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当交恩格斯,这是马克思的实践。对于恩格斯来讲也是一样,交友当交马克思。这也是恩格斯的实践。
正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互需要,互为前提,才成就了一段彪炳千秋万代的名人佳话。
马克思是一位不到17岁就上大学的天才,当时上大学一年的花费大概约折合现在14万人民币。20岁时,马克思的大律师父亲去世,家道中落,马克思只能靠撰稿打工维持生活。当时,马克思夫妇很穷,是朋友恩格斯给予了慷慨无私的帮助。而马克思对朋友恩格斯的资助欣然接受。如果没有恩格斯的无私帮助,马克思不可能完成其煌煌巨著《资本论》等系列著述。
恩格斯是物质生活的宠儿,家境富裕,衣食无忧,没有子女。但他认为“有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所以,由恩格斯创意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成了他和马克思矢志追求的崇高目标。恩格斯不仅在生前给予马克思一家慷慨无私的帮助,身后还把自己的遗产赠送给了马克思的女儿、女婿们。达三万英镑之多,相当于现在的一亿元人民币。
抚今追昔,沧海桑田。今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际声望与他们生活的时代远不可同日而语。两位受人尊敬和崇拜的领袖级人物,当时也就是一对书生而已。这是我们今天评说两位名人之所以成为朋友不可忽略的基本事实。
2023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