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出做出好业绩?


如何才能出做出好业绩?

 

业绩好坏因素是多元的,笔者粗略从个人浅俗认知上做一些解读,这些要素关系到最终业绩的好坏。

 

1、最优解的产品和服务

你是在卖公司,卖项目还是卖产品?甚或你是在卖脸(关系和面子)?

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一定是有口皆碑的,千万不要过多的王婆卖瓜,而要口口相传。如果市场没有资本和资金及相应资源来高举高打,那就做好润物细无声的口碑和服务。

好的产品既要有好的概念,也要有对应的技术和服务来支撑,在这个产品过剩物质丰盛的市场环境下,生产出来产品不一定最终变为商品,或者在市场还没有打开之前就夭折了。

传统的4P营销,产品一直是摆在第一位的,回顾改革开以来成功的品牌和长盛不衰能留在市场的,产品一定是过硬的。那些花里胡、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产品群终究在市场的洪流中大浪淘沙,随风飘逝。关于产品和产品力,有专业的著作,可以去深度的学习和借鉴。

好的产品或者说具备爆品潜质的都是什么样的产品呢,也不妨留意一下笔者的观点:《社交零售爆款产品开发及运营要素》

 

2、做好卖产品的人

经常听到有人说:把梳子卖给和尚,把稻草卖成黄金;甚或:只有卖不出去产品的人,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等。有些俗语未必是正确的,甚至有些是脱离客观事实的。

原来销售很简单,最基础就是业务员,卖产品的人。

我们要与时俱进,对于一个好的业务,要求是越来越高了。首先是他的基础知识框架,是不是存在兴趣和意愿从事这个事业(业务);其次其会否具备良好的理论和实践的营销能力,一些基础的沟通素质是最基础的;再次其有没有悟性和灵气,营销达人必须是要有不断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不断自我进阶的能力的;第四信息化时代的营销人一定是真诚的人,以前一些靠信息不对称或者初心就是坑蒙拐骗的营销套路和坏人都是不受市场欢迎的;第五那就是营销不仅仅是个人单兵作战,可能是团队作战、组织作战甚至更多组织之间的联合作战。

卖方的人这个要素不能忽视。

 

3、瞄准买产品的人

新零售的讲者经常用“人、货、场”分析新时代的零售。买产品的人这里指的是消费者。

对于客户,我们经常用客户画像来强调一定要搞清楚客户的需求,交易达成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是为了满足买单者需求。

买产品的人是什么类型的:分析型、平易型、表现型、决策型?买单的是:采购者、使用者、影响者还是决策者?

中国有句老话:到哪个山里唱那个歌。先要搞清楚目标是谁,需要望闻问切之后对症下药。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同频方可共振,提供满意度高并能解决用户需求产品及解决方案才会相见恨晚,否则只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被扫地送客。

 

4、驱动健康的运营模型

需要正向激励的模型设计,少点套路。

一定是和谐的、安全的、高满意度的模式设计。好的初心和愿景是出发前必须统一一致的价值理念,这是指导模型设计的根本,也是能长远持续发展的根本,在这个过程中责任和使命才会清晰。利益驱动和其他价值驱动有机结合一起,创造高效强大的运营模型。

 

5、建立良性竞争的系统机制(正向激励)

首先竞争基础是:客观、真实、公平、公正、积极、正向;其次竞争机制阳光透明,开诚布公;第三一定要设定标杆和榜样的激励方法;第四竞争机制的合理化和严肃性,打个比方需要奖励优秀淘汰不合格者的策略必须严格执行;第四竞争机制一定是科学合理理性与感性兼具且可落地真靠谱。 

这些都是笔者市场营销中片面的认知,期待更多业内朋友的交流和探讨。

一路同行,一起做好营销,别把好酒一直埋在深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