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之前,先学会花钱(12月28日)


赚钱之前,先学会花钱(1228

 

通过投资赚钱,通过工作赚钱,通过做生意赚钱,通过吸粉赚钱,通过售卖东西赚钱。所有的视频音频的博主都在教人赚钱,通过赚钱生存,通过赚钱提升生活品质,通过赚钱证明自我价值。

当今在网络文化中,赚钱也顺着英文make money”而称为“搞钱”。当所有人都把赚钱作为终极目标,总是会让人感觉俗而且无奈,物质但是接地气。

所有人都在教人怎么赚钱,导致的结果很多,首先是彼此之间的较劲竞争,其次是内卷躺平,再次会给自己带来焦虑与恐慌,让自己的生活品质迅速下降,并进而影响到身边的人。赚钱是要算计的,花钱也需要算计,所算计的都是看对人,找对事,正确的模式,合理的节奏,适当的规模,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在事情上,需要选好赛道,赛道就是细分市场,要能细分到极致,还需要掌握风口,所谓风口就是时机,有政策时机,产业时机,行业时机等等。竞品所给自己的时间窗口不多,要在那个时间窗口开启之后进去,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还要在那个时间窗口关闭之前成功退出,尽量避免成为先烈

在运作的过程中,节奏和规模是安全和舒适,进入时机决定了自己的成本压力,出来时机决定了自己的资本沉淀,落袋为安。节奏和规模决定了自己能否熬过寒冬,而模式是自己的定位与标签,责任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约定。

每个人都向往住豪宅,开好车,用名牌,图新鲜的高品质生活的时候,人心是浮躁的,也是焦虑的,更是恐慌的。因为攀比而浮躁,因为想赢怕输而焦虑,因为彼此竞争而且防不胜防而恐慌。这样的心态之下,即使物质条件再丰富,即使生活品质再高,怕也是很难有幸福感可言。因为想到的都是得到,去获得,去抢得,甚至去骗得。

 

更重要的是选人。

曾经有个故事,说某个爸爸在工作的同时哄孩子,但孩子一直在缠着爸爸要他跟自己玩,那个爸爸随手给了孩子一些拼图,说“这是一张世界地图,你把它拼好了,我就陪你玩”,没想到孩子很快就拼完了,那个爸爸惊讶地问“怎么这么快”?孩子说“您没看到背面拼起来是个人吗?人对了,就对了”!

那个孩子无意中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人与人之间,首先是与自己之间的对话,以此为基础之上,才涉及与别人之间的对话。

痛定思痛,我们发现,其实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的内容教给人怎么花钱怎么花钱是跟自己较劲,是向内指向的,而怎么赚钱是跟别人斗智斗勇,是对外的竞争。不管是赚钱还是花钱,核心是人的因素

 

在节奏与规模的把控方面,是最为考验人性的,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这样的投资原则谁都知道,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做不到知行合一?原因是在成败之间,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人,而是人性。而人基本无法战胜人性!同时人是环境的产物,很难不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往往也在无形中影响到别人。

当别人贪婪的驱使下感应激情澎湃的时候,如何能做到理性且心如止水?

 

我们首先控制的不是贪婪和恐惧,而是根据理性分析进行客观判断。

不仅要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以及所从事的事情所处的阶段。自己所处的阶段,青年时代长身体,自然没有什么恐惧的,同时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所以只有全力以赴向前冲。少年阶段就变得老成保守未必好。但是老人时代还感性冲动意气用事,那就是不成熟。

在所做的事情方面,要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评估,既要考虑到政策导向,又要把握产业方向与脉搏,在政策红利结束之前,能做到全身而退,落袋为安。

事务的发展也有起承转合的过程如此就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比如企业在起步期,上升期、成熟期与衰退期,需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还要考虑到具体项目(比如产品与服务甚至平台推广)的具体周期,企业与员工都要做到换位思考,同时要考虑企业周期、项目周期与职场周期,如此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要应四时而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同的年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行为。比如开始时争分夺秒去跑马圈地并播种,进展之中随波逐流延长进程,收获的时候讲究策略,储藏的时候注重不要出现损耗。在播种阶段要贪婪一些,在成长阶段要随性一些,在收获阶段要稳健一些,在储藏阶段要有前瞻性一些。

 

这个世界原本不需要过于纠结,都有合理之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是创业播种阶段的策略,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是守业收获阶段的策略。

做正确的选择,首先是把握大方向,认清大趋势,选择好赛道,定总体目标。然后随时不要抛弃危机感与忧患意识,对变局有基本的敏感度。至于策略的制订和执行,就需要有相应的规模和节奏,即使有可能会“虎头蛇尾”,都需要做好开端。而所有这些都需要花钱。

假如把钱花到正确的地方,并且在正确的时机花到酣畅淋漓,可以赚到钱也是大概率的结果。

 

贾春宝

2021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