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江苏昆山一家民营企业递交了复工申请,在人事资料核查过程中发现企业在职的人员总共是应该有180多人,其中有二十几个人联系不上,没有办法确定准确的电话信息和户籍资料,也联系不到人。
为什么有20多名员工消失了......
公司很担心员工,于是求助当地jing方,jing方试图联系工人,都显示停机,民jing和这些员工的当地jing方进行核实,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原来这20多名员工竟然从来就没有到昆山这家企业工作过,从2017年开始,这些“空气员工”就陆续进入了企业的员工花名册。
经调查发现,原来是人事的一名员工和生产车间组长合伙造 假。一人负责假招人,一人负责假登记。二人已经冒领了100多万。
在案件成功侦破的同时,也要提醒广大企业及时落实相应的防范举措,以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01科技投入
正视企业的管理矛盾,增加必要的管理开支,建议采用人脸识别等更精准的身份识别方式强化考勤管理,堵塞安全漏洞。
(同理,学术行业也需要科技投入,比如论文发表可以使用中教数据库的“投稿直通车”,一键选刊一键投稿。写论文可以借用中教数据库的智能论文写作辅助工具,格式固定,写完直接保存为word格式。)
02监督制约
落实企业人事、财务等重点岗位的管理制度,坚持条线管理、分类管理,达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效果,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
03内控管理
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制度,借助更专业的力量强化企业内控管理,提前发现并及时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暴露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