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关注贵州茅台的走势,包括线上的销售和资本市场的走势,而最近青年学者任泽平给茅台的发展提出五点建议,其中有将茅台打造世界的奢侈品,以及将国外茅台的售价提至国内的2倍。我们看到提议还是挺含蓄的,没有针对国内售价和资本市场的价格做出评论,而更多的是建设性的意见;但市场的另一端却很直接,就是券商老大中信证券在年前就大张旗鼓的喊到:今年茅台股价将上3000元,后遭遇市场的滑铁卢,而销声匿迹一段时间,最近又站出来高喊年内茅台将上3000元,不知底气从何而来?
首先我认为无论是公共研究机构,还是体制内外的学者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定要三思而后说,而且讲出去的话不要哗众取宠,不能顺着利益讲,独立并要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检验,否则到处打脸就毫无信用可言,同时我认为学者与企业应该要讲边界的,不能频繁的为企业站台,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研究上,把独立于市场利益集团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及时推向市场,让市场在更均衡状态下高质量发展。
按照中信证券提供的上涨逻辑是:系列酒提价10-20%不等;总经销定制酒提价50-100%;生肖酒提价50%+;精品茅台提价15-20%,以上非标预计占茅台酒总计划的8%-10%。测算增厚公司2021年收入约5-7%,归母利润约7-9%,预计2021年公司收入同增近15%,归母净利润同增15-20%等,提价固然意味着利润率的增加,可提价是否覆盖全年,以及提价后的销量是否维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状态是否持续,也就是说不能把未来都想得美好,想得都是有利于自身的论据。事实上茅台类的价格和销量一定程度上跟腐败指数,基建景气相关,但反腐的力度在加强,而宽松财政不得已的收紧都使得白酒销售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其实可以可靠的是市场,也就是说市场中喝茅台的人多了,或者囤茅台的多了,茅台的利润能稳步上升,但市场囤多了就不见得好了吧!
我想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拿市盈率说事,这是国际承认的投资准则,即使美国市场也疯了,但应遵循投资的初心就是收益相对于价格值得,别计较一时的得失,长期投资还是要靠规则保护。贵州茅台一度涨至2620元,市盈率76倍左右,如今回落至2020元市盈率也57倍左右,而若真如中信证券所言达到3000元,市盈率近90倍。我想中信采用的是刻舟求剑的测算法就是按照提价的信息,预计全年利润增加导致每股收益增加,在目前的价格下应该有一定的升幅,以覆盖原有的市盈率水平,殊不知现在贵州茅台的走势是历史见顶下的右侧交易下行趋势,滑向1800元,1600元,1200元,800元都是有可能的,如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即使每股收益增加,能较长期维持1800元就不错了,更何况未来的变数还很大。别太多的谈未来,别把未来想象的那么美好,也别把未来的美好拿到现在。估值需要一步一步升,一口吃成胖子,就是不营养,不健康的方式,早晚会生病,会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