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思想的转变
张宇杰 姚燕茹 徐烨
2021-06-02
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说到:“科学革命是打破传统的活动,它们是对受传统束缚的常规科学活动的补充。在《结构之后的路》中库恩又说,科学的发展包括两种方式:其一是“常规”的发展——即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发展、增长和积累;其二是通过“革命”的方式来发展——这是一种区别于常规,整体的、相对突然、无结构的变化。
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起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的凯恩斯革命,应该属于库恩所说的第二种“发展”——一种突发的,非常规的,颠覆性的革命。
凯恩斯革命是对30年代大危机的一种反应。基于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无力解释生产过剩、工厂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的严峻局面,凯恩斯打破了 “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充分就业”的传统理论,补充了宏观总量分析、短期分析、比较静态分析等方法,创建了以需求管理的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并非一开始就是干预主义者。从自由放任的支持者到干预主义者,凯恩斯的思想发展经历过一个转变过程。
凯恩斯大学毕业以后,就积极投身社会活动,期望能够为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做出贡献,这样一种国家荣誉感与社会责任感就是他努力奋斗并取得成功的原因。当面临史无前例的大危机之时,传统经济学既不能解释其产生的原因,也不能不能提供有效的对策,凯恩斯发现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似乎已经失灵了,古典学派束手无策,于是他开始考虑创建出一套能够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指南的理论。
凯恩斯干预主义理论的形成,受到美国干预主义实践的影响。在凯恩斯思考大危机发生的原因即治理危机的可能举措时,1933年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有些人会错误的认为是凯恩斯的理论影响了罗斯福新政,事实恰好相反,应该是罗斯福新政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凯恩斯理论的形成。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就是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从中凯恩斯看到了干预主义的显著成效,这对《通论》理论和政策体系的构建有重要影响。克莱因在《凯恩斯革命》中说:“(凯恩斯)并不是先有理论再有实用政策,而是先有目的在于医治真正的经济病症的实用政策,再由此引伸出他的理论。”
追根溯源来看,有三位经济学家影响了凯恩斯的思想形成。他们分别是马尔萨斯以及凯恩斯的两位老师——马歇尔和庇古。
我们先来看凯恩斯和马尔萨斯的关系。
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直接来源。马尔萨斯本人是透过英国海外市场扩展的表面现象,认识到资本对市场的依赖性,并预见资本主义生产将由于市场的限制而发生经济危机。因而,他最早站出来反对“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
马尔萨斯认为,货币不是单纯的流通媒介,同时也是储蓄手段。如果消费者不将手中货币马上购买货物,而是大量储蓄,则供给就未必等于需求,生产物也就可能出现滞销。虽然马尔萨斯承认社会发展有赖于节约即资本积累,但又主张过分节约的习惯会导致对生产物有效需求的减退, 进而引发全盘性的不景气。
凯恩斯曾借用“蜜蜂寓言”来证明马尔萨斯的观点,提出消费倾向呈现递减的主张。指18世纪初,一个叫曼德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讲的是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最终被对手打败而逃散。
马尔萨斯和凯恩斯对于有效需求的理解有细微的差别。
马尔萨斯认为有效需求是供给与需求保持一致时的需求。这时候,需求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为保持继续生产所支付的生产成本相一致。有效需求仅包括消费需求,未考虑投资需求。
凯恩斯认为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决定产出和就业水平,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同时,凯恩斯把收入水平作为决定消费的主要自变量,建立了消费函数,并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关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和增加有效需求的方式,凯恩斯在继承了马尔萨斯的基础上有一些新的认识。
马尔萨斯着眼于有效需求在各阶级之间的分布,他认为社会需求是由于资本家阶级、劳动阶级和不生产阶级(主要指地主阶级)的需求构成的,但资本家与劳动者的需求增加都无助于抑制需求。他认为必须有一个相当大的阶级,他们愿意也能够消费掉比他们所生产的数量更多的物质财富。这个阶级就是非生产性阶级,包括地主、官吏、牧师等。
凯恩斯并不仅仅着眼于非生产性阶级的非生产性消费,他提出的治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个人消费以提高对消费品的需求;(2)实行通货膨胀以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资;(3)用政府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政府投资必须是非生产性的支出,即举办公共工程,这样才能尽量消化社会消费品。
我们再来看凯恩斯与马歇尔的关系。
凯恩斯作为马歇尔的学生,对马歇尔的思想既有传承也有背离。在凯恩斯前期著作如《货币改革论》和《货币论》中,“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到处可见;凯恩斯后来创建的就业一般理论,虽然对马歇尔有所背离,但背离得并不彻底。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序言中,凯恩斯说:“对我来说,作此书之时,一直处于挣扎与矛盾之中,挣扎着摆脱传统的想法与说法。”凯恩斯对马歇尔的继承和背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凯恩斯革命主要革的是萨伊定律的命,而萨伊定律实际上是马歇尔流通理论的核心。马歇尔的流通理论坚持自由竞争的市场调节机制可以促使供给和需求自动趋向一致,不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进而产生普遍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而凯恩斯则认为供给不一定会产生需求,这是对马尔萨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继承。凯恩斯用“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代替萨伊定律,为其的就业理论体系确立了基础,
其次,凯恩斯基本上继承了马歇尔的均衡理论。凯恩斯和马歇尔追求的都是充足的有效需求,他们的政策目标都是实现“供给=需求”,这样就能保障就业均衡,解决经济危机。凯恩斯对马歇尔的背离,只是实现这一均衡的方法和途径不同。凯恩斯不相信市场会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他承认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不完善,主张用政府干预的需求政策实现充分就业,取代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
最后,凯恩斯还继承着马歇尔的生产论、价值论、分配论及货币论。正如他在《通论》中所说,“我们之所以批评传统理论,并不是认为逻辑错误存在于其分析之中,而是为了指出很少或未能满足的些许暗中假定根据,所以该理论不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但实现管理以后,充分就业时的产量与总产量只是略有差异,所以说,古典学派的理论从这一点开始是没有问题的。”宏观经济自发运转的结果,往往是出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实施国家干预,增加有效需求,充分就业就有可能实现。充分就业实现之后,古典学派的主张就解释得通了。所以凯恩斯认为古典学派的主张是一种特例。
最后我们再来看凯恩斯和庇古的关系。
凯恩斯继承了庇古所信奉的传统就业理论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自愿失业”的思想。
庇古在《论失业问题》中提出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就业理论。传统就业理论基于以下两个前提:(1) 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2) 当数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数量时的边际负效用。前者的含义是说增加一个劳动者就业所支出的工资等于他增加的产出,这对企业家来说无损,这样随着劳动者实际工资的下降,企业家愿意雇佣更多的劳动者;后者的含义是说劳动者得到的工资足以补偿他在劳动时产生的负效用,这样,就能诱使实际就业的人继续维持原有的就业数量。基于以上原理,非自愿失业并不存在。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在评析庇古的“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基础上,基于对有效需求原理的分析,提出了“非自愿失业”。这是凯恩斯理论要详细分析的内容。
在自由主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并非一开始就是干预主义者。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凯恩斯从一个自由主义者走向一个干预主义者的思想转变历程。
凯恩斯是马歇尔的学生,又是在庇古的辅导和指点下迈入经济学殿堂的。自1908年6月辞别印度事务部重返剑桥大学到1920年5月辞去讲师职务以前,凯恩斯主要在剑桥大学讲授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和货币金融学方面的课程。之后他虽然不再担任讲师一职,但他还是皇家学院的评议员,仍然每年定期在剑桥大学开学术讲座。他所讲授的货币理论等专题,仍然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
1920年之后,英国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长期慢性萧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凯恩斯开始研究物价下跌、生产衰退、英镑升值的原因,积极为解决经济问题献计献策。一开始,凯恩斯依旧使用的是他老师所持有的一套理论,从他前期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1919年的《合约的经济后果》和1923年的《货币改革论》基本延续了原来的主流经济学的主张。不过,在这一时期,凯恩斯对传统理论解决慢性萧条问题的有效性开始怀疑。恰好在1924年的时候,英国前任首相劳埃德·乔治提出实施一项大规模公共工程计划,借以解决大量失业和经济衰退问题的主张。或许是因为这一直接有力的政策与凯恩斯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的想法以及他内心对于原有理论的质疑相契合,凯恩斯认同了乔治的主张,并且连续发表三篇文章支持乔治。但是在这个时候,凯恩斯并没有形成一套理论,而只是从实践的角度为乔治的政策进行辩护。因为没有理论分析的背景,凯恩斯的这系列文章受到主流经济学家以及社会公众所质疑。在此之后,凯恩斯立下决心要从理论上对他的主张进行解释。
1929年英国大选开始,劳埃德·乔治再次参选,并且将凯恩斯的公共工程计划作为施政纲领的核心。与之前一样,这个计划被很多人所质疑。为了给这一计划提供理论支持,凯恩斯与当时英国国内著名杂志的主编汉德森联合发表《劳埃德·乔治能办到吗?——对自由党保证的考察》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凯恩斯展现了明确的乘数思想,初步的有效需求思想,以及政府干预必将取代自由放任等一系列思想。这些思想在当时还并不成熟,凯恩斯还没有真正把它们统一起来。
真正促使凯恩斯将这些石像构建成完整体系的因素是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解释和解决大萧条的紧迫性自不待言,英国经济学界的讨论也在吸引和刺激着凯恩斯。当时英国处于麦克唐纳工党政府的领导下,为了解决经济危机,政府成立了两个委员会专门就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凯恩斯就在者两个委员会中担任委员。凯恩斯认为仅仅从理论上作出解释还不够,他向政府提议成立一个小组,对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然后形成政策建议。凯恩斯的这个建议被当时的政府采纳, 1930年在经济顾问委员会下面成立了一个经济考察委员会,由凯恩斯担任主席。在考察研究结束之后,小组里的经济学家之间却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政策意见:以凯恩斯和汉德森为首的一边认为解决当前大规模失业的唯一可能性是由政府组织实施国内发展计划;而以卡德曼和巴尔福为首的另一边则认为国家行动不能解决失业问题,唯一有效的办法是削减工资和成本。双方僵持不下,得不出一致的看法。凯恩斯又向政府提议成立另外一个小组进行再一次考察。第二个小组和第一个小组一样,同样形成了两派观点,并且僵持不下。这时候凯恩斯意识到,陷入僵局的原因在于他缺乏有力的理论武器让他的对手认可他的主张。他说“我必须首先说服我的同行经济学家,然后再说服公众。”由此我们可以明了,为什么凯恩斯在《通论》序言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本书主要是为我的同行经济学家们写的,我希望别人也能够看得懂”。
凯恩斯在政府考察小组陷入僵局的时候,在理论上也碰了壁。不过与在小组里不一样,这里的碰壁是他试图后退时碰的壁。为什么这么说呢?
1930年凯恩斯出版了《货币论》。在这部著作中,凯恩斯并没有把他之前形成的新的思想或者说理论写进书里,而是依旧把把物价水平波动的原因和如何稳定物价作为研究的主题,连他自己后来都认为这本书是他的一个失败。他的这本书出版之后,剑桥大学的一批年轻经济学者如斯拉法、卡恩、米德、琼·罗宾逊、奥斯汀·罗宾逊便聚集在一起研究和评论《货币论》,他们一开始不定期讨论,后来人多了,就定期开始讨论。这场对于《货币论》的讨论被当时的人们戏称为“马戏团”。“马戏团”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奥斯汀·罗宾逊当时称作“‘寡妇的坛子’谬论”和“‘达奈德的瓶子’谬论”的问题。
“寡妇的坛子”是《圣经》中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七年大旱时,上帝命先知以利亚到撒勒法去照顾一个寡妇,使她坛子里的油倒不完,面吃不完。“达奈德的瓶子”是一则希腊神话传说,说的是达奈德兄弟们创立的阿戈斯国年年夏天遭旱灾;达奈德在地狱中的50个女儿不得不用破瓶子提水,从而使水永远也装不满。实际上这是一种比喻,就是为了说一个是源源不断一直是满的,另一个则是永远也装不满。
凯恩斯在《货币论》第1卷第10章谈到企业主的利润的性质时借用了这两则故事。他写道:“利润(或损失)有一个特性我们是要顺便说明的,……。如果企业主选择把他们的一部分利润用于消费……其效果是流动消费品销售所增加的利润恰好在数量上等于这样花费的利润量。……因此,企业主无论把多少利润用于消费,属于企业主的财富增加量仍然和以前一样多。因而,利润作为企业主资本增加的来源,便成了寡妇的坛子,无论他们挥霍多少,坛子总不会空。另一方面,企业主遭到亏损时如果试图通过减少正常消费支出即通过增加储蓄来弥补这些亏损,那么这种寡妇的坛子就成了达奈德的瓶子,决不可能被装满。”
“马戏团”成员在讨论中认为,凯恩斯关于利润的性质的这个说法暗中假定了消费品的产量是固定不变的,即假定消费品供给是完全无弹性的。这些年轻学者纷纷对凯恩斯在这本书里的不符合现实的、有些畏畏缩缩的理论进行了毫不客气的批判,琼·罗宾逊甚至还专门写了一篇叫《关于储蓄和投资的一个寓言》的论文将她批判凯恩斯的观点进行总结。
这些无畏后生的批判仿佛也打醒了凯恩斯,他决定由充分就业均衡分析转向非充分就业均衡分析,由物价中心论转向产量或就业中心。1931年5月,“马戏团”因为学校考试阶段的来临而解散,但是它对凯恩斯的影响还在。从这一年11月起,凯恩斯开始了《通论》的写作。
舞台已经搭建,道具已经备好,演员已经就位,宏观经济学的史诗就要上演。
PS:
5月28日上午,2019级数经班第一学习小组作专题研究演示,讲的是“凯恩斯革命”。从形式到内容,从技术到思想,从阐释到分析,从传递到交流,都达到了我预期的最好水平。这是小组成员将近一个学期以来踏实,认真,勤奋,鼎力合作的结果。最后大家一致给予A的评分。张宇杰同学讲的是开头概论部分,重点介绍了凯恩斯作为经济学家的思想的转变,准备很充分,讲解很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让她将讲义整理,在我的博客发表,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