言故事反映了老子能够辩证理解“强者和弱者”,正是有了这样的理解,他在《道德经》中有一段精辟论述“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其意:手拿太多东西,不如舍弃一些;使用快刀利剑,不可长保锋利;即使金玉满屋,死后不能享受;因富贵而骄横,遗留隐患咎由自取;功成名就隐身退位,遵循了自然规律。

老子对“强者和弱者”的理解不尽如此,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他讲:“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其意:大海之所以能成为无数江河的霸王,是因为大海所处的地方在江河的下方,所以能称为“百谷王”。老子在这里告诉人们一个辩证道理,一个人要想真正称王称霸,就要善于处下、海纳百川,自然就可成为“百谷王”。

老子对“强者和弱者”的理解还有比较现实的理解,他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其意:能够认知别人的人是智慧人,能够认知自己的人是明白人,能够胜过别人的人是有能力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是真正强者。在此,老子一语道破什么是真正强者。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对“强者和弱者”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他讲“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其大致意思:如果一个人要想干一番事业就会受到天老爷的安排,必然先让这个人的内心遭一些苦、身体受一些累、肚子挨一些饿、做事有一些错乱,由此考验一个人的忍耐性、增加不具备的才能。

孟子的这句话给人启示:一个人要想实现个人理想、做个强者或事业成功,就要吃苦耐劳、不怕挫折或敢于拼博。

孟子从“仁政”的角度对“强者和弱者”的理解更加深刻,他提出了“仁者无敌”的“仁政”思想,其故事讲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因此说:“‘施行仁政之人是无敌于天下。’大王请不要疑虑!”[原文]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该故事给人启示:作为国家统治者要想解决心中困惑和现实矛盾问题,就要施行“仁政”,只要能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就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由此“仁者无敌”。

“仁者无敌”是一个“仁政”思想,也是一个“强者”思想,施行“仁政”能变成“强者”,变成“强者”能天下“无敌”。

这里所谓的“无敌”是指人的内心强大无人所比、人的精神力量无人所比或人的精诚一致无人所比,正是有这样的“无人所比”,再大的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再凶恶的敌人都有信心战胜!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等,无不体现“仁者无敌”!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或贸易保护主义,无不体现“仁者无敌”!

“强者和弱者”矛盾问题,如今的中国人对其有更多、更新的认识,如有:

胜不骄败不馁是强者的气魄。

不要对别人期望过高,不被情绪驾驭的人才是强者。

有本事的男人,在外面是强者;没本事的男人,在家里是强者。

“要挑战强者,即使你全部失败了你也是勇士,不要欺负弱者,那样的是真正好样的。”

大凡有所作为,获取更大成功的人,一定是个有克制之美的人;一个克制力强的人,也往往是生活的强者和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事物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绝对的弱,强者如果停滞不前,别人的努力就会让他成为弱者,弱者如果奋发努力,就会比原来的强者更强大。

“你应该知道傲慢的人也是一帮可怜虫,他们貌似强大的外表下其实掩盖的是一颗极其脆弱的心,他们本质上还是弱者。如果你是一个强者的话,你就应该对他们抱有同情的态度,并能以一个强者的姿态宽容他们。”

“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尤其对于弱者来说。乐于同情是一种美德,尤其对于强者来讲。同情一个身陷困境的人,伸出友爱的热情之手,给予其无私的帮助,又讲究同情的技巧和方法,不损害对方的尊严,促使其摆脱窘困,重新振作。”

“由于教师是强者,学生是弱者,攻城之术乃是以强击弱,教师很容易就取得胜利,因此,广大人民教师喜欢这样做。可是,攻城是有副作用的,而且副作用极大,遭到学生的反抗,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的是默默地反抗。”

综上所述,“强者和弱者”是一个比较重大的政治矛盾问题,西方人奉行“丛林法则”,总是从“丛林法则”的角度去理解“强者和弱者”矛盾问题,由此引出了许多社会矛盾问题,作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为了正视或妥善解决其社会矛盾问题,就应当辩证理解、把握或解决对“丛林法则”以及“强者和弱者”矛盾问题。首先要辩证理解“丛林法则”,西方人奉行“丛林法则”,古代中国人也奉行“丛林法则”,在奉行上比西方人更有模有样,经过“百家争鸣”之后,由奉行“丛林法则”变为奉行“以人为本”、施行“仁政”,从而国家相对比较稳定。西方人奉行“丛林法则”既有文化、经济和政治原因,又有根本、主要和重要原因,再且具有普遍属性和特殊属性、野蛮属性和险恶属性、有利属性和有害属性、利用属性和决定属性;其次要辩证理解“强者和弱者”,“强者和弱者”既是一个主观矛盾又是一个客观矛盾,既有人用一般思维方式理解“强者和弱者”又有人用辩证思维方式理解“强者和弱者”。西方人,尤其是性格直爽人通常用一般思维方式理解“强者和弱者”,东方人,尤其是古今中国人通常用辩证思维方式理解“强者和弱者”,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孟子都会用辩证思维方式理解“强者和弱者”,有一些比较深刻的、精辟的论断,如今的中国人对“强者和弱者”有更多、更新的认识。如果一个人能够辩证理解、把握或解决“强者和弱者”矛盾问题,就有可能对“强者和弱者”矛盾问题有辩证的思维、端正的思想或良好的心理,从而能让人搞好“辩证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