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我对体制与市场建设的建议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化,常态化,体制内的风气已得到极大的净化,而在市场中,随着国家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的新规的推出,市场秩序也得到优化,但在体制与市场建设中仍然一些问题与现象值得重视。

    首先在体制内,持续反腐所遗留的空位需要快速补缺,目前的政策是一刀切即过了一定年龄而不重用,提拔的多是30-40岁的年轻人,这可能会使年龄大一点的很受伤,因为体制还不比市场,体制内是有等级的,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下级要多服从上级,这让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对一些还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年轻同志唯命是从可能是违心的,但领导职位就那么多,所以集思广益既有利于更好的把工作做好,也是对单位内同志,同事的尊重,更是领导艺术的体现,另外体制内选人用人的视野狭窄,且身份不同,职业发展的路径与空间大不相同,比如公务员工作三五年就直接晋级副科,再工作5年就有可能正科,而其它企事业单位职工显然没有这样的待遇,比如医生,教师,特别是教师评个副高都需要累掉一身皮,而且往往要经历12-15年。无论是从学历,学识,还是从工作能力上来看,我并不觉得无论是上位的还是没上位的一些公务员就比其它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高,背后就是职业身份不同使然,还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即我想讲的是体制内存在的一大问题即领导的一句话可以顶你普通人10年的努力,甚至20年的努力,这样就使得游说领导,甚至给钱给物成为一种常态。许多官员落马的理由都有一条即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接受请托,提供便利,造成的后果是如果你不时时跟上级领导套套近乎,即使你工作上再怎么努力,机会也不会白到你的面前,说明人才的选拔任用还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性,系统统筹。

   其次在市场中,一直很难的是对超级资本的态度,一方面国家的发展更依赖于那些超级集团,另外一方面超级集团利用下放的权力,比如获得金融机构的授信,获得一些政府服务项目的下包后,利用对定价的主导权,通过价格进行过度的逐利,侵占过多的消费者剩余,所以说对超级资本的态度既爱有恨,而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与野蛮生长正是应有之义,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政府对市场主体的态度即市场经济里存在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市场主体,超级集团可能因为体量大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而在宏观注重总量背景下自然受到各级的关注,但市场也是为人服务的,我们的每一项政策都应该建立在兼顾更多人的机会与利益之上,比如市场主体,超级集团利用资金优势,在价格挤压其它小的市场主体这种大鱼吃小鱼的行为是需要考量的。我们的市场建设应重在使更多的市场主体共存,彼此竞争,而不是几支独大,所以我建议对一些行业与集团的补贴再评估即是否再需要补贴,以及补贴的力度要不要调整,也就是说我认为非必要不补贴,如果非要补贴,也要根据企业每年的经营业绩以及国家的战略需要,市场的需求变化情况而动态的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