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欧美“言论自由”、艺术无国界?
顾绍骅-美国中文网博客,是向世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阵地!在“新冠疫情”发生时仗义执言,揭露特朗普政府防疫不力,甩锅中国------;《绍骅博览》替世界人民发声,被《美国中文网》“禁言”!

顾绍骅-美国中文网博客地址:http://www.sinovision.net/home/space/uid/99243.html

绍骅博览 第一百三十三期地址:http://www.sinovision.net/home/space/do/blog/uid/99243/id/396110.html
顾绍骅的艺术思想:
中国画的发展必须依照“中国方式”——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诗、书、画)为一体的观点——“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和中国画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世界美术作品的发展方向。
如果把西方绘画比喻为“白雪”,把中国画比喻为“梅花”的话,那么宋代诗人陆梅坡的诗句便解答了二者间的关系:“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站在世界艺术之林里,中西方绘画并无高低之分,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是人类对大自然、人类社会的思索、表现、思考(探求)的方式而已;只是所表现方式的不同: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指出:“西画近建筑(理性的,以描摹客观物象为重点),中国画近文学(感性的,以借物抒怀、诗情画意为本源)。”即:西方的绘画近似建筑一般的理性——写实性强;是客观事物的模仿(描摹)。而中国画是近乎文学作品一般的个性强烈,艺术化的客观事物(超然物外、不受具体物象的束缚),因而达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目的——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是情感的宣泄)。因而,会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来表现。
各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中国画是具有“诗、书、画”等中国民族文化特征,这是中国画的根本;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情画意”。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民族的血脉,这需要向真正有民族责任感和民族文化危机感的人谈论,绘画得力于文化的内涵,他的艺术魅力就被大大的扩充了。远不是昔日师徒相传的工笔重彩所能比拟。单纯地把中国画当成一种技术来评价,从而使中国画丧失了它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画核心价值是文化价值的最终体现。绘画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升华了绘画的表现。审美属性使传统中国画的创作和鉴藏,都是基于超乎功利的精神领域的,同时,这种超乎功利的创作和鉴藏方式也在不断地纯化着中国画的独特文化价值。中国画是文化人的事情,不是任何会画画的中国人都能成为中国画画家的。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画,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底蕴和民族心理等因素造就了它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体系。如今,中国画实现了历史的跨越,由旧式的古典艺术演进为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形态。这是一个不会中止的过程。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的画家们会更加注重中国画的审美价值,把美的外在与美的内涵结合起来,让古老而又焕发着生命力的中国画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顾绍骅于二〇二〇年四月十九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