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吃的事情,常常心里拧着、不痛快。
大概十几年前,在秦巴某县下乡,就曾有过一次令我记忆深刻的痛苦经历。
那时,还没有八项规定,每顿饭都上的很足量,既是把自己吃多了,也吃不完桌上的,剩下一大堆,觉得可惜、心疼。一再给讲,少上点、别浪费,少吃点、别撑着。吃多吃少,撑着没撑着,只有自己能感觉到。反正,“少上点、别浪费”没做到。一连几天,我已厌倦,忍耐已到极限。于是,我提出晚上不吃饭了,大家各自方便。接待的同志很惊讶的说道:那怎么行,是我们工作哪里没做好吗?这让我反而无语。我说,你们工作好着呢!是我的胃口不行,吃不了那么多。接待同志接着我的话说,那你就少吃点。我说,如果非要叫我吃饭,给我一碗稀饭就行了。接待同志爽快的答应了,说是晚上就去农家乐喝稀饭。
一下午的工作都很顺利。傍晚时分,车子来到了一农家乐。一进门,我有点纳闷。这农家乐阔气不一般。各色菜品已经摆满了餐桌。这时,我就有点生气。不是说好的喝稀饭吗?我大声的问。接待的同志说,稀饭正在熬呢!一边说,一边拉我在主位坐下。我坐下了问,稀饭什么时候能熬好,服务员说得半小时。我心想,看来没打算让我喝稀饭。于是,我站起来说,你们吃吧,我等稀饭。接待的同志说,你不吃我们怎么能吃?为了不让尴尬的气氛升级,我又坐下动了动筷子说,好了,这下你们可以吃了吧!我进入了看吃的状态,不是吃饭,而是看吃饭。这很无聊,也很无奈。
一桌子的人,吃得津津有味。有人不停地给我说,这个什么特色,这个有什么营养,劝我尝尝这个,再尝尝那个……我经受住了食诱,始终没有动筷子。我说,你好好吃,劝不动我,也不要再劝我。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也是吃了大半辈了,积累了丰富的吃饭的经验。我吃的经验来自我吃的实践。相信你们也积累了吃的经验,也来自你吃的实践。在吃饭上,可以说人人都是行家里手。每一个人吃的经验,也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宝贵财富。但是,吃饭的经验具有独特性,对自己受用,对别人未必有用。我的经验代替不了你的经验,谁的经验都无法覆盖别人。每个人的身体需求不同,胃口大小不同,饭菜品味感觉很不同。你觉得好吃,觉得对身体有好处,那是你自己的内在需要。而我有我的情况,我的身体向来食物载荷小,不需要那么多食物供给,也就不觉得好吃,甚至觉得对我的身体只有坏处、没有益处。吃进去的食物,有可以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也有可能为脏器带来负担,甚至是麻烦。在吃饭上给人当老师,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甚至是身体上的永久伤害……
我曾写过一短文《积剩成疾》,说的就是多吃带来的伤害。过食致三高。今天,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因缺乏食物的疾病,而是由过量饮食而导致的疾病。
食色性也。我们要学会智慧生活,健康饮食,既经得住色诱,又经得住食诱!
注:2023年10月19日从安康返回西安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