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企业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其中要对产品的质量数据进行充分的系统化的收集,通过在精益管理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品质管理制度,对收集产品质量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展质量改善活动。
对于产品质量管理需要的主要数据包括以下几方面:生产不良检测统计数据;来料不良检测统计数据;试机不良检测统计数据;售后市场反馈质量问题统计数据。通过汇总上述主要数据,主要了解目前生产质量大致的整体状况,为后续文件的修订或编制提供相关依据。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上述统计情况,能够查询以前重点不良项的改善处理情况,预防措施是否已形成闭环系统。浏览针对来料不良的处理流程和相关处理措施,作为质量改善执行力的摸底调查。
在系统收集产品质量管理数据之后,更重要的是需要评审、修订各相关检测控制计划,主要包括:来料检测控制计划;生产检测控制计划;出厂检测控制计划,其文件必须明确检验项目、检验设备(或仪器)、检验标准、抽检数量和抽检频率。
一、来料检测控制计划
是指对纳入来料检验的所有产品,根据产品的重要性、体积、包装等情况,制定检测的数量和频率。对于出现故障频率较高的产品,必须提高检验频率或数量。
对于出现无法检测的产品,优先找相关供应商提供检测方法和设备(或工装),也可与工艺协商设计开发检测工装(或夹具)。尽力做到所有产品都能进行相关检测,对存储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产品,要求仓库提供相关条件,并纳入检测控制范围。
二、生产检测控制计划
是指对设计、工艺标示的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的产品(或尺寸)和过程,完善设备参数的控制及记录,完善工装夹具尺寸的控制及记录。同时可以参照国标,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根据出现故障的频率及重要性修正检测参数。
三、出厂检测控制计划
是指主要参照技术条件里要求的项目进行,明确检测标准和抽检数量。同时,还需进行如下工作:测量系统的分析评估目前的检测设备(仪器)、检测工装夹具、检测方法、人员素质等是否能满足所需要求。如果达不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改进等方式提升综合实力。
对于不易操作的检测设备(仪器),必须制定详细的检测作业指导书和设备操作流程,实行轮岗制和传、帮、带。要规范、制定各种相关检测记录表,制定相关的品质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并进行相关培训,杜绝偷工减料、弄虚作假行为。明确职责权限,规划责任片区。
质量改善要求所涉及的部门必须参与,并且按相关要求严格落实执行,品质部应授予相关处罚权力。品质保障部是一个发现问题,对部分现象能进行一定能力分析的部门,质量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都在设计、工艺、生产、供应商和采购、仓库和转运,所以改善措施的落实需要这些部门执行,品质进行监督改进。
1、建议每个部门设立一位质量改善接口人,一方面有利于改进措施的快速推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各部门的协商沟通,定期召开质量会议,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对于公司要求的、对产品性能或其他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的必须成立QC改善专项小组,进行攻关,QA工程师需任组长或副组长。
2、在各工厂车间设立质量改进意见箱,前期进行相关质量改进制度文件的制定,包括如何评估改善成本、产生收益及个人奖励。必须将奖励政策宣贯至车间的每位同事,将质量改善推广至全员参与。
3、在上述工作开展的同时,进行相关体系审查落实,体系的完善必须根据实际问题的处理流程相结合,建立起一套适合公司的流程管理体系。建议吸取对生产质量改善有利的相关工具拿到我们目前生产中应用,包括FMEA、MSA、SPC、CP几大工具。
4、根据各检测点收集的数据(3个月以上)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改善目标,制定质量改善计划,优先选取简、易、快项目执行落实。改善目标的制定必须有梯度,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5、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组织机构调整。将改善项目进行标准化归档,定期举行总结会议。我们可以将质量改善重点放在三方面:来料检测的控制;生产操作人员监督管理(包括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现场工艺的改善(检测标准的有无、是否合理,工装、设备是否稳定)。最终将质量改善控制在预防阶段。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大家对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工作心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聊聊。
陈晓亮老师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cxly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