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公立医院,正经历一个从机会导向,
转向战略导向的系统变革期。
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
医疗管理体制的新一轮改革,
医院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等等,
都在不同程度上,
加大了医院经营管理的难度,
基层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激烈竞争,
这催生了医院品牌时代、资源整合时代的到来。
基层医院为此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
制定出符合医院长期发展的经营管理战略方案……
事实上,医院战略——
就是解决“为什么”和“做什么”,需要格局;
医院战术——
就是解决“干什么”和“如何做”,需要布局。
与众多排行榜中多数历史悠久的老牌名院不同,
浙大邵逸夫医院用最短的时间成长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
这不免让人发问: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医院如何获得迅速发展?
是什么让这家医院“顶天立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
又是什么让这家医院在大浪淘沙中风华正茂、卓尔不群?
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认为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依靠“三驾马车”:
第一、创新意识。立足国际化发展,坚持创新引领,这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第二、人文意识。对患者、对员工要有温度,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三、制度意识。要“顶天立地”,跳出医院发展医院,这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020年12月底,
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
针对目前公立医院收不抵支现象普遍,
医院持续良性运营面临挑战,
亟需彻底扭转重资源获取轻资源配置、重临床服务轻运营管理的倾向。
如何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能力?
确保医院的不断成长?……
15年前——
华西医院某领导主动找到我,
说拜读我发表在权威媒体半版实战作品颇有启发,
希望有机会当面请教交流……
两人相约上海徐家汇某宾馆咖啡厅畅聊,
谈到服务型管理、品牌建设重要性、运营思维创新、营销管理策略、优化医疗体验、追求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让医疗过程更有温度……
不知不觉间,好几个小时过去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全国排名六七十位,
到如今连续11年稳居全国第2位,靠的就是以下几条:
一是实施精细化管理,推动各方责任落实。
二是构建协同文化,实现学科发展新突破。
三是建立公平激励机制,激发个人活力。
对每一位医院管理者来说,
知识在快速膨胀和更新,
激烈的竞争会快速稀释你当下的优势,
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和辛勤的投入去持续学习,
向先进和优秀看齐,
你才能看清自身服务空白与自身潜能,
从而在医院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立稳脚跟……
现代医疗市场发展可以说是瞬息万变,
医院管理者在设计新目标和承担组织各种新任务时,
应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审慎权衡要改变以往按步就班,
缺乏计划性和灵活性的做法。
我接触过许多医院领导和高层,
发现有些人经营理念僵化,
知识结构老化,
对新的管理知识体系,
缺乏有效和持续的跟踪……
对医院管理者来说,
思维上的变革极为重要。
我们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
时代处于不确定性,
整个社会思考变革之道,
而变革中最难去掉的,
就是自身固有的思想与传统的思维方式。
比如就拿科室建设与发展来说,
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
当好称职的科室主任?
做好高绩效科室管理工作?
就必须善于将医院文化与科室高绩效融合,
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和医院要求的高绩效科室文化系统。
医院管理者,
光凭过去的经验和套路不管用了,
需要来一场思维方式上的认知革命!
科室高绩效文化系统,
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一是创造愿景和目标;
二是激励自己和团队为达成愿景投入工作,充分参与。
医院科室管理成功与失败的区别在于:
● 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人的最大能力、天赋和对医院发展战略的认同、共识;
● 如何帮助员工找到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对待工作的价值观;
● 如何在外部环境和医院内部条件的变化中保持目标的一致性。
一句话,要靠医院文化与科室群体共识来实现。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创新了科室文化管理新机制。
其特征是,科室作为一个精神共同体,
有着共同的精神沐浴与精神发育。
科室成员共享一种价值观,
有着相同的职业价值认同,
以及人道、利他、诚信的共识,
他们将技术共进、心灵共感、灵魂共振、精神共鸣,
有机地结合起来,
完成了共同价值的缔结。
在这里,团队合力不断迸发,
团队归属感与荣誉感时刻流淌,
伦理生活与荣辱观齐同,
职业反思力得到充分的培育……
当下,医院管理者精准学习,
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式,
而不是更多的知识。
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式里,
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
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因此,医院的高绩效管理——
则必须在团队赋能上恪守五个信条!
考察世界上最成功的组织,
你会发现其成功有一个共同原因,
那就是有效的团队管理。
马克斯韦尔说:
所谓团队领导者的成功,
可以定义为对周围人能力最大程度的使用。
对于团队的英文Team,
有个新解释:
T—target(目标);
E—educate(教育培训);
A—ability(能力);
M—moral(士气)。
今天——
不确定性和协作、创新一起,
已经成为经营管理中的关键词。
并几乎每天都在我们眼前发生着。
作为管理者——
这场变革需要拿出勇气摧毁旧的布局,
重新设计整个格局,
从头改变、革新我们旧的思维体系……
我应邀在浙江大学授课时指出——
医院高绩效管理,
必须恪守以下五个信条:
1、决策层才是决定绩效变革成功的第一要素。
2、不要让员工为医院工作,要让员工为目标、价值、梦想工作。
3、要想绩效好,激励先做到。
4、绩效管理不是用来管理绩效的,是来管理目标、价值、利益分配的。
5、好的绩效不是要求员工做出来的,是机制驱动员工创造的。
作为原卫生部《医院领导决策参考》咨询专家——
我讲授的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战课程,
之所以颇受社会各界欢迎和好评。
说起来,实战培训的目的,
就是要让医院掌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套路,
掌握把握客户思想导向客户研究洞察工具;
掌握行业品牌战略决策和营销战略决策思维方式。
为此,从以下六个角度全面展开的内容就非常有针对性:
1、改进医院运营效率,即更快、更省、更好的正确行事;
2、提高医院有效运营角度,即做正确的事情;
3、达成客户锁定角度,即创建鼓励回头客的机制;
4、实现客户效率角度,即让客户尽可能简单地得到服务;
5、创造有效客户角度,即客户找到真正满足需求的服务;
6、提升客户参与角度,即基于客户体验的参与和创新。
今天的医院管理者,
一定是赢在学习,
胜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