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文化(万)经和世界公民文化体系
下部
作者:柏立冬
总策划: 胡石英
总顾问: 胡木英
策划、总编辑、作者:柏立冬(东),字方杰
执行编辑(顾问):杨利英
松柏创作网络联系人:李录林
第二章
圣贤、念相、物所、远航、意境
第一节
圣 贤
自生自化,自然之道
大象无形,治世之道
画圆无点,处世之道
柏立冬题
绿 谚 道
作者:柏立冬
开篇引言:千斤的绳子,还是从头搓起的。万人走路,一人领头。挨着铁匠会打针,挨着木匠会拉锯。东家长,西家短。谚语,一种民间简短的家长里短、含义深刻的俗语,传颂着家前邻后、院内墙外的琐碎事情,浓缩到老百姓心里,形成喻世明言。
第一讲学堂 人性形成到人性回归低碳绿色文明时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英明的人民领袖习近平主席,与人性原始资本高碳对立文明时代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和敬爱的人民总理周恩来总理时空对话:家父家母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坚定信仰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青年时就风卷残云的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陕北人民风雨同舟,创建了陕北根据地。中央红军转战南北来到陕北后坚定地跟着党中央毛主席、周副主席,建设、巩固、发展了陕北根据地,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垮蒋家王朝,与彭德怀同志一起到西北剿匪,建设大西北。党中央决定,彭德怀同志抗美援朝,让家父全面负责西北工作,任第一书记,领导西北人民建设新西北。后来回北京到国务院工作,辅助周恩来总理做国务院的工作。在毛主席英明领导下,工人阶级、贫下中农等广大人民当家作主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总结了党的历史,历史的痕迹,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从大跃进、57年反右扩大化、62年反右倾、66年文化大革命,农民还是十分苦,农村环境还是脏、乱、差。城市24斤粮、三两油、半斤肉的票证时代,可以说广大人民,老百姓从政治上当家作主人,生活上还是没有富裕起来。但是两弹一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时代的永恒话题。一声春雷,伟大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不忘初心,继承毛主席、周总理的遗志,提出精准扶贫振兴农村,让广大农民真正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在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向世界宣布中国已经完全消灭贫困,完成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宣言和毛主席、周总理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中国,推翻三座大山,让当今的14亿人民彻底富起来,让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为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添光添彩,让党旗更加高高飘扬。我们已经从高碳对立文明时代发展低碳绿色文明时代,从蒸汽机——电发展到智能时代,从依靠国外先进科技发展到自主创新,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纳入宪法,坚持法治社会以宪法至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以法治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年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插队陕北七年并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到了部队更加锻炼和磨练了自己,也就更了解农村的生活。党的十八大完善当年伟大的号召,让大学生到农村当第一书记,做改造农村、振兴农村、让广大农民富起来的带头人,并没有让知识分子到农村“放任自流”。并且提出精准扶贫,一个农民也不能少,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与振兴农村相结合,彻底改善几千年农村落后的环境,真正形成城乡一体化,彻底改变二元格局。从赤脚医生发展到乡镇医院,让3亿农民真正解决吃饭、住房、看病、养老问题,振兴农村保持传统农业的形式,增加传统农业的内容,1300亿沉淀在农村的资产正在内化乡村的振兴,正在形成农村新业态。
作者评说:人性原始资本高碳对立文明时代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率领四万万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打垮蒋家王朝,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让广大工人、农民当家做主人,工人阶级、贫下中农政治上彻底解放当家做主人。人性形成到人性回归低碳绿色文明时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领导者、人民领袖习近平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率领十四亿人民进一步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接下来讲绿谚道故事:文帝渐渐疏远了,可称之为汤热还是水,粥冷会粘连。防备杨勇,可称之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并在玄武门到至德门间安排人监视太子的动静,随时上奏。另外,又令东宫宿卫中侍官以上的人,名籍全都报到诸卫府,那些身强体壮的全被调走。又把左卫率苏孝慈调走,担任淅州刺史,杨勇更不高兴了。可称之为乱麻必有失,事出必有因。太史令袁充又上奏说:“臣夜观天象,皇太子当废啊!”文帝说:“天象早已显现了,只是君臣不敢明说罢了。”积善之家有余庆,积恶之人有余灾。
历史痕迹 史 迹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
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
辱行污名不宜全推
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道
松 柏 绿 色 生 态 文 化 休 闲 园
绿色生态文化(万)经 —— 睿道经
作者:柏立冬
10046、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当人们来到社会,一切价值的重估,就是为己利他道德善、正得福利人类最高认识行为的范式。仁人为我,我为仁人,这将是人们和谐大一统求同存异的灵魂之举。所谓重估一切价值,其字面意思不难明白,就是在人性形成到人性回归科学共有资本重新估量一切价值的存在。在这里,价值指的乃是人们衣、食、住、行、看病、养老、安全的道德观。无论是财富之人还是权贵之人,都应该以知识和文化为美德,求得人生最高的目标与道德,即良知善道、仁爱之心的道德品性修养为最高准则。知识的理性与文化的思辨,不要让人们的天性修养有所欠缺。在社会这个大千世界提到它时总要加上多一些的意思,往往穷究道理,还要尽知本源,能够通达己意,出神入化,极为广大,十分高超,能够让人性贪婪的情欲过分张扬膨胀。因此,说到它的时候,总要加人性形成到人性回归的固本根源来谨防语失,慎重行事,约束自我,清静内心的抑制身外衣、食、住、行、看病、养老、安全基本因素以外的欲望。一言以蔽之,性不可亏,欲不可乱。思想是天空的飞的物种,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翅,却不如飞的物种。古人经典: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正直。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10047、古希腊的文化里哲学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字面的意思是爱智慧。那么在就业、打工生计的生存和创业、谋生的发展中能够遇到懂得哲学的人,就应该成为智慧的朋友。哲学与古希腊文的意思是相通的,乃“聪明”“智慧”的意思。将“哲”和“学”合在一起,就是给人们智慧,使人们掌握聪明的学问。从夏王朝的宗教已经不再是自然宗教了,这个阶段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和解释中逐步萌发了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是在宗教神学的体系下萌发《周易》。《易经》是当时周人问吉凶的卜筮之书,是含原始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然而接着前部来说,希腊在古代民族创制了真正的哲学,同时奠定了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并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的文明所探究的所有问题和答案,从简单的神话式开始演进到复杂广博体系。生命过程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态度、人生道路以及在生活中所持有的善恶观、美丑观、公私观、义利观、爱憎观、荣辱观、生死观,都贯穿着人生价值观。常言说,人的命运由上天掌握,但是君子的命运是由自己掌握,小人的命运也是由自己掌握。然而君子从道义的角度来看待命运,不用非道义的方法来控制它,认为这样是没有价值的。小人以欲望的眼光来看待命运,虽然不能用道义的方法来左右它,但是却一定要控制它。所以说君子的命运尽在自己掌握,是因为他的生活与上天赋予的相同,而所谓的小人的命运在自己掌握是企图违背上天的安排。因此,君子的内心总是安然自若,而小人的心中常常劳思烦躁。古人经典: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己。
10048、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忧郁、忧愁、忧闷、忧虑等消沉的心态,散发着消极、沉闷,让人生道路遇到挫折、艰难、坎坷、危难的真实存在的人事物时感到厌世。这种知识的文化描绘只能是生命之中的一种树,那就是一种沉思的调子,用诗一般优美散发出来的语言能驾驭忧郁与忧闷。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凡是没有知识与文化,尽管是财富之人或者是权贵之人,都只可称之为凡夫俗子而已。一言以蔽之,能够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文化,就是方法的知识和文化。知识的高度就是科学技术知识的高度,文化的深度就是人文科学文化的深度。对于大千世界散发出来的异端雅说之所以能够蛊惑人心,好比人们认为死的时候会在灵魂见到鬼神似的。这也是千万年民间传说对社会各角落的影响,使得人们走向生命过程的前后阶段散发着恐惧感,想像在结束生命时会有故去的人来召唤,就是自家的牛羊死了主人也会招魂的。天地间花草树木的生死,泥土岩石的聚散的泥石流,人类、物种之生死的起源与灭绝,都是同一道理,也不可能再会有别的解释了。在人世间有个别的说法,那就是异端邪说怪论。一言以蔽之,异端之语,入人骨髓。古人经典: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0049、人们就业、打工生计的生存和创业、谋生的发展,平日通过自己的活动,同共事的人们和周围各种打交道的人们经常交往中逐渐认识了各种人事物,从而形成了各种具体的看法。这些看法有的属于个别的、一时的、偶然的认识,有的属于普遍的、一贯的、根本的认识。这种带有普遍的、一贯的、根本的看法就成为人们对于一定人事物的根本观点。从哲学视角来看,欲望是一切人事物的利益的矛盾。以往前人老子对当时的社会变化和社会现实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互相争斗,原因就在人们欲望的过分。理性代替幻想,智慧代替想像,以社会实践发展的事实来作为探究和解说的基础。从初级阶段对外在的自然感兴趣(自然哲学)逐步转向内部,转向人类本身而带有人文主义的人文科学的性质。人们不仅要把自己手头的专业技能知识掌握好,也要关注良知善道、仁爱之心的道德品质修养。面对利益,在人与人交往中以为己利他道德善、正德福利为准则。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利己利他,努力领悟天地之道,与万物合一,顺应生命的自然。然而那些我字唯一、利益至上、不择手段最大化、玩小聪明伎俩是为自己的私欲算计,为牟取私利,经常会做出违反天理人伦的事情,甚至不惜伤害别人的利益,这就完全违反了自然赐予生命的初衷。少年阶段就应该去吃苦,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从小有理想,懂得规划人生道路。古人经典:贫贱所难,不难在砥节,而难在用情。
10050、从自然到人类兴趣转移,人类思想和人类行为、逻辑、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以及法学和文艺评论。希腊早期哲学是自然主义,关注自然,大半是物活论,认为自然能够活动而有生命。它是本体论,探索事物的本源,主要是一元论,用单一的原则来解释自然现象。这种思路是独断的,天真地设想人的思想能够解决宇宙问题。中国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就是道,整个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这个东西空虚无形,却永远用不尽,十分渊深,就像万物的根本,深暗却实在。马克思平常说的这个观、那个观就是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人们从学校到进入社会就业、打工生计的生存和创业、谋生的发展过程中,就会对自然、社会、所工作的单位、其它单位、国家、人生、道德、恋爱、家庭等形成根本看法,那就是自然观、社会观、国家观、人生观、道德观、恋爱观、家庭观。不同的利益程度观,让人们形成从具体的狭隘观到整个大千世界的世界观。不同程度的人生观,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种族、不同人群起到支配作用。人们不同的心灵就像保持平稳的状态,当其称量物体的时候,被称的物体晃来晃去而秤臂却并不忙乱。当物体被拿走后秤臂即悬在空中,就在这样安静虚无的状态下存在着。何等地自在悠闲。人们都在关注、重视、尊重、赞扬、爱戴、仰慕属于内心最奢望的东西。古人经典:念头昏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来憧憧之扰矣。
睿 道 经 故 事
作者:柏立冬
在深山老林,幼小豹独自跑到草原上。小熊在爬树,结果不小心把小豹给踏死了。消息传到了老豹耳朵里,老豹十分伤心,要替幼小的豹子报仇。问其它动物是谁杀了幼小的豹子,都说是小熊。老豹子诧异地说:什么?行啊!明明是山羊杀的。顿时老豹勃然大怒,下山看见一群山羊正在吃草,飞快地扑过去把山羊全部都杀了。小熊猫在很远的地方看见,自言自语地说:这个世道往往就是拿弱者泄愤,如果与强者相争只怕又会付出很大代价。小熊猫一边说一边往前走着,抬头看见一棵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人们用它造船船就会沉下去,造棺就会很快朽烂,做成器皿就会很快毁掉,做成屋门定会流脂而不合缝,做成屋柱会被虫蛀蚀。这种不能取材的树,没有什么用处,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延寿。像楂、橘、柚都是果树类,每当果实成熟就被人们打落下来,枝干也会被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丫被拽下来。果树结出鲜美果实却苦了自己一生。人们的生命过程也大多不能终享天年,会招来世俗打击半途夭折。小熊猫走到山脚下,自言自语地说:把心比喻成一个心田,那么只是一种物质的东西而已,内心并没有定力的主宰,其心理就会紊乱。老豹子看见幼小的豹子死了内心就紊乱,上下不安,左右不平,前后不稳,心态对情绪散发出极不正常的波动,心迹就会越轨,心情的情绪就会十分烦恼,不分青红皂白,于是就会破坏心田中的仁德文化,老豹子就把吃草的山羊都给杀了。人世间人们来到社会就业、打工生计的生存和创业、谋生的发展,当仁德文化被破坏掉,那么人们手头上的事情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要用修身养性不断地去掉动物属性的东西,回到人性形成到人性回归的定力——人类生命精气神的本身之气和气神之态,才能守住真善美的凝聚力,做出自己有价值的事情来。当一个物体没有人喜欢它,就会被忘却。反过来说,这个物体也会获得延年益寿的结果。做别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的人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在这天地间,所谓“有用”其实往往会戕害了自己。小熊猫说:就熊猫来讲,人们都把它当作欣赏之物,说起猪来人们都觉得全身是宝。在天地间,人们往往都拿功名利禄是宝相诱,庸者们都以吃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为荣,名义是光宗耀祖风光无限,但是在名利场中都会渐渐失掉人性本性,最后身死族灭者也是屡见不鲜啊。
中国典故 渡蚁:宋时有名宋郊者,见堂下蚁穴被暴雨所浸于水中,乃编竹为桥,将群蚁渡出。传说他因此而中状元,用行善施德惠被及鸟兽昆虫终得善报。后遂以“宋郊渡蚁”形容人为人慈善。
月 重 轮 行
曹叡
天地无穷,人命有终。
立功扬名,行之在躬。
圣贤度量,得为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