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 祝渊陵
第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中国政府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
第二、中共中央决定制定具体的对台政策,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国已经开始把解决台湾问题摆上重要日程,并提出了处理台湾问题的进一步政策。中国政府明确表示,中国将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并保持台湾的繁荣;台湾继续保持自由岛屿和工业业、商业中心的地位。对此,中国将广泛征求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在吸取台湾人意见的基础上来修改自己的方案。
台湾的主权是中国的,过去所有不往来条约,实际上是废除的问题。中国政府已经确定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收回台湾,是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愿。如果不收回台湾,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都无法向中国人民交代。
在不迟于一两年的时间内,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台湾的决策。中国宣布这个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讲,对台湾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中国将彻底地结束海峡两岸长期割据时代,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之所以中国还要等一两年才正式宣布收回台湾,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同台湾各界人士广泛交换意见,听取台湾地区自治政府对我们提出的建议,以便制定更加完备的相关的方针政策。
第三、台湾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台湾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台湾的政策。
中国宣布收回台湾,台湾会不会发生波动?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国政府和台湾地区自治政府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中国政府在作出这个决策时,各种可能都要估计到,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台湾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台湾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
即双方同意通过和平谈判途径开始进行台湾问题的磋商。前提是中国收回台湾,在这个基础上磋商解决今后15年怎样过渡得好以及15年以后台湾怎么办的问题。然后双方同意就此发表一个不作任何实质性承诺的会谈公报。
第四、为了推动谈判取得更大进展,两岸代表确定协议草签的期限,而不是最后批准生效的时间。双方确定草签并公布协议,然后等若干时间正式签字。双方就有关台湾的重大问题广泛地交换意见,并取得一致的见解。两岸谈判代表团举行联合声明草签仪式。
第五、中共中央接见台湾同胞国庆观礼团全体成员,观礼的包括各行各业人士,各种不同政治观点的人也都来了。大家都赞成中国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赞成中国政府与台湾地区自治政府所达成的协议的内容。
第六、中国和台湾双方有关人士在人民大会堂内参加联合声明正式签字会。
第七、 联合声明正式签署后,中国政府开始研究如何组织起草《台湾基本法》。我们的‘一国两制’能不能真正成功,要体现在台湾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里面。这个基本法要为台湾作一个法律规定。所以,这个基本法很重要。基本法不宜太细。台湾的制度也不能完全西化,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起草基本法要从台湾的实际出发。
第八、 中国政府设立台湾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提前做一些必要的工作,体现中共的战略策略方针,使中方立于主动的地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台湾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与预委会不同,筹委会不仅是一个工作机构,而且是一个权力机构。它肩负着筹组第一届台湾特别行政区政府及筹备其他有关事宜的重大历史使命。筹委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台湾恢复行使主权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第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北京发布公告:中国驻台湾特别行政区部队组建完成,驻台部队由陆、海、空部队组成,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台湾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选举台湾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这是台湾历史上第一次由台湾人民自己选择的最高行政首长。
第十、高悬在中国台湾土地上的青天白日旗降下,中国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台湾正式回归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