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海归回乡办养老院,某捷径智慧养老系统助力盈利倍增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95后小伙姜夅大学毕业后,选择投身养老事业,回家乡创办养老院,并率先探索“医养一体”养老模式。

 
姜夅,1995年3月生人,2013赴韩国留学,就读于延世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14年的一次“银发招聘会”的社会实践,让姜夅见识到了韩国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他认为即使是全国民数量仅5000万的韩国,无依无靠的老年人都面临为了生存再就业的问题。
 
那拥有近14亿人口的我国,养老终将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于是,他有了回国创办养老院的打算。
 
2017年姜夅弃了在首尔工作的机会回国,首先,他观察了本地的养老市场,发现当地的养老院大多只接受身体健康的老人。对于伴有长期需要健康观察的老人,大多数只居家养老。他有了创办一家“医养一体”养老院的想法。
 
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创办了双鸭山市为数不多的民办养老院。养老公寓大楼位于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附近。是一个6层楼高的建筑,里面宾馆化设计、每屋都有地暖,并配有卫生间,24小时热水供应,呼叫、巡更系统等一应俱全。院内设有医务室,康复科,常年为老人提供慢性病养护,康复治疗等服务。
 
由于临近医院,姜夅的养老院的910张床位很快就客满。但是渐渐地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例如,虽然每个床位边上都设置呼叫系统,但是还是常常有老人因为行动困难无法及时的联系到医护人员。
 
出现摔倒、服务不及时的问题。还有,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常需要心理辅导,但是养老院的护工人员无法做到为900多为老人提供服务。
 
互联网管理模式进入姜夅的眼帘。但是市场上繁杂的各种模式,他看的眼花缭乱。直到当地一家物业公司使用的“某捷径智慧物业系统”一年内实现社区8000人实时提供服务的消息进入他的视野。
 
激发了他的兴趣。透过物业公司他联系上了“某捷径系统”。希望某捷径系统能够为他的养老院打造个独立使用的养老智慧系统。
 
某捷径系统为养老院打造了包含医疗健康服务、生活服务、文化信息服务为一体化的“某捷径智慧养老系统”。
 
引进了这个系统后,每个楼层的护工可以根据每个房间的红外线感应仪器,实时监控老人在房内的状况。
 
当老人需要护工提供帮助时,也不需要按铃,床上安置的重力感应、声音感应等系统可以将老人的需求实时通过某捷径智慧养老系统传到护理台上,护工可以及时的做出反馈。
 
除此之外,某捷径智慧养老系统还通过医疗大数据,将院内的老人数据标准化处理,建立不同维度、不同主题的的综合查询。实现精细化管理。
 
姜夅的养老院也因为引进了某捷径智慧养老系统,同步发展了居家养老的业务。将养老事业不在局限于养老院内。
 
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整理,为周边7个小区的15832位老年人提供包含医疗健康服务、生活送餐服务、心理辅导服务在内的15个服务项目。
 
让自己的养老产业在一年内增长了83%。还吸引了来自周边城市的老年人来要求服务。
 
 
关键词: 养老健身  异业合作 捷径 实体店经营 创业思维 商业模式 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