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为现代中医药产业化研究与实施提供借鉴
左占国
北京智康国际中医院
2022-3-25
产业革命的实现即需要原始创新的引擎效应、模仿创新的扩张效应、技术创新的继起机制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机制的综合作用,更离不开国家创新系统的社会体制建设,包括政府、企业、市场、产权等激励体系的建立健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医学生产力其实就是提高解决医学相关问题的能力,故创新医学劳动工具实现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是关键。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投入、高消耗与低产出、低效率的情况也显现出来。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面临着服务社会的目标与资源供给有限两者之间的突出矛盾,自身存在着合理利用多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之需求。医疗行业作为巨大的资源消耗市场,必然要引起行业行为模式变革、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化革命,中医药传统的汤药及其剂型的变革势在必行;科技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将对给药方式方法和途径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内伤类复杂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久慢杂难缠的病机特点,决定了在恢复期和巩固治疗期使用中药汤剂不仅明显浪费药物资源和患者金钱亦给服药带来不便,煎煮费时、口味难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中医药学的跨越式发展和治未病战略的实现。特别是开中药汤剂合法而将其制作成易服乐受节约简便的丸散膏丹就违法的单一市场中介准入标准,严重阻碍了中医学生产力发展,西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将化学原料药口服、雾化、肌注和静脉给药,中医师就更应该根据个性化临床需要将药食同源性植物根据临床需要制成丸散膏丹。医学的天职是救死扶伤,根本任务是防治疾病和维护健康,呈献给市场客体的科技功能是低成本医学范式,所担当的社会责任是最的限度地为文化经济建设提供健康的人力资源保障。为此,根据中医药药食同源属性,只要有利于治病、健康和临床的目的性需要,中医师针对性制作怎样的剂型都应是合宜的、正当的和合理合法的。按照中医药学平调阴阳——长寿健康的个体化防治内涵,特别是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病后调理和养生长寿治未病个性化需要以及体质调整需要,做成制剂慢慢服用融入日常生活并伴随终生养生之用,才符合内伤类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病机特点、自身运动规律与医学伦理。执法者应根据《中医药法》条文,维护中医师因治病养生等临床需要制作丸散膏丹的合法权利,不再继续照搬西药审批管理方法手段来限制中医药食同源性本草制剂的形成。治病临床的个性化用药急需,不可能允许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申报审批时限再投入使用。这将严重践踏中医药自身发展的伦理秩序规律与尊严,这是对民族文化的自卑、中医药科技的蒙昧和对本土学术的谬读;学习借鉴而不是照搬西医学管理经验,更不应弄丢了自己医学管理的目的性,用符合中医理论内涵的管理思维,努力避免因背离医学任务和宗旨而遭遇天怒人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过去,用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以时间概念为源流、从物质世界关系和属性高层级切入的象思维科技文化力量及其物化的医学科技体系,开创了比类取象、司外揣内、以象测藏、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低成本诊断方法和药食同源防养为先的低成本制剂技术,经两千多年的时间历史与实践检验,中医药学的科学真理性毋庸置疑方法大道至简。中医的一言一行整体洋溢着震撼灵魂的人文精神之仁爱,一术一技充分彰显着中医药真善美的学术伦理,一方一法均承载着大医精诚的科学态度,防治方法均可就地取材或针砭或口服自然天成药食同源,整个学术体系放射着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哲学智慧的光芒。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深赋科学真理内涵,整体折射哲学思维之光,深刻体现了理论的先进性、技术的低成本性、未病先防的预见性、知常达变的预测性和方法的药食同源性等自然科学精华,可最大限度地低成本增加每个使用者的健康利益,理应得到符合自然科技发展规律的政策鼓励法律的支持和管理者的尊重,只有这样才是主动作为、顺承历史、顺势而为、顺应民意、尊重事实的体现,才能保住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济世真传,才能够让科学真理实现其应有价值而惠及民生道济天下。中医药学从物质的关系和属性层面切入,选择了药食同源防治工具,自古以来中医师均以制作承载大医精诚文化与科技功能的丸散膏丹等技术工具为竟技载体和技术形态,且形成自身理论体系的品牌优势和特色世代传承,中医的丸散膏丹不仅是治病的手段更是传道的载体、不仅是技术中介更是智慧结晶、不仅是治病养生药品更是东方文化瑰宝,为民族繁衍和医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回顾2千多年中医药发展史,好多民间中医制作的疗效切确的丸散膏丹成为了皇室贡品,御医亦经常制作为王臣服用的丸散膏丹。然而,这种几千年传承的优势与特色在当今的文明进步时代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法律尴尬。中医药的药食同源性、就地取材性和自然天成性,从本质上决定了中医主体与客体必然要自制、自治、自救与救人的学术智慧及其功能,是古人用砭石及其骨针自救经验的结晶,根本没有必要杞人忧天借西方之缪彰媚外之心、借科学之名行扼杀中医真理之实。按照真善美的追求和中医学自身规律特点与时俱进还原中医药客观全貌,摒弃主观愚昧为中医药学科学真理走向世界开辟道路。优胜劣汰、物竞天择,中医药科技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应开放市场中介、标准和准入交由市场评判。根据中医药自身运动特点借鉴西医药美观、精巧、服用方便和较好的口感,生产出符合现代人服药心理、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的剂型是管理成熟自信的表现与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医药法的出台与实施为此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医药法明确提出:“中医师有权对饮片进行再加工”,这将大大激发中医主体的有目的的创新创造才能,通过竞争激发医疗市场活力,直指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医学目的和目标。科技形态是时代的产物,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阴阳证治学所物化的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产品群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实践效果。要想真正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西医并重要求,确实用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或着重发展中医药体系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服务,更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制度保障、法律修正和中医药行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故在阴阳证治学理论研究中根据相关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医疗消费市场需求和内伤病病因病机特点,特提出了纯中药阴阳调节剂健康产品群和全息实象远程诊疗技术项目进行中医药产业化实施,按照中医自身运动规律,研创融治调防养于一体的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防治工具,涉及中医药品开发、中医药保健品开发和中医本草阴阳调节剂食品开发三大领域的阴阳调节剂创新产品,并通过系统研发全息实象诊疗技术仪器进行证候和阴阳理论证候辨识以证统病,用以指导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的推广使用。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作为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成功物化中医科技成果与临床防治工具,阴阳调节剂作为主体见之于客体的防治工具和连接主体功能与客体需求的中介,是解放医学生产力力促卫生经济转型升级和医学供给侧改革的科技战略重点。充分使用在阴阳证治学理论思维方法指导下成功物化的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创新防治工具及其科技承载功能,担当时代责任,承载医学任务,有效解决看病难、看好内伤类一体多病更难的医学之困与医学之问,用创新科技力量及其低成本医学范式和卓越疗效切实解决严重困扰时代的内伤类疾病及其一体多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