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语丝0727]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山语丝0727]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南北朝谢朓《游东田》欣赏

 

条山叔

 

《游东田》是南朝萧齐诗人、人称“小谢”的谢脁的诗作。语言清新,婉转流丽,平仄协调,工整对仗,历来受读者喜欢。东田是南朝太子萧长懋在钟山所建的园林楼馆,《游东田》写与朋友携手共游所见的美景和感受。游人健步登临层台累榭,纵目眺望自然风光。“暧阡阡”的树林,“纷漠漠”的云烟,从远到近,尽收眼底。“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是一组特写镜头,通过动态,突出景物的多姿多彩和勃勃生机。“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句,写陶醉于美景、连美酒也不想喝,从景转到情,突出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与钟情。

梁武帝萧衍非常喜欢谢脁的诗,他曾经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与谢脁同时期的齐梁文人领袖沈约说:“二百年来无此诗也。”啧啧!

出身世家大族、曾经担任宣城太守的谢脁,后世多称其“谢宣城”,为政清新寡欲,与民修养生息,颇有政声。可惜在永元初年,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享年仅35岁!文学上多有建树,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与谢灵运(大谢)同称山水诗人;与沈约同创新体诗“永明体”。

这首诗歌起句说自己心中郁闷,不怎么顺畅(悰,乐),所以与朋友携手同游东田,游以解郁。次句写登上高耸入云的层层台榭,随山势望去,只见楼阁华美无比(菌阁)。三、四句继续描写远近景色,远处树木苍翠茂密,山间烟霭缭绕弥漫,“阡阡”、“漠漠”两个叠音词将树木的葱茏和云烟的氤氲表现得非常生动。接着,诗人目光稍稍收回,只见水面上荷叶颤动,于是推想一定有游鱼在水下嬉戏,又见栖息着的鸟雀一飞而散,留在枝条上的残花纷纷飘落下来。这是历代被人们称道的两联。作者在“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中将鱼、荷、鸟、花结合起来写,由荷动可推知鱼戏,此以实写虚也;“鸟散”是瞬间的景象,稍纵即逝,而“余花落”相对和缓些,诗人用“余花落”这一细致的动态描写来表现飞鸟散去后由动人静的一瞬间,显得余韵悠悠,体现了作者闲适恬静的心境。“新荷”、“余花”也点出了时节正是初夏。后句写不去饮酒取乐,而是凝神眺望城郭边的青山,诗人陶醉于自然景色中流连忘返的形象跃然纸上,诗开始时的苦闷至此已荡然无存了。此乃“游以解郁”。人能够通过游历解除烦恼,不亦高人乎?

是诗既有全景式的概括描写,显得作者视野非常开阔;又有局部细腻的生动精刻细画,精警工丽,富有雅致,显得流丽清新,生动自然。

 [原诗]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今译]

心中郁闷,邀友一同游钟山东田。登上云雾笼罩中的高高楼榭,顺着山势眺望远处华美无比的台阁。远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烟霭迷离的景象。游鱼嬉戏,触动水中新荷;飞鸟辞树,枝头余花散落。面对美酒佳肴不去品尝,目光还是被青山美景深深吸引。

 

2020727日,星期一,三门峡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