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骂“草包支书”被拘:执政者应广开言路


 因对物业管理有意见,在微信群里称社区干部是“草包支书”,贵州一位业主被跨市铐走并刑拘,此事引发社会关注。舆论之后,依法撤销对业主任某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办案民警已停职。对于是否存在办关系案、人情案等违法违纪问题,当地纪委监委已成立调查组介入调查。



有问题,才会有意见;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难免引发吐槽。面对群众抱怨甚至是尖锐批评,不是处理问题,而是处理提出问题的人,如此做法不得人心,很不可取。
“鞋大鞋小只有脚知道,干部工作怎么样只有本地百姓最清楚。
毫无疑问,现在不少老百姓心中有“怨气”,想“骂娘”,许多老百姓都变成了“老不信”了,这足以说明干部的许多工作并没有做好。从老百姓的“骂”声中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是值得肯定的。应该深入到老百姓家中,应该深入到田间地头,多听听老百姓的“怨气”,这样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更有利于提高干部的服务水平。
在很多地方,干群之间早就不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了,干部是爷爷,群众是孙子。群众别说是“骂”干部了,就是用乡长的茶杯喝口水也会因此被拘留。 一言以蔽之,干部其实就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对待群众趾高气扬,颐指气使。
因为所谓村官,其实不是官,是为村民服务的,这样的村庄,这样的乡村怎能振兴?因为有好的领头羊,才能带领广大乡亲们发家致富,和谐美满。小小的村书记,好大的官威啊,骂你草包,你就叫警察跨市抓人啊,看看她存在经济问题没有,建议当地纪委严惩!
在此,笔者借助这件事情奉劝那些把自己当成官的村干部们,既然做了村干部,就应该时刻为人民服务,为村民服务,而不是凌驾于村民之上做村民头上的大山,现在是新社会,不是过去的那种保长了!
 《礼记》:“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再英明的领导也有犯错的时候,犯了错能够认真地进行反省并改正错误,并不会有损于领导的形象和权威,此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历史上有许多的大臣敢于直言进谏,并留下了精彩的谏文如李斯的《谏逐客书》、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当初的秦始皇和唐太宗并非无错,然而他们能听取意见,改正错误,所以并没有以一眚而掩大德。
  毛主席在窑洞谈话里面指出“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才不会人亡政息”。当前某些官员的腐败、奢靡之风,个别地区的面子工程等问题,都与缺乏群众监督有很大关系。要实现“中国梦”,不仅仅要让人民有饭吃,更要让人民有话说。党员干部要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听取民意,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广集民智、为民解忧,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
《撰稿:张子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