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疫情防控村庄安全守护人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

   为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严防死守,集中力量、采取坚决措施杜绝隐患,发动群众群防群守。

   该镇所属各村坚持全天候在交通要道、村子出入口设卡检查体温执勤,在对本村人员做好出入去向登记的同时,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村子。

   各村认真落实麦积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麦积区农村疫情防控“七必须、十不准”。

   李家沟村出入口,由村组干部、村医、党员、群众代表及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值班人员轮流执勤。严防死守,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车、不漏一人”,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

   元龙镇杜家坪村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每天坚持亲自带队,24小时不间断的在村口执勤检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各个环节不出一点问题和漏洞。

   每个村子都由村主要负责人亲自负责,通过大喇叭、印发倡议书、公开信、微信群、横幅等多种形式,加强防控信息通报和防疫知识宣传,增强群众健康意识、防病意识,提高防疫能力,每天持续不断的播放宣传防治知识和上级的新要求新精神。

   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是最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确保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各村认真安排部署,党员、村干部们纷纷参与到防疫工作的最前线,守护着整个村子的平安。

    李家沟村动员全体村民尽量做到不外出,不到各家串门,不走亲戚,不和外来返乡人员亲密接触。并且督促大家打扫好各家的卫生,做到戴口罩、勤洗手。

   在全村动员之后,每个村还设立了共产党员先锋岗,由党员、村干部带班在村口设卡,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入内,对因购买生活必需品出入村子的村民做好登记并量体温。

   石家湾村也利用村上的广播喇叭每天不间断的对村民提要求,进行预防病毒知识的宣传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把打好打赢这场生死之战作为目前最大的政治要求落实到位。

     李家沟村全村共摸排出外出务工上学返村人员133人,村上对每位返乡人员的所属地,乘坐返程车辆,回来后人员的接触情况、活动范围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对他们和家人认真的宣传了上级的要求,安排了防控措施与报告制度。

   “村里设有卡口,检测体温,给大家带来不便,请谅解配合。”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每个村的“大喇叭”都竞相播放着防控工作要求,洪亮的声音划破寒冷的空气,在村中回响。

   “大家注意:这段时间每个人都要做到,尽量不出门、出门要戴口罩,会面有距离、接触不握手;多通风、勤洗手;不信谣、不传谣……”这是村上干部每天都必须要反复叮咛的话题。

   疫情面前,村子里年味儿几乎都没有了,只有家家户户门口新贴的春联在时不时的让人想起正是过年时节,但村子里每个村民“战疫”的决心却坚定而火热。看看:元龙镇桑渠村夜晚坚守岗位的村民凌晨了依然精神抖擞。

   据悉:各村的党员干部们十余天来顾不上休息,坚守各自的岗位。他们除执勤外,还积极宣传、动员群众不在村里扎推,不乱串门聊天,同时对本村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全部进行摸排登记上报。

   接近凌晨时分,元龙镇值班干部镇党建办主任裴志刚(左二)还带人在各个村检查防控工作,这是他在桑渠村和值班人人交谈,了解情况,叮咛嘱咐大家一定要坚守岗位,严防死守,不可掉以轻心。

  红星村书记亲自带队和村上医生、村干部村民一道连日奋战在防控“疫情的一线”。

     各村的八大员每天上路对村庄进行保洁,村内垃圾及时清运。开展大消毒活动,村小卖部、超市、村委会、垃圾处理点周边等重点场所定时采取消杀处理。

    各村村内明确禁止举办任何形式的聚会、聚餐和集体活动,禁止村民到民间宗教场所聚会,教育引导大家不外出、不串门、不扎堆,减少疫情传播途径。

    值班值守人员、村干部入户排查、对村民测量体温时,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佩戴口罩,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每个村民出门买菜去超市购物或有其他必需外出事项时,无条件执行不戴口罩不出门的要求、同时反复交待回家勤洗手、在家勤通风。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村按要求加大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主动预防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关注村内贫困户、五保户、留守老人、儿童群等困难群体的日常生活。

      元龙镇每个村坚持做到确保村民安全,确保不漏排一名可疑人员,不漏报一名外出务工返乡人员。

   李家沟村民组长、老党员李玉堂母亲病危顾不上照顾,小组长李珍红连日来放弃休息,没黑没明的和村书记李建龙一道,不间断地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坚持带班执勤。党员、村干部们迅速的响应,积极的开展,高效的行动,让党旗在“战疫”的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