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瑞子张鑫瑞:与其黑暗中寻找光明,不如点亮自己的那盏心灯,即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大家!


        点亮心灯,人生光明

  钱理群先生曾说:人生道路是坎坷的,会遇到很多黑暗。要战胜黑暗,就必须唤醒内心的光明。
  佛家讲:明心见性。
  照亮自己的本心,方能化解内心的烦忧。
  对于王阳明来讲,世界上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万事万物的根源都在自己的心里。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曾有学生问他:“老师,一朵花独自开在南山,跟你的心又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它能否扰动我心,却由我来决定。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一切烦恼皆由心生。
  眼中所见的世界,就是你内心的世界。
  你若光明,这世界就不会黑暗;
  你若温暖,这世界就不会凉薄。
 
  世间风起,心灯不灭
  世间之事纷繁复杂,如想成功必定要修炼自己的身心。
  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宋朝有位高僧,曾写下一首禅诗:
  我本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世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这颗明珠,就是我们的内心。
  在黑暗中踽踽独行,记得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
  心中有光,人生也就充满希望。
 
  此心光明,不向外求
  如果一个人眼前只有阴暗,可能不是世界出了问题,而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
  《菜根谭》中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王阳明有个弟子叫徐樾,自以为理解了阳明心学的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每举一个例子,王阳明便否定一个。这样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徐樾开始焦虑、沮丧。
  王阳明指点道:你太执着于外物。徐樾不解。
  王阳明指向烛火:这是光。
  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亮的湖面:这也是光。
  再指向河面星星点点的渔火:这都是光。
  徐樾起先茫然,随即顿悟。
  光既不在烛火上,也不在日月星辰之间。
  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只要心中有光,那么光便无处不在。
  与其远望别人的光亮,不如点燃自己的心灯。
  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的心都是圆满的,都可以自足其性,根本无须向外界苦求。
  心里有盏灯,人才能活得敞亮。
  心中有灯的人,既能照亮自己,也能温暖别人。
  点燃心中的那盏灯,让自己活成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