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谈KPI以及OKR等等


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很多人工作没目标无意间又把OKR这个工具引出来了,重新小热一把。对OKR这个工具,大家的反应也挺有意思的,一部分人推崇备至奉为圭臬,似乎有包治百病的功效;一部分人,反应冷淡认为这只是个目标分解工具,同样的工具多了去了,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更多人,纠结着我要不要把该死的KPI绩效考核赶紧换成OKR……

首先,不要对任何一个管理工具迷信,别管它是谷歌用的还是微软使的,没有那一个管理工具好到了一用就问题全无的地步,就像搞IPD的成千上万家企业没能成为华为一样,交智商税也要交得明白好不好,咱当韭菜也得当得挺拔茁壮是不是;同样,KPI也没那么大本事能把一家好端端的企业搞死,实际上没有居心险恶的管理工具只有用错方法的急功近利,多从自身找问题才是务实的态度,华为用的不就是KPI吗他不也是被学习的标杆吗?还是那句老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是鞋合不合适脚却不一定知道,因为没搞清楚每种工具适用的条件和背景,没搞清楚彼此间的关系和目的,不会一分为二的看到优点时也看到缺点,更不会变换视角看问题……好吧,啥也不会就问懂的人吧。

KPIOKR都可以被看做是目标分解思路,分解什么?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企业的战略目标,一个层次是具体的工作目标。先来看在企业里分解落地战略,这时你的头脑不要还停留在传统战略概念里,现在的商业环境跟经典战略概念提出的时代已经过去五六十年了,能一样吗。现在可以大致把一个企业的战略分成下面三种情况:

如果你的企业业务是第一种经典型战略,逻辑清楚那你用KPI就好了,管理的重点是怎么积累数据不断精益求精。如果你的业务是第三种未知型的战略,没有参考完全全新,那你用OKR比较适合,因为OKR背后有不断假设验证迭代的逻辑,从系统动力学看是一种平衡调节负循环,能带领你创出一条新路子,KPI没有这个功效。如果你的业务是第二种情况,有清楚的也有不清楚的,那你就掺合着用,没有人规定一个企业只能用一套战略分解工具。这里面的难点有三个:一是对自己的业务判断不清楚,误以为在互联网行业就是新新人类了,就喜欢时尚的讨厌土味的必须得上OKR,其实如果你是电商早就成传统业务了,醒醒别装睡;反之,传统行业也不全都是经典型。另一个问题是,自以为自己的业务很领先无先例,行业首创全国独家,但我劝你跨界看看放眼全球看看是否真的如此,很大概率你可能是在重复造轮子,这时候找到标杆用KPI比较快,用OKR慢慢摸索有点浪费资源;最重要的一点,业务逻辑不清楚用什么都白搭,不管KPI还是OKR分解战略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按照业务逻辑来,但现实的情况是绝大部分老企业干了一辈子仍然不清楚自己的业务逻辑是什么,绝大部分互联网新企业没有系统的底层业务逻辑架构只有点上灵光一现,反正我是业务视角觉得这个东西才是根基,不管是新创业的还是经营多年的都需要。业务逻辑不清楚,就好像你想吃鸭子但没想好是去北京吃烤鸭还是去广州吃烧鸭,这时候给你一辆马车还是高铁重要吗?业务逻辑是什么,看看uber画在餐巾纸上的这个就是,看起来很简单是不,但它厉害在是个增强正循环系统。KPI中的KOKRO都是业务逻辑链条中的关键节点或者瓶颈节点来的,而且是动态化管理的根据状态不断调整。

KPIOKR不是战略形成的工具要与BLM等战略形成的工具一起搭配使用,KPIOKR也不是绩效考核工具,他们是测量战略执行情况的,没错KPI也不是为考核产生的,被当作主要的绩效考核工具使用那是中国特色的用法,这点必须清楚。但是因为先天因素,KPI的测量结果是点上的,OKR的测量结果是面上的,KPI能反应某一点的状况如果没有一点带面的全局性视野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也是KPI被诟病最多的一个地方;OKR的测量结果视野更宽些,这点比KPI好但精度不够,所以OKR打分并没那么精细能反应出状态就行,知道这点就不会把OKR用的像KPI变形了。还有一点也要清楚,说OKR好的人都强调OKR的过程管控能力,其实都没搞清状况,KPI里也有流程级的指标难道还管不了过程啊,重点不在这里重点是如何让OKR的假设-迭代作用发挥出来,如前所述战略类型不同,我们对过程管理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KPI的过程管理重点在流程优化OKR的过程管理重点在试错调整,不能混作一谈。对于那些流程管理还不健全的企业,没办法用KPI测量过程状态这时候用OKR粗粗的测量一下也不失为一种变通方法。

工作目标分解层面,输出结果明确的就用KPI好了,输出结果不好界定的就用OKR,按部就班的工作用KPI,需要创造性开创的用OKR,操作性强的用KPI,自我能动性高的用OKR,生产队长派活型组织用KPI,自发协作性高的组织用OKR,掺合一起用也没问题。当然,针对可量化工作和模糊性任务的分解工具还有其他的,PBCDOAM等等,相交而言OKR目标一致性好些但协同性要求高,这也是为啥OKR强调透明强调上软件的原因,各有利弊吧选择一个适合的就行,反正效果也都差不多,这玩意作用在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上不在分解工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