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湖边有很多坟墓,大多是南召的、方城的,还有南阳城区的。这些坟一般都是在湖的北边,也就是太山庙乡南部。湖很大,所以坟很多。
南都湖,原名鸭河口水库。总库容13.16亿立方米,库区水面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南都湖,位于长江流域汉江支流白河上游。南阳城北八十里,南召县境内。
南都湖,位于伏牛山南麓,平岗行龙。
南都湖,建湖工程浩大。集南召、宛城、邓州、新野、唐河、泌阳、镇平、社旗、方城等县10万人参与修建。1958年11月18日动工,1965年8月竣工,历时7年。
为何要建南都湖?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洪。防洪标准为百年设计,千年校核,使用标准是百年一遇。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南都湖利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观光……
世上若无南都湖,南阳城早被洪水淹没,连襄阳也岌岌危矣。损失不可估量。
水从西北始,万而归一。南召县倾一县之水汇聚而成南都湖。南召县境内河、沟、溪、涧大小累计数百条。主要河流有以下八条:
1、白河
白河古名淯水,是南召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是县干流。自西北向东南持中斜跨整个县境,后入南都湖,像丝带一样飘逸。县内其它河流均为白河支流。
白河源自嵩县白河乡玉皇顶(2211.6米)东南,又与多个支流汇合于白河街。这几个支流的源头分别在白河街西聂家庄,街西田庄,街西北花栗树底,街西北上庄、李家庄,街西北汤家庄、大西沟,街西北中间沟、木家庄,街北井池沟、大竹园。街东北下沟,街东北上寺。
这些众多的细流交汇于白河街,成为白河的发源地。
白河全长1260里。自白河乡发端,经乔端、马市坪、板山坪、白土岗、城郊、南河店、石门、太山庙、皇路店等共十个乡镇,南召县境内数百个大小支流不断汇入其中,最终于县东南归而为一,形成南都湖。再由南都湖经方城、宛城区、卧龙区、新野,至襄阳入汉江。汉江入长江,长江入东海。
2、松河
因上游多长松树,故名松河。松河源于乔端乡玉葬村老庄,此处与内乡县搭界。松河是南召西南部的一条主要河流,板山坪的干流,白河的支流。松河全长80多里,在板山坪镇两河口村与白河交汇。
3、灌河
由大石河(灌河)、铁河、排路河、渭淋河汇聚而成,是南河店镇的主要河流。源于五朵山北香环寺坪、东沟,全长74里。灌河与排路河交汇于南河店街,在南河店茅坪汇入白河。灌档口是南召南较大的一条河流,白河的重要支流。
4、留山河
留山河,是留山镇干流,源于关山南麓。白河的一条重要支流。自北向南至太山庙乡前湾村燕扒注入白河,全长64里。
5、鸭河
古名鲁阳关水,因流经三鸦路而更名鸦河,今称鸭河。源于皇后乡王村卧牛石,是皇后乡的干流。自东北向西南,至曹店南汇入白河。全长98里。
6、空山河
空山河源于南召北界魏虎山东南麓,是小店乡的干流。自西北向东南,至口子河汇入鸭河,全长70里,是鸭河的重要支流。
7、黄鸭河
因河面常有黄鸭,故名。源于马市坪和嵩县交界处官山西千佛坪。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马市坪、崔庄、城郊、城关,至城郊背阴坡入白河,全长140里。黄鸭河是白河的重要支流。
8、鸡河
古名鲁阳关水、雉水,汉讳雉,改称鸡河。源于云阳北帽翅山南麓,是云阳镇的干流。自北向南,至云阳南门外汇入鸭河。全长46里。鸡河是鸭河的重要支流。
除以上八条主要的干流和支流外,还有一些小的支流,比如九龙河、九间河、瓦房河、古路河、沙石沟、龙头沟、朱义河、猪圈河、黄龙潭、南河、西洛河等等,它们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总之,南都湖由南召县境内大大小小几百条河流集聚而成。南都湖也曾淹没了千年古镇,淹没了大片良田。不知有多少古墓名坟沉睡在水底,也不知还有多少风水宝地永不为人知。
南都湖畔坟茔累累,到处都是先生们的足迹。穴地可谓千金难求。风水之法,得水为上,然龙穴砂向亦要考究,五者并重方为根本之法。
纵观沿岸之墓,多非结穴之地,多是贪水,殊不知水大欺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