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口罩难求,不仅老百姓缺口罩,连医护人员也缺口罩,甚至有地方政府不惜强制扣押途径当地的口罩。有不法商人制售假冒口罩,有媒体报道有黑心商人销售二手口罩。政府号召口罩生产企业积极复产,严格处罚销售高价口罩和假冒伪劣口销售商,海外华人更是在全球抢购口罩发往国内,但是面对节后开工后的巨大需求,口罩依然极其紧张。
在普遍产品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供不应求也是难得的,口罩生产门槛不高,为什么供应不快速增加,会有这么大缺口?
首先,疫情突发,口罩需求剧增,原来的供需均衡点E1被打破。需求曲线由D1向右外移至D2,且更陡。因为疫情大家对口罩需求刚性,对价格不敏感,即使价格高也愿意购买,D2比D1陡直。
第二,供应受限。如果供应商对价格反应及时,会加大生产满足需求。但是,由于前期疫情披露不充分,口罩及其上有企业企业都没有做好加大生产的准备,且正逢春节假期,供应反而有所下降。由于工人多数放假返乡,没有足够的工人,即使工人愿意放弃家庭团圆,由于各地严格的人口流动限制和居家隔离,也难以返回工厂,工厂不得不比原高来几倍的工资招工,但依然工人不足;二,由于原材料生产商及其上游也面临同样的劳动力不足和交通管制问题,原材料供应紧张,厂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供给曲线S1也向左外移到S2。
第三,口罩价格管制。根据经济规律,如果口罩价格达到P2,受利润趋势,工厂会不惜增加工资招工和提高原材料采购价格来扩大生产,获取难得的市场机会,也将逐渐满足口罩需求。P2远高于P1。价格暴涨,引起消费者不满,各地政府处罚涨价的商店,将价格限制在P。此时商店无利可图,没有动力采购口罩销售,生产商没有动力生产口罩,此时口罩市场缺口扩大到ΔQ(图中下方红色部分),大家更买不到口罩。即使不少口罩生产商高薪招工生产,由于销售价格被限制,生产越多亏损越多,有生产商抱怨,利润下降,许多生产商支撑不了多久。
因此,突发疫情使口罩需求突然远超产能,是供应缺口的基本原因,严格价格管制加剧了口罩供应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口罩短缺的问题,建议: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放弃价格管制的思想,尊重市场规律,价格交由市场决定,调节供需,尽职做好品质监督,避免假冒伪劣产品。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价格管制必然带来短缺,市场化改革才将我们从短缺经济带到供给过剩的现在。
其次,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增加供给,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委托口罩生产商加工,委托加工费用高于其加工成本,预付加工费给生产商,且给予税收优惠,提高工厂的积极性,让生产商不用考虑原材料采购、运输、支付等问题,集中精力专注生产。对于口罩所需原材料的短板原料,也应给予政策支持,保障原材料供应。通过增加产量,平抑价格。
第三,加强需求管理。目前,部分口罩需求不是刚需,而是恐慌性需求抢购,怕不够用。因此,各地政府应鼓励各单位尽可能居家办公,号召大家不出门、少出门,节约口罩,减少口罩需求,优先保障医护人员和必须外出人员的口罩供应。同时,及时披露口罩供应情况,消除恐慌性需求。
通过上市措施增加口罩供给,减少恐慌需求,保障刚性需求,降低供需缺口,口罩不再难求。
祝愿大家平安健康,愿疫情早日结束,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希望各级政府部门汲取教训,以人为本,尽职尽责,做好应急管理。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所有人致敬!向为疫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