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读后感(二)
一个既令人向往又令人厌恶的环境,成为美学与道德议题的焦点——段义孚
段义孚先生早年的经历是漂浮不定的,正是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经历让他对世间外物,一草一木都有这浓厚的感情,一直都非常喜欢“浪漫”这个词,我相信万物都有其浪漫的形式,段义孚先生把这个概念非常“浪漫”地提炼为:对崇高的追寻、对真理的求索。本文主要是基于段义孚所著《浪漫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中的第二章节——地球及其自然环境,有感而发。
“浪漫源于对未知的探索”,远古时代,科学技术水平落后,我们对于自身所生存的地球及其自然环境是完全陌生的,慢慢地,随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地球的轮廓开始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也就是说为什么航空航天的职业是一种浪漫的职业,因为星辰大海本身就是浪漫的代名词。实际上,任何超越了对地球的痴迷开始欣赏天空、太阳和星星的文化——以及所有完成这一转变的文明——都默认了我们的家园不仅仅是地球,而是整个宇宙。
在这一章节中,段义孚先生写到:“18世纪人口增长导致农民向山腰斜坡上迁移,使得山不在那么可怕;道路系统得到大幅改进;对冰川的科研兴趣的增长;纯净的高山空气被视为有益健康;逐渐出现的对"崇高”的审美求。”对自然的感情,从物质到掠夺,再到占有,这不仅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提现。“浪漫的地理学并不是过时之物。地球上还有许多地方——比如说海洋——等待着地理学家去探索;而地球之外,还有其他我们知之甚少的行星和恒星。如果地理学家认同“家”里住的是广阔的人类精神而不是简单的人类身体,那么这些地方同样是他们研究的领域。事实上,对于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人来说,地理学也是宇宙学。”
“浪漫”与“地理学”看似是一对矛盾的词。地理学脚踏实地,充满常识,亦是生存所必需。在过去,每个人都要懂得去哪里寻找食物、水源和栖息地;而如今,所有人都必须细心经营地球家园,使之更宜安居。当今的地理学著作缺乏戏剧性,地图、数据、描述和分析比比皆是,却没有豪侠之举,没有孜孜以求的精神。然而,在不远的历史中,地理学的确曾有魔力,并被认为是浪漫的。那是一个英勇探索的时代。探险家深入海洋、山岳、森林、洞穴、沙漠和极地冰原,检验着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忍耐力……
在这本书中,“浪漫”贯穿全文,而求索是浪漫的核心素养,“地理学科中,值得追寻的两极化价值是什么?——一个是遥不可及的角落。浪漫的地理学,关注那些两极化的价值,以及那些富有挑战性的环境,这么做的好处在于,两极化的价值能够揭示出人类真实的恐惧与欲望,这是那些中庸的价值观或是和谐的小环境无法做到的。”对地球、自然的探索,除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之外,还要始终对自然怀有热爱之情,在这方面,段义孚先生在<终曲>中也指出了“若没有对超越人类身体感知的崇高的渴求,若没有倾听这宇宙之音的耳朵,就难于取得真正优秀的科学成就。”
总之,《浪漫地理学》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特别是对地理人来说,当然,只读一遍的话可能没有什么收获,要反复阅读,或是借助其他的阅读工具,参考书籍。说来惭愧,我的观后感也只是皮毛,阅读时也借助了豆瓣上的很多书评,希望这本书能被更多的地理人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