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  
                   李国芳律师         
            (15387149006)
              2020年2月14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近期爆发式扩散,给我国传染病防治敲响了警钟。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端紧迫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我国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一、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治理法律和制度体系现代化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抓紧修订完善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
  根据2003年非典肺炎和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经验和教训,抓紧修订完善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尤其明确市(县、区)在本行政区划范围内,有权在第一时间发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及时逐级上报备案。
  2.国务院、军委、设区的市及以上人大和政府、民族自治机关抓紧制定行政法规、军事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及行政规章。
  3.最高法、最高检抓紧制定传染病防治司法解释。
  4.国务院各部委、机构、军委各部抓紧制定传染病防治部门规章和军事规章。
  5.县级及以下政府、群团组织抓紧制定传染病防治规范性文件。
  6.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村民小组抓紧制定传染病防治居(村)民公约。
  7.各单位、各企业抓紧制定传染病防治规章制度。
  (二)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治理预防体系现代化。
  1.健全传染病防治的预防体制机制。坚持党的领导,以政府为主体,一级对一级负责;各级防治部门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基层组织组织密切配合。
  2.健全传染病防治的预防知识普及体系。一是传染病防治的法律知识普及,二是传染病防治的病毒及其防治知识普及,三是传染病防治的正面宣传和谣言澄清知识普及。
  3.健全传染病防治的预防产能和储备体系。一是确保必要的传染病防治产品和设施生产产能,二是确保必要的传染病防治产品和设施储备,三是科学平衡传染病防治产品和设施的生产与储备的关系。
  4.健全传染病防治的预防检测和研发体系。一是改革传染病防治检测机构和研发机构,加快企业化、社会化改革进程。二是推进传染病防治检测和研发招投标改革,形成竞争、效率和效益三位一体格局。三是加大传染病防治预防检测和研发投入,坚持中西医相结合。
  (三)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治理治疗体系现代化。
  1.健全传染病防治的治疗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党的领导,政府主体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防治部门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和组织密切配合的传染病防治预警和响应体系。
  2.健全传染病防治的治疗预警体系。一是坚持科学检测和评估、民主协商决策、领导高效决断的预警责任机制。二是预警权限下放,授权县(市、区)政府在本行政区划范围内在第一时间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治措施。三是完善传染病防治预警和响应的考核奖惩体系。
  3.健全传染病防治的治疗资源整合体系。一是整合传染病防治检测和预控资源。二是整合传染病产品和设施研发资源。三是整合传染病治疗资源。四是整合传染病治疗社会资源。
  二、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治理领导体制机制现代化
  1.强化领导责任担当。一是强化一把手责任担当,二是强化领导班子责任担当,提升传染病防治的预警和响应的决策效率。
  2.强化领导执行力,一是强化一把手执行力,二是强化领导班子执行力,提升传染病防治的预警和响应的执行效率。
  3.强化横向协调纵向落实考核力,提升传染病防治的预警和响应的激励和纠错效率。
  4.科学选拔人才。
  (1)选拔德才兼备、敢于担当的人才担任地方主要领导。
  (2)选拔德才兼备、专业性强的人才担任地方分管领导。
  (3)选拔德才兼备、组织协调能力和执行力强的人才担任单位主要负责人。
  (二)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治理预防能力现代化。
  1.把传染病防治的预防纳入日常重大议事日程,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2.把传染病防治的预防知识纳入全日制学校正常教学和公民社会知识普及中来。
  3.把传染病防治的生产、研发和储备纳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
  4.各级政府适时修订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5.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不同级别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三)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治理研发能力现代化。
  1.突出加大传染病防治的中医药研发能力的投入。
  2.始终坚持传染病防治的中西医研发结合、中外研发机构合作。
  3.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研发机构的企业化改革。
  4.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检测和研发资源整合。
  5.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研发社会化招投标。
  (四)着力推进传染病防治的治理“战时”能力现代化。
  1.预警能力现代化。一是提升传染病疫情检测精准能力,二是提升传染病疫情科学预判能力,三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高效决断能力。
  2.组织能力现代化。一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动员能力,二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布局能力,三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调度能力,四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领导能力。
  3.协调能力现代化。一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大数据管控能力,二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社会协同能力,三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国际合作能力。
  4.整合能力现代化。一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物资产能整合能力,二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物资储备整合能力,三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物资管控整合能力,四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医疗救治整合能力,五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医疗设施整合能力,六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检测研发整合能力。
  5.控制能力现代化。一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预警控制能力,二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社会公共秩序控制能力,三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交通运输控制能力,四是提升传染病疫情蔓延或扩散控制能力。
  6.宣传能力现代化。一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信息及时正确公开能力,二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正面引导能力,三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宣传激励能力,四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传播信息厘清能力,五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传播信息纠错能力。
  7.善后能力现代化。一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临界预判能力,二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后期布局能力,三是提升传染病疫情后期调整能力,四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后期衔接能力,五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后期控制能力,六是提升传染病疫情防控总结提升能力。
(李国芳律师,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湖北省律协劳动保障专委会委员、武汉市律协知识产权专委会委员、武汉市律协参政议政专委会委员、副主任,曾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国有资产法、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武汉城市圈促进条例、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立法调研,手机号码:15387149006(微信同号),QQ:117226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