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职场保鲜期很短!
作为职场人你要明白——
你的工作会背叛你,
你的行业会背叛你,
你的专业会背叛你,
唯一不会背叛你的,是你的认知和你的能力!
生活中,中年人求职,用人单位不看你的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第一眼先看你的年龄。
如果年龄太大了,再光鲜亮丽的背景,再惊艳四座的能力都无济于事了,你的年龄把这些都统统卡掉了……
为此,身在职场,一定要做好定位,早做准备。你必须向优秀实战名家名师寻求专业指导,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力,并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接纳变化、死磕目标、持续成长……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面对“裁员”的那一天,从容地笑着离开,而不是焦虑彷徨束手无策。
以往,原本潜意识中总觉得大企业要稳定得多,但想不到这几年知名企业都在裁员。
早在2003年8月,当时的我被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劳动保障报社、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等六个权威部门评为“中国健康产业十大杰出经理人”,一转眼已经过去19年了……
近几年大环境不好,职场竞争异常激烈那是肯定的。
记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中有个经典三问: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
个人在自身的职场发展中,也应该多问问: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我们的优势将是什么?
我们的优势应该是什么?等问题,
它能让我们在进行职场发展和发展规划时目标更明确,
少走弯路和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当下,职业经理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上周,一知名企业总监慕名咨询我,说他在原单位颇受器重业绩出众,有别的企业老总两年来一直找机会请他吃饭邀他加盟,待遇地位啥的优厚原单位很多。
他动心了,考虑再三后答应了那位老板。
刚去时前一个月,老板那可真是嘘寒问暖热情有加,可渐渐不对劲了,不久以后老板开始对他变得冷淡,照面时也不热情,总好象欠了他什么似的……
我就告诉他,这种情况其实职场很常见!
那位老板热情邀请你到他的单位工作,嘴上说的是看中了你的才华和能力,心里看重的是你的位置和资源。
当你离开原来的平台,你的位置和资源优势就消失了,你已经成为他的下属,他怎么可能还对你保持热情呢?
所以,在职场上自己一定要有清晰的判断能力,公司离了谁都照样运转,当别人夸赞你能力突出,表现优异的时候,往往是一种客套。如果离开现在的平台,你的才华和能力,很可能就再也不被他看中了。
不久前, 我应邀在西南讲课,认识了一位任职某知名企业的高管。
没几天,他就给我发来封邮件,述说在经济萧条时期,其所在企业不大景气,他很担心会失业,为此茶饭不思,睡卧不宁,不知自己的路到底在哪里。
很显然,职场中年危机是种痛苦的体验,有的人在痛苦中沉沦,有的人却在体验过痛苦后,获得了令人惊叹的自我成长。
区别就在于,前者逃避、退缩,而后者正视问题,去体验、咀嚼内心的痛苦,然后鼓起勇气接受挑战。
心理学上有一个“PTG”(创伤后成长)的概念,是指体验过精神苦痛之后而获得自我成长的过程。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理查德·泰代斯基博士将 PTG 定义为“在挑战人生危机的过程中奋起挣扎而出现积极变化的体验”:
当一个人在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危机中挣扎奋斗并努力成功克服危机时,这个人的内心一般会发生五大“积极变化”:
1、在宏观上,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恩之意。就连之前毫不在意的小事情也能有种喜悦的感觉。
2、重新认识人际关系。真正的朋友是在危机中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的人。
3、深入理解自我优势。当克服了自己难以克服的危机时,内心就会涌现出巨大的自信。
这种自信不同于以往,不仅是对自我优势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对自我弱点和能力上限有了自觉。
4、崭新的价值观。
5、自我精神上的彻底变化。有一些跨越生死困境的人,会发生更本质的深层意识的觉醒和发现。
体验过 PTG 的人中,有一部分人的人生目的和工作意义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作领域也发生了变化。
也有一些人发现了自我优势和新的潜能,开始了更有价值的新工作。
我和这位高管接触不多,但我还是知道他在公司里是勤勉认真的。
事实上,你投入程度多少,往往决定着个人价值实现程度。
为此,我不禁想起家电行业一位著名的职业经理人——美的总裁方洪波来。
方洪波的确是个比较厉害的人物。
当初他临危受命,想办法要把空调产量短时期拉上去时,是多么不容易啊,在美的落魄时对曾经传出要收购美的的华宝和科龙却反过来被收购,曾经红极一时的春兰也已暗淡,十几年内,美的却连年高速增长,空调销量也从方洪波上任时的20万、30万套跃至千万套。
而方洪波本人也随着这种市场销售的迅速打开升如坐飞机一样步步高升,34岁时成为掌管美的大半壁江山的副总裁。
我记得,方洪波曾有一个经典的论述,他说,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做到四个境界。
第一个是“全我”。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鞠躬尽瘁。
第二是“有我”,体系建好之后我无处不在,人人都能感到我的威信和赋予他们的权利。
第三是“忘我”,让体系自动运转,无论我身处远近或消失,它都可以健康运作。
第四是“无我”,即个人从有所图到无所图。
当然,假如说一个职业经理人能通过自身的拼搏和努力,在为公司实现业绩腾飞的同时获取更多的价值提升,或者说已初步达到了类似方洪波的某种境界的话,那实在是可喜可贺的。
但有时人算不如天算,严酷的现实常常让我们原本所期待的成为出乎意料,方洪波作为职业经理人面临美的空调营销的困难局面,在厄境中不仅没有泄气没有沮丧,相反凭借自身的能力带领团队力挽狂澜,像他这种经历毕竟是少数,
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有没有别的办法主动出击另外一种价值实现的可能或寻求另一层面的事业突围呢?
这使我想起了韩国人徐勋金的经历。
徐勋金曾任大宇汽车的高管,任职战略顾问,因为内部问题的不断积压膨胀,大宇最终爆发了当时全球最大的破产案。
在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意想不到的压力面前,徐勋金心情十分沉痛,作为公司的智囊之一,我没能预警到金融危机的临近,我深感那是自己的重大失职。
徐勋金失业了。
为此他很痛苦,那实在是一段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他当时的心情我想许多有过同样经历的职业经理人都会体验到。
“我岳母不断打电话给我,问我打算如何赚钱”,他回忆,“我对她的唠叨感到既厌恶又厌烦,于是决定自己干一番事业。”
2002年,徐勋金创立了生物制药公司赛尔群,自2005年公开上市后,目前已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生物技术药品(非化学药品)合同制造商。
记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无法从大宇失败的阴影中走出,徐勋金依然存有深深的自我怀疑和心情郁闷时期。
但他内心深处不甘平庸总想证明点什么东西的呐喊最终唤醒了他创业的冲动和本能,因此,尽管最初的3年他没拿过一分钱工资,但在一个新的领域弄潮戏水的神秘和挑战使他觉得价值有了重新施展的舞台。
当前,经济低迷给许多职业经理人既带来了“危”,但同样也带来了机会,一切就看你怎么把握和应对了。
失业表面看起来很可怕,尤其是对一些高管来说,但只要心态放平往往没有过不去的坎。
事实上,置身职场,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只有你离开平台剩下的,才是你的真本事。
你以往的光环,不过是平台聚光灯下的沉淀物,当你离开的时候,就会发现公司之前多半人际关系的结束。
即便原本你所在单位招摇显赫,但说不定什么时候裁员就会落到你头上……
一个人若不能快速地将平台红利转化为个人能力,那么,窗口期过后,一切归零。
所有人必须在重压之下,克己奉公,因为好日子已然不复存在。
当前,职场高管正面临职业焦虑期、痛苦转型期和不确定期的“三期叠加”。
自身如何不埋没、不贬值、不被淘汰?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指出,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职业与人一样,都有他的生老病死。你在风暴之前就未雨绸缪,抓住机会学习,野蛮生长,而不是说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倾,在你最好的年华,满足于优越感和舒适区。
在这个时代,你的工作会背叛你,你的行业会背叛你,你的专业会背叛你,唯一不能背叛你的,是你的认知和你的能力!
未来的日子,不一定会波澜壮阔,但可以风华正茂!要相信自己,没有横空出世的运气,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
关键是要打造好个人品牌了,让自己无可替代,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个人品牌”的CEO。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没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品牌效应,随时被取代被淘汰的命运是逃不了的。
因此,只有树立和提升自己特有的优势,为自己在营销领域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用心建立自己的气场,在配置专业资源和人脉要素上使力,才会让整个人生增值。
事实上,眼光和格局,学习和精进,才决定你最终能够走多远,而价值,决定你的职场价格:
1、在你期望价格前,先思考价值。
2、别只想着自己做了多少事,而是思考对客户有什么价值。
价值分三层:
1)使用价值,你的具体时间产出东东是神马?
2)功能价值,你做的事有什么意义,解决什么问题?
3)附加价值,附带与增值的好处是什么。
过去的荣耀已经过去,将来的辉煌才属于自己。
如果你想把握未来,现在必须提升自己,赶上潮流的脚步!
人生经不起浪费,把时间聚焦在生命中最美好的事上,和同频的人交往,与平庸的朋友告别,让自己活得精彩漂亮。
记得美国华尔街就有许多失业的高管并没有为此消沉,反而振作起来,开办了以往不曾涉及的绿化、童装和钢琴修理的公司等等。
在这方面,徐勋金对于突然失业的人们有一番忠告。
“如果没有工作,那你可以去干自己的事业,”他坦言道,“我当初就曾丢了饭碗,这并非好事,但却给我带来机遇。
在美国,未来两三年内会有很多人从事陌生的、全新的工作,我认为失业压力可以转化为改变命运的催化剂。
痛则思变,俗话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显然,时代不会抛弃你,他只会给你创造更多的机会!
同龄人也不会抛弃你,他可以是你学习和超越的榜样!
抛弃你的,只会是你自己,是安于现状、待在舒适区的那个你。
作为职业经理人,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发展面临到一个瓶颈,到底是应该像方洪波那样向左走,还是像徐勋金那样向右走,这也是对他们生存智慧的考验,相信他们也会从中受到很多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