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11月8日被定为记者节。和护士节、教师节、医师节一样,记者节是我国仅有的四个行业性节日之一。记者节又是一个不放假 的工作节日。这也意味着,和教师等职业有类似之处,新闻行业的职守,某种意义上,不只属于从业者本身。新闻职业的职志和价值,永远在于对公共性的坚守。
坚守公共性,就是要捍卫公共利益。这,是新闻媒体诞生的滥觞,也是记者职业价值的归依。在“天津大爆炸”这样的灾难事故中,自媒体写手们可以窝在温暖的家 里动动手指就发出一篇篇公号文章,真正的记者,必须用脚步抵达新闻现场,把事实的真相告诉公众。在重庆公交坠江悲剧中,普通人可以在手机上动动手指,人云 亦云地谴责不幸遇难的同车乘客,真正的记者,必须深入当地现场,调查事故原因,查寻悲剧的真正源头,以事实真相为世道人心正名。这,就是记者的价值。
坚守公共性,就是记者要代表多数人的利益,同时不忘少数人的权益。当大多数人都能用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解决生活的问题时,有责任心的媒体,关注了那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和生活贫困地区的人们。
真正的新闻媒体,既要捍卫多数人的利益,也要警惕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另一些人的利益。记者和新闻媒体要秉持普遍的公共关怀,意味着,在为时代的进步欢呼时,不要忘了那些被时代落下的人。
坚 守公共性的新闻人,从来不只是为自己代言。记者,从来不同于专业化的学者,他要有饱满的激情,更要有宽阔的胸怀,接受这个社会的多样性。同时,新闻,这个 职业被历史和社会赋予的意义,从来不局限于这个行业本身和从业人员的自身利益。当我们回首历史过往,报纸的所谓“黄金时代”,并不是指那个时代的新闻记 者,每月可以领到“厚厚的一叠工资”,或者是计算月薪时能够在北上广一线城市买到几个平方米的房子。
记者节诞生前的上世纪里,互联网技术不发达,新闻传播媒介稀少,传统新闻媒体不仅有内容优势,也拥有渠道优势。如今,自媒体发达,人人拥有麦克风;人工智 能技术迅速发展,机器人也可播新闻,甚至可以写稿。那么,记者和新闻职业的价值何在?答案仍然在于对公共性的坚守。
在众声喧嚣的时代里,不盲从,为公共利益代言,替弱者发声,对权力进行监督。做一只倔强的啄木鸟,为社会肌体的健康贡献力量,即使受伤也不放弃努力。愿今天的我们,能做一枚摇曳闪动的灯,照亮每个迷茫不安的心灵,即使微弱也不放弃发光发热。
(本文写于2018年11月8日)