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公交免费!撒币3亿!“王炸”再次惊呆了“友城”


  前天开始,支援湖北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开始分批撤离武汉和湖北其他省市,朋友圈开启了刷屏模式“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作为仍然滞留在老家的湖北人,我在此也郑重感谢所有医护人员为我们湖北拼过命。

  以为考试结束了,没想到还有下半场

  上海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说“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

  截至昨天(3月18日),全球已有35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中国境外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11万例,其中意大利确诊已超3万例。

  援鄂医护人员从湖北撤退后,有网友笑称现在湖北安全了,北上广深杭却开始危险了。

  最近几天,每天都有境外输入,北京上海广东每天“榜上有名”,浙江也未幸免。“未来一周有11万人从欧洲各地飞北京”虽已辟谣,“大量回国人员绕道香港转深圳入境,因深圳还没有归国隔离14天的强制要求”的传言又起,不过香港已宣布今天(3月19日)起所有境外抵港人士须强制居家检疫14天,深圳卫健委昨天下午回应称“将对所有持护照入境人员进行集中隔离以及核酸检测等防疫工作”。

  “防疫抗疫不是按下经济暂停键”的道理大家都懂,许多省好不容易熬到了连续十几天无新增,眼看全国都要大胜利,以为可以全面放开恢复常态,却冷不丁冒出了海外大军。不管你欢不欢迎,他们还是从全球各地钻了进来。地方经济的全面重启,迎面撞上了疫情全球化这堵墙。

  政府“撒币”几个亿,市领导带头下馆子

  杭州最新政策宣布,3月18日至3月31日,工作日上午7:00-9:00、下午16:30-18:30,主城区公交线路、已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试行免费乘车措施。

  这样的硬核刺激措施,杭州无疑又走在了全国前列。一个月前,杭州率先包火车跨省接农民工,开全国硬核复工之先河。

  浙江最近几天虽然偶尔有入境新增病例,但相比之下,数据远低于北京上海广东,这与浙江早期采取的防控措施密不可分。浙江有十几万人在意大利,早在2月底3月初,意大利还没有采取封城措施时,浙江就在杭州、温州等机场拦截归国华侨,强制进行检查隔离,虽然有的华侨不太理解,但是严格的措施大大降低了病毒扩散的风险。

  无独有偶。3月13日,南京宣布向全体市民发放3.18亿元电子消费券,包括餐饮、体育、图书、信息四大类,每张消费券面值为50元或100元。

  3月9日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夫子庙景区的一家餐厅就餐。

  最新消息,截至昨天中午,已经有来自江苏、浙江、广东、海南、安徽、湖南、河南等7个省12市的市委书记或市长带头下馆子吃饭,或到当地超市购物。

  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疫情结束后六成用户会暂时避免去人口密度过大的地方消费。

  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疫情基本结束后将面临大约3个月的“疫后消化期”,也就是需要时间恢复经营元气、转型商业模式,需要时间进行心理建设消除恐惧。

  经历疫情侵袭,普通民众大部分缺钱、缺信心,高智商的城市送钱送信心,胜过百句空洞的口号。

  “走钢丝”的智慧

  针对防疫和复工的“二难选择”,我之前画过一个图分析地方政府的内心戏,现在的新形势下,刺激经济复苏的力度,同样让地方政府面临“二难选择”。

  毫不夸张地说,地方政府负责疫情防控就像是高空“走钢丝”,稍有不慎,万劫不复。在钢丝之上如何平衡好防疫抗疫和复工复产,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走钢丝”考验的是平衡术,每一步都要走稳的平衡术,行走过程中哪怕一个小小的偏差,都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精准调整。面对境外输入的风险,杭州地铁公交高峰期免费能不能坚持到31号?

  商业竞争中,我们习惯称竞争对手为“友商”。在人口大流动的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去年多个城市已经上演“抢人大战”。疫情之后,每个人对自己关注的城市的评价,与疫情之前或将有所变化,许多城市都将面临着“友城”的竞争,一二三线城市的流动人口又将迎来一轮大洗牌。

  面对抗疫新形势,有的城市还在纠结复工复产,有的城市坐等中央政府拨款救急,而有的城市已经起飞“直升机”自救。

  有一句话大家听过N遍——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认为不全对,应该是“撑死胆大心细的,饿死胆小心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