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出海》连载:第一章、蔚蓝梦想(二)困局


《柳工出海》连载:第一章、蔚蓝梦想(二)困局

作者:出海领航创始人、知名国际化业务实战专家 黄兆华

21世纪初叶,渐渐走出亚洲金融风暴阴霾的世界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角逐。

元气大伤的世界各大经济体迫切希望从海外市场中捞回此前失掉的本钱,看似平稳静谧的海面之下暗流涌动。2001年,全世界的聚光灯,都投向了古老的东方。这一年的11月10日,中国如愿以偿,成为WTO的一员。消息传来,兴奋之余的中国大地,也夹杂着迷惘和不安。中国的未来之路,让很多人看不懂、看不清、看不透。普通人根本想不到,这看似距离自己生活十分遥远的国家决定将如何深刻地影响每个人的命运。

企业家们当然更加敏锐。国门逐渐打开,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边界必将逐渐消失。中国企业开始睁开双眼,思考如何应对全新的外部经营环境。老谋深算、战略深远的国外巨头们显然准备得更加充分,早已开始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谋篇。一旦中国宣布正式加入WTO,跨国巨头们好似出闸的猛虎,都希望尽快在中国市场这块大饼上切下最大的一块。

彼时的工程机械行业就是如此。一只脚已经先期踏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巨头们高举高打,声势夺人。先是加紧对中国政府的公关,跨国公司的老大们竞相争取与国家领导人的见面机会。全球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公司的最高领导在会见中国国家领导人之后,高调宣布要在中国投资100亿美元收购数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而整合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消息一出,全行业一片哗然。当时的中国几家领军企业年销售额加一起也赶不上卡特彼勒一家公司,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抵挡得住坐拥雄厚资本、市场手段凌厉外加政府公关老到的外资炮火吗?

不得不佩服卡特彼勒对战略大势的精准判断和行动上的霹雳手段。中国工程机械军团猛然发现还未等自己走出国门,国外的竞争对手已经冲到了眼前,猛抬头,中国市场已然成为国际市场。与此同时,一大批生机勃勃的民营企业快速崛起。以三一重工,福建龙工为代表,攻城略地,野蛮生长,快速完成了从原始积累到做大做强的过程,而脱胎于科研院所的中联重科也完成了改制,开始焕发出极大的活力,外资兵团、民营企业等一起对柳工、徐工、厦工等传统国企的地盘发起了强力冲击。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王晓华接过了柳工的罗盘。1999年,柳工的上一任董事长张沛光荣退休,王晓华正式接任了柳工股份公司董事长的职务,这一年,他47岁。同时,34岁的曾光安被任命为柳工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裁。从此,这一对搭档开始了长达15年的亲密合作。

在正式接任董事长之前,王晓华已经干了7年的柳工副总经理和3年的总经理,但是一旦接过了董事长这个千钧重担,王晓华还是立即觉得压力从四面八方同时涌来。外资企业虎视眈眈,本土民营企业野蛮生长,恰逢市场需求处于萧条期,内忧外患重重。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国企中,内部问题往往比外部问题还要多,企业领导人考虑和解决内部问题的时间和精力往往远远多于解决外部问题所耗费的精力,柳工也不例外。内部问题主要来自于多个方面:

第一,体制的困境。柳工作为国有企业,虽然经过股份制改造,但是骨子里几十年下来国有企业的基因浓厚。人情世故无处不在,纵横交织,剪不断理还乱,几千名员工都住在距离柳工厂方圆不超过2公里的家属区内,公司经理会上讨论的议题,到晚上全厂就都知道了;冗员过多,包袱沉重,5000名员工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

第二,产品结构上过度依赖装载机单一产品。工程机械厂商在产品结构上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围绕客户生意和应用开发完备的产品线,产品线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和协同效应,这样可以围绕客户生意做大做强自身业务,也降低了客户的售后服务成本,全球前十名的行业巨头都是这种模式,典型代表是卡特彼勒、小松,VOLVO;

另一种模式是聚焦单一产品做深做透,技术、成本高度领先,在单一领域内赢得客户的绝对信赖。这种模式的劣势在于整合产业资源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偏弱,在工程机械行业这种周期性极强的行业当中,一旦进入周期性谷底,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弊端暴露无疑。对于追求做大做强的中国企业来说,前者无疑是更好的模式。但当时柳工超过95%的业务收入来自于装载机业务,刚刚开始研发的挖掘机产品还处于襁褓之中。而装载机的年产量也一直徘徊在2000台上下,始终拉不开与国内同行的距离。

第三,前期投资的项目还处于投入期,不但没有产生回报,还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结果和盈利能力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1995年柳工与德国ZF的建立的合资企业,从战略角度和长远角度看,是前董事长张沛任上极为高明的一项投资,但在2000年和2001年,每年都产生6000万人民币的亏损,由两家股东对半分担。对于德国ZF来说,这点亏损不过是九牛一毛,对于当时的柳工,实在是压在胸口上的一块巨石……

随着张沛董事长和两位副总的退休离任,主管技术的一名年轻的副总裁也提出辞职,投奔了柳工的一家直接竞争对手担任总经理。对方很快打出了一记勾拳,开始全方位大幅降价,打响了装载机行业的价格战。由于物流成本偏高,生产效率偏低,当时柳工的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都是同行之中最高的,对方对柳工内部情况了如指掌,这一拳无疑直击柳工软肋。柳工被迫仓促迎战。

柳工的未来在哪里?柳工的下一步到底应该走向哪里?王晓华和他的团队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那段时间里,性格开朗的王晓华经常眉头紧锁,沉默寡言:这个已经有着40年历史的企业,可别砸在自己手里……

本文节选自黄兆华先生所著【出海三部曲】第一部:《柳工出海-中国制造的全球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