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当下,企业营销中存在的8大误区!
具体说来就是——
1、缺乏战略格局和顶层设计;
2、系统性薄弱;
3、缺乏品牌架构规划;
4、品牌定位混乱;
5、产品概念模糊;
6、缺乏差异化;
7、表现力、执行力差;
8、传播无序随机化。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道理很简单!
企业没有直面市场与顾客导向的系统策划,没有针对性强的营销战略策划,没有建立在实战经验基础上的精确战术策划(注意,千万不要是误人子弟的创意策划),最终使产品在市场上空留无数败笔。
这充分说明,现在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你的产品与服务缺乏差异与变通,你的战略与战术形不成有机的整合与互动,在大众市场还是分众市场摸不清底细情况下缺乏细致了解和把握,企业产业链与价值链不能提供针对性强的及时有效信息,其生存状态难道还会安全有保障吗?
当前,我们最大的挑战不只是产业竞争,更是一起迭代。
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人的转型,对于创始人和企业来说,最难的是组织转型跟不上业务转型,最根本是,认知速度跟不上环境变化。
新冠病毒,重新定义了21世纪,大浪淘沙的产业进程,决定这个时期企业命运!
很多企业的失败,较少源于对外部机会的误判,更多源自无法调整自己,构建新的组织能力。
那么,中小企业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营销咨询机构呢?
首先,选择的营销咨询机构,应该是营销实战方面杰出的专家,有相当的资力背景和市场资源,尤其在产品推广、通路建设、促效手段、人员管理等方面有独到熟练的运作方法,可以说是在市场上真刀实枪的打拼过,并且业绩出色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市场有良好的悟性,准确的把握和创新的策略,搞出来的东西才迎合消费需求,贴近消费心理,具有杀伤力、冲击力,同时具有实操性。
这样才能真正规避市场风险,不至于沦落为媒体的打工仔,哗哗的资金流进去,却不见相关效益产出来,试想如果没有坚实的实战基础和运作经历,光凭一个创意、一个概念、一个诉求等等,很难预计产品的命运和前景会怎样!
其次,选择的营销咨询机构要有创新精神。
不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也不是翻来覆去的仅凭以往操作的几个案例拿来唬人、吓人,市场是不断动态发展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中,要不断深入市场,贴近基层,触摸脉搏,在努力学习中时刻把握市场方向,这样做出的方案才有实际性的效果。
以往,企业运营路线图为:产品——经销商——分销商——用户(到底)。
现在,企业运营路线图为:用户(开始)——产品——体验——口碑。
在一个被变化加速的时代,面临消费者日益严重的审美疲劳,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就必须通过独特和个性化的营销手段,以追求业绩和利润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产品的市场运作要在洞察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两大条件:
一是让客户关注。
任何营销活动,无非要达到两个目的:
1、增加客户数量,消费群体的增加意味着销量的增加;
2、增加消费频次,在消费群体无法增加的情况下,让消费者增加消费频次,形成重复性消费。
重复性消费的关键是让消费者对品牌或产品产生一种“黏性”依赖,形成“成瘾性”消费,从而变成品牌的忠诚型顾客。
二是让客户购买。
想要用户用我们的产品,就需要解决他们的“想不通”和“能不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要让用户想购买我们的产品,这里可以用营造高价值感、稀缺感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还要让我们的产品用起来极易上手,包括购买方便和使用方便,因为操作越简单客户流失率越少。
君不见,有些咨询机构往往拿好多年以前已成为历史的案例来炫耀、标榜,殊不知,现实的市场环境和消费心理已与以往大不一样,当今是一个生活大于生意的时代、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时代、也是一个趋势干掉规模的时代。
作为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创新基因?如何优化生存?
只有去开发具有更多话题性和影响力的内容产品!
去建立商业生态系统,去整合全球资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把企业原有生产或服务的管控型组织体转型为交互性价值体,才能最终实现企业打造品牌从信息经济升级到信任经济的目标。
因此,用户主导企业经营已势在必行。
供不应求时期,企业以产品为王;
供过于求时期,企业以渠道为王;
产能过剩较大时期,企业以用户为王,用户为王是企业经营最重大的转变。
所以,只有因时因地的应对变化才是理智和成熟的表现。
再次,选择的咨询机构不仅要有极强的内容生产、故事制造、主题互动、媒体传播及资源整合能力,执行力也至关重要。
在某种程度上,后者起到重要作用,一些咨询机构往往头脑发达、四肢简单,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什么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差异诉求、决胜终端等等,而且还喜欢借助某知名国际大品牌的运作方法来借以炫耀判断的准确,并且不管客观环境,总喜欢左右客户的思维。
一旦相关东西落实到具体现实中,由于团队没有真正运作过市场或者是对市场新出现的东西根本就不熟悉,在宏观主题把握和微观的细节处理上顾此失彼,不能很好的传导产品的宣传卖点和企业诉求理念,对相关多样化的营销资源不懂得如何有效合理的整合。
因此难有较好的市场表现。
《诗经·小雅·鹤鸣》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强调借助外力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帮助自己的发展。
牛顿曾说,他取得成功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在我们看来,这就是牛顿所阐述的“巨人的肩膀”。
中小企业能否完成自己发展中的一次撑杆跳,或许能在这些知名企业上找到一个闪光的支撑点,从而建立、完善一套适合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让自己走更远的路,爬更高的山。
有道是,品牌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是企业品牌战略下的人才策略、技术策略、产品策略、营销策略、服务策略等方面领先水平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