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完了如何选题和起标题,如果结合日常去慢慢打磨是足够应付的了,今天主要讲解的内容为文章结构。
说到文章结构,我记得上学的时候,我们常用的是总分总结构,就是开头总括,中间分写,结尾总结,而且那个时间写的基本上都是议论文,高考的时候写的其实也是。
后来看到了一本书叫做《金字塔原理》,里面也是建议写作以及演讲按照此类方式进行,可以很好
金字塔原理的核心四句话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纳分组,逻辑递进,也属于精髓了。
大部分现在作者写作都是以它为纲领,虽然有很多种其他的结构产生,但是大道至简,方法再多,中心思想不变,就好像我们会接受很多的新知识,只要总价值观不变,其他思想都是为中心来服务的。
1.故事+结论
一般会以故事先开头,我有个朋友,我有个邻居,我有个好友,我自己,我亲戚,我爱人,我闺蜜,我老铁,我认识的人,然后把事情叙述一番,叙述完成之后,再来个结论,一篇文章完成,最后的结论属于升华主题,也起到了总结的作用。
比如,我写自己的励志故事,用10年时间从屌丝到知名作家,自媒体人,然后总结是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等,别人看了就会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故事加评论不只适用于一篇文章,在很多篇文章里面会有这样的操作,也就是先有一个总论点在最开始做铺垫,然后下面有各自的分论点,在每个分论点的框架之下会安排故事+结论,一整篇文章有3到4个小分论点,然后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这样的文章在某些情感励志文章比较常见,逻辑递进关系比较明显,如果感兴趣,可以直接搜索类似的心理学文章和励志情感类文章。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一个公号,他的领域是情感领域,写法很简单,就是故事加评论,别人的故事,他给出相应的解答办法,也就是别人给他投稿,问问怎么办,然后他把解决方案给出来,吸引了大票的粉丝关注,情感类型也是五花八门,震碎三观,但是的确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